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40平方米集熱器+30噸儲熱水箱+管路連接及保溫+電控=1.2萬元聽說有人為了給自己家60平方米的房子供暖,花1.2萬元,做了太陽能供暖,已經用了5年,不需要輔助熱源,并留有聯系方式。做為一名太陽能供暖愛好者,如此黑科技,豈能放過?忙找來原
40平方米集熱器+30噸儲熱水箱+管路連接及保溫+電控=1.2萬元
聽說有人為了給自己家60平方米的房子供暖,花1.2萬元,做了太陽能供暖,已經用了5年,不需要輔助熱源,并留有聯系方式。做為一名太陽能供暖愛好者,如此黑科技,豈能放過?忙找來原文看了一下。沒錯,作者確實是這么說的。不過,這篇文章,漏洞百出,作者文中所說的設備,目前3萬元都買不到,更別說1.2萬元了,我不知道該文作者是有意而為,還是無心插柳,但是你若信了,只能是自認倒霉。
我們先來看一下配置,40平方米的平板集熱器,即便按輪廓面積算,也得1米ⅹ2米的平板集熱器20塊,能用于北方供暖的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大家上網上搜索一下價格,再給廠家打個電話,看看1.2萬元夠不?30噸的保溫水箱,1.2萬元能買來不?更別說還有連接管道、保溫、換熱泵、電控系統了。
管板式集熱器
單從技術角度來看,如此配置,我相信作者說的是真的,偶遇連續3天的陰天,不用輔助熱源,也能使室溫達到15℃以上。但要是說這個工程僅需投資1.2萬元,即便他自己是位工程師,所有的設備都能自己造,而且他自己也會安裝,那我也不信。目前供暖用平板集熱器多為管板式的,它由鋁基藍膜(黑鉻)、銅管、保溫材料、低鐵布紋鋼化玻璃、邊框組成。30噸的保溫水箱,里層是304的,外層可以是彩鋼的,也可以是不銹鋼的,夾層保溫一般是5cm的聚氨酯。這些東西要多少錢,你找個懂行的人,問問就清楚了。
背流式平板集熱器,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是結構最為簡單,換熱效果最好的集熱器,但是該理論的提出,才只有4個月的時間,我方正式研究制造還不到兩個月,以我們目前掌握的制造技術,要想讓制造成本大幅度下降,比原有管板式平板集熱器便宜的多,幾乎不可能,除非我方或他人能夠找到更為簡潔的制造方法。由于我們無法降低制造成本,所以今年至多完成四、五個點的測試工作,因為干的越多,我們賠的也就越多,大家做生意都是為了賺錢,我們也不例外,更何況如果制造成本無法大幅度壓縮,那么這樣的產品也沒有市場競爭力。
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能供暖主要為“光熱+”,主打產品有平板集熱器和真空管集熱器,無論是哪種,在保證供暖最低室溫18℃以上,太陽能保證率70%以上的條件下,想要干到每平方米供暖面積200元,都不太可能。因為農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沒有保溫,而且多為24墻、鋁合金單玻窗,在此條件下,不考慮跨季儲熱的情況下,目前平板集熱器采光面積與采暖面積配之比不能高于1:2,真空管集熱器采光面積與采暖面積之比不能高于1:2.5(每支Φ58mmⅹ1800mm的真空管采光面積為0.093平方米)。光是集熱器,就需要不少錢,加上連接管道、保溫、水箱、循環泵、輔助熱源、控制系統、人工費,要200元干下來,難!除非各種設備、材料,你都能拿到廠家出廠價,你自己懂設計、會安裝,或者你能找到不想掙錢,只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商家。
要想降低太陽能供暖的初裝成本,就必須降低太陽能集熱器的制造成本或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基礎上,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的得熱量。現在市面上的集熱器,無論是真空管式,還是平板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無論是制造成本還是集熱效率,都難以再有較大的突破。所以,在沒有顛覆性的新產品問世前,就別再做低價安裝太陽能供暖的夢了。
說句題外話,好的平板集熱器集熱效率能達到62%,而目前市場上的平板集熱器全年平均集熱效率僅為40%左右。
何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