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一直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2021年,教育部制定并發布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要求對中華優秀傳統醫藥文化要理解認知。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一直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2021年,教育部制定并發布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要求對中華優秀傳統醫藥文化要理解認知。可見,中華傳統養生理念將成為我國弘揚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然而在過去幾十年間,很多行業都存在因“全盤西化”,“中華傳統養生理念”被否認甚至污名化,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健康、美容行業。
“因愛而生”的碧波庭
美容真正在大陸境內出現是以1983年李先念同志簽字允許國民燙發為標志的,從此美容行業的飛速發展讓人咂舌,甚至一度被稱為“脫韁野馬”,隨之而來的,是整個行業走上了極端的盲目跟風,韓式審美甚至成為“行業圣經”。大量消費者被推上手術臺,拉雙眼皮、開眼角、整瓜子臉和隆胸手術。根據中華醫學會研究統計的數據來看,在整個80年代,創傷手術的失敗率高達50%,甚至出現了2.5‰的手術死亡率。雖然創傷手術的失敗率極高,但在當時遵循韓式、西式理念幾乎是全行業“共識”的情況下,即便有人開始意識到這樣的發展道路出現了問題,也始終無人提出解決方法或能改變的路徑。
依托中國傳統健康養生保健的觀念真正出現并被人們逐漸接受,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其中的代表產品就有“碧波庭養生儀”。但這款產品在當時卻被稱為“奇葩”,因為其主打的理念不是歐美也不是韓國,而來自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產品的開發者則是我國寶島臺灣的電子機械專家劉時達,而且他開發這款產品的初衷僅僅是為了妻子李水蓮使用。
“碧波庭”創始人劉時達、李水蓮夫妻
中華傳統養生領域的科技“拓荒者”
“碧波庭能在大健康領域取得一定的成績,起點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女人”劉時達先生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1994年,劉時達先生的妻子李水蓮在一次偶然的體檢中被醫生告知患有胸部纖維瘤,很快李水蓮便被推上了手術臺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是成功的,徹底阻止了纖維瘤的癌變,但手術后隨之產生的問題卻讓李水蓮感到十分煎熬,甚至一度自暴自棄地稱“還不如得癌算了。”
“這是因為在手術后,我夫人的胸部出現了萎縮的情況,這對于天生愛美的女性來說是毀滅性的。”劉時達表示,因為自己的專業是“電子機械”,西醫在自己心目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所以他帶著妻子把醫院跑了個遍,寄希望能再通過一次手術解決妻子的病癥,但醫生無一例外都明確告知,再進行一次手術會對已經非常脆弱的乳腺組織造成嚴重且不可逆的傷害。
迫切的需求擺在面前,卻又無可奈何,這讓劉時達感到有些迷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劉時達都有些鉆牛角的想要找到解決辦法,但是越急似乎就越沒有頭緒。直到有一次,劉時達心不在焉地給遙控器換電池,換完之后才發現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電池裝反了。等到再想要把電池換下來時,電池已經被緊緊地扣在了上面。這時,妻子李水蓮在旁無意的一句話卻點醒了劉時達:“當時進去是輕輕松松,結果放錯了,想再出來可就難了。”劉時達與李水蓮的求醫之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在當時的醫學界“全盤西化”就像壁壘一樣將人們的思維籠罩在里面,在這種情況下,或許只有跳出思想的窠臼,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也正是從這一天起,劉時達開始尋求其他的方法解決妻子的病癥。
“我夫人在臺大醫院的主治醫生最先提醒我‘你可以試試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傳統養生保健’并帶我翻閱了大量的傳統書籍。而真正讓我怦然心動的是我看到《黃帝內經·靈樞卷》之《經脈第十》中有明確關于對乳房保健方法的詳細記錄。”隨后,劉時達又拜訪了島內的多家綜合性醫院,也幾乎都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中國古人提倡的拔罐、刮痧可以帶動胸部運動,促進血液循環,能解決乳房內陷和硬塊的癥狀,這與西醫理論不矛盾”。因為在西醫眼里,這就是“促進感覺神經進入大腦,刺激腦垂體的分泌實現了雌性激素的產生和平衡。”
在得到醫學專家肯定后,劉時達開始帶著妻子李水蓮開始接受中華傳統養生理念采取拔罐刮痧的方式理療,令人驚喜的是妻子的癥狀明顯得到了好轉。而這時妻子李水蓮的一個理念“既然中醫理療能夠守護乳房健康、造福女性,那為什么不讓更多人有機會使用呢。”再一次深刻地影響了劉時達先生。“既然已經知道了原理,自己又精通機械研發,那么何不試著將二者結合起來呢?”劉時達決定親手設計一臺儀器。
經過不懈的努力鉆研與技術改良,劉時達先生不斷嘗試將傳統傳統養生的刮痧、拔罐與美胸、豐胸聯系起來,最終形成了現在“碧波庭內在負壓養生儀”的雛形。劉時達再以該款初代產品為基準,不斷進行設備升級。該系列產品因為功效明顯,且以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作理念區別于西式與韓式的產品,迅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認可并獲得大賣,碧波庭在寶島臺灣聲名鵲起。
劉時達設計研發的“碧波庭內在負壓養生儀”
“國粹首先是中國人的國粹”
2010年,劉時達、李水蓮伉儷帶著碧波庭從寶島臺灣來到了祖國大陸,次年,碧波庭成立水蓮花志愿者家園,以“歡喜、自在、堅持”的理念,呼吁女性以行動關懷自身胸部健康,并接連開展線下講座、沙龍,不斷向人們傳遞中醫藥文化,宣傳中醫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大有可為,正式開始了扎根與中華傳統養生理念的科技“拓荒之旅”。
“我和妻子共同決定將碧波庭帶回祖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一次日韓之旅。”劉時達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上個世紀90年代整個美容行業幾乎全盤西化,即便是進入21世紀,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國人不懂也不信自己的傳統養生理念。就在2000年的世紀之交,劉時達先生和妻子的一次日韓之旅看到的現象讓他們震驚了。
在日本,劉時達先生驚奇地發現,日本對中華傳統養生的推崇卻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日本有數百家漢方藥廠,生產2000多種漢方制劑,而這些漢方的源頭無一例外都來自于我國有著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傳統養生理念。日本極富盛名的“帝國制藥”生產的漢方藥劑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量居世界前列,而且漢方藥每年還在以15%的速度增長。在韓國,所謂的“中華文化,韓國開花,中華養生并不屬于中國人”的各種奇怪論調更讓劉時達、李水蓮夫妻無法接受。“我和妻子在2010年將碧波庭帶回祖國大陸,正是因為我們堅信中華傳統養生作為五千年人類文明寶庫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粹首先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國粹。”
碧波庭成立的水蓮花志愿者家園
碧波庭始終“讓愛傳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養生保健。在當前,大健康振興發展也正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一批優秀的企業嶄露頭角,其中就有碧波庭的身影。李水蓮女士告訴記者,碧波庭近兩年的銷售數據與用戶滲透率一直處在行業前列。回首碧波庭這些年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碧波庭的員工都始終秉承著的那份因愛而生的初心并力求“讓愛傳遞”。
“碧波庭每一次改良都來自于內心的那一份熱愛。”據李水蓮女士介紹,人的皮膚膚質分為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敏感性五種,不同部位的皮膚下也有不同厚度、密度的脂肪。為了增強每位客戶的產品體驗,僅一個直接接觸皮膚的杯型配件進行上萬次的測試和數據采集,涉及到儀器主機,從底板設計到面板加工到機臺組裝最后進行超長時間的不間斷開機測試,里面的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碧波庭研發人員的心血與熱愛,一次科研改良需要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成。
如今,碧波庭用于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的費用始終保持每年15%的高速增長,與國內外多家權威科研機構、知名學府緊密合作,已擁有了多項自主科研技術及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也正因為如此,在不斷創新研發的過程中,碧波庭也先后榮獲了“臺灣精品獎”、“2018亞太史迪威商業大獎”等多項含金量極高的殊榮,并獲得了多項專利證書。
最后,在本次采訪即將結束時,李水蓮女士緊握者丈夫的手這樣說道“我和我的先生始終堅信中華傳統養生理念是五千年人類文明寶庫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很幸運能身處這個時代,我們也堅信就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人人都能便捷享有中醫大健康服務,我們更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大健康行業的蓬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