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兩年在農村里生活,我發現我們村里面種油葵的農民越來越多。以前我們村種油葵的也就幾戶人家,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種一點兒油葵了。為什么這幾年農民喜歡種油葵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走訪了幾乎人家。大家說的原因都大同小異,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這兩年在農村里生活,我發現我們村里面種油葵的農民越來越多。以前我們村種油葵的也就幾戶人家,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種一點兒油葵了。為什么這幾年農民喜歡種油葵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走訪了幾乎人家。大家說的原因都大同小異,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01
小塊地種糧食越來越不方便了
在我們村當中有很多的小塊地,以前這些小塊地里面種的都是糧食。秋季種一季冬小麥,夏季種一季玉米。以前種地收割糧食,都是靠人工收割,這些小塊地里面進不來車,只有靠肩挑背扛背出去,十分的費力。有的農戶人家干脆就不種這些小塊地。后來農村收割糧食也都使用上了聯合收割機,收割糧食再也不那么費力氣了。原先干半個月的農活,現在有一兩天就干完了。但是這些小塊地,聯合收割機嫌地塊太小,施展不開,干脆就不給你收割,用人工收割吧,收割倒是可以,可是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沒有脫粒機了,尤其是收割小麥,割回家以后只能是放在路上用車軋一軋,然后挑走麥秸,收起帶麥糠的麥粒。再找一個有風的日子揚場,弄得渾身都是土,這樣才能得到麥粒兒。這個農活兒干下來又費時間又臟。收獲的小麥還不值錢,于是這些小塊地就都不種糧食了。估計這種收割小麥脫粒的方法很多地方的農民都用過。
農民種植的油葵
02
種植油葵干農活兒的時間正好和農忙時節錯開
小塊地不種糧食了,讓它荒著,也太可惜了,于是農民就在小塊地里面種一些其它的農作物或者蔬菜什么的,前幾年開始有農民種油葵,這幾年種油葵的越來越多了。油葵都是在收割小麥之前種植,這時候天氣還不太熱,收割油葵正好是七八月份,正好都是農閑的時節。不影響農民種植和收割其它的農作物,農民有的是時間。
03
現在農民都喜歡吃自己種的油葵榨出來的食用油,安全放心
一個種植油葵的農民給我算了一筆賬,他說吃著自己種植出來的油葵榨的油,安全放心,油葵很少打農藥,不用擔心什么農藥殘留的問題,你再看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大家吃的食用油都是三五十塊錢買的,一大桶食用油有五升,差不多有九斤多,才買三五十塊錢。我給你算一筆賬,瓜子的出油率就算是很高了,一斤瓜子出好了能出四兩食用油,一斤食用油最少需要用二斤半的瓜子才能榨出來。干瓜子最便宜的也得三四塊錢一斤,也就是說要出九斤的食用油至少得用二十多斤瓜子,二十多斤的瓜子成本就得六七十塊錢,再加上人工、設備、電費、利稅什么的,成本還會更高,可是賣給咱們才五十多塊錢。就算是人家不掙錢,也不會賠錢賣給咱們吧1這樣的食用油賣給你,你敢吃嗎?他們那食用油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說。反正我現在是不敢買那樣的食用油吃了。
我對他說,人家有知識的人可說了,農民自己榨的食用油不安全,建議大家不要吃自己榨出來的食用油。這老農民一聽說道,要是以前那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說出這樣的話來,我還相信,因為他們都是真正的有知識的人,像水稻之父袁隆平,讓水稻的產量翻了幾番,解決了多少人的吃飯問題啊!我們現在的能有這樣的生活,要感謝他們。現在有知識的這些人說的話你還相信呀?他們還說燒柴火做飯污染空氣呢!咱村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吧,老百姓誰家里不是燒柴火做飯的,燒了幾百年了,以前也沒見咱們這兒的空氣有啥污染的啊!你們小時候咱們村的天有多藍,晚上看星星看得真真的,現在你還能看那么清楚嗎?也是,我們小的時候夏天晚上為了涼快都是在房頂上睡覺,天上的星星是看的真真的,不過現在還真看不太清楚了。
04
我們農民種油葵就為自己能吃上放心的食用油,送人可以,就是不賣
我對他說,那你為什么不多種些油葵,這樣你就可以賣食用油賺錢了。老農民聽了嘿嘿一笑說道,我們種油葵就是為了自己能夠吃上放心的食用油,種著點油葵,榨出來的食用油我們一家子吃一年也吃不完,多出來的就送給親戚和朋友。也沒有太多的剩余,不值當的去賣。大塊地還是種糧食,現在都是機子種,機子收,不像原先那么費力了。手中有糧,心里不慌。種油葵就是農閑時候的搭頭,不能當成主業的。
從老農民家里出來,我還在回味著老農民給我說的話,尤其是給我算的那筆賬。是啊!誰也不是什么慈善家,連成本都不夠的食用油,賣給你你敢吃嗎?可是我們大家幾乎每天都在吃著這樣是食用油,試問現在大家誰沒有吃著這樣的食用油啊!就算是你賣的食用油價格高一些,買那些一百多塊錢一桶的食用油,你就敢保證你賣的食用油是安全放心的嗎?以前沒人給我們這樣說過,老農民說出了實話。值得我們大家好好的想一想了。不光是食用油的事兒,現在還有多少食品是安全的,現在人們的造假的也太多了,制假造假的成本也太低了。照著這樣下去,我們自己非得把我們自己給坑害了。
我是三農小作者,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何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