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賽柏藍▍作者/阿妮婭在公布了品種Top10的同時,中國藥學會也公布了年度采購金額Top10的企業,意味著這些藥企是醫院市場的銷售霸主。這10個藥,賣的最好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19年醫院用藥監測報告,對全藥、基本藥物、基本醫療保
▍來源/賽柏藍▍作者/阿妮婭
在公布了品種Top10的同時,中國藥學會也公布了年度采購金額Top10的企業,意味著這些藥企是醫院市場的銷售霸主。
這10個藥,賣的最好
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19年醫院用藥監測報告,對全藥、基本藥物、基本醫療保險藥品使用情況以及近年使用趨勢情況進行了研究,并結合相關醫藥政策對數據情況進行了解讀分析。
從總的數據來看,樣本醫院全藥使用總品種數自 2015 年至 2018 年小幅減少,從 2015 年的 2231 種減少到 2018 年的 2191 種,后又在 2019 年小幅回升至 2197 種。
與此同時,藥品使用金額、使用頻度也明顯上升,為5年最高水平:據悉,醫院全藥使用金額增長率從 2015 年的 7.02% 增加至 2016 年的 9.33%。但在 2017和2018年經歷了連續2年的增長率下滑,2018年全藥使用金額增長率為4.49%。在 2019 年,全藥使用金額增長率明顯回升,達到近5年最高水平,為 11.62%。全藥使用頻率增長率總體平穩,在2019年增長率有明顯上升,達8.79%,為5年內最高水平。
中國藥學會認為,使用金額和使用頻率創出5年新高,與國家相關部門頒布一系列藥物使用政策密切相關,醫院藥品使用水平顯著提升。
因為樣本足夠權威,樣本量足夠龐大,該報告的年度使用金額Top10品種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上述數據來看,氯化鈉、人血白蛋白和地佐辛占據榜單前三名,同比增長分別為7.2%、21.57%和18.78%;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為第四、第五名,但都呈現出較大的降幅,分別為13.07%和16.47%,這也是前10榜單中僅有的兩個增長為負數的品種。
其中,曲妥珠單抗的增長率最為亮眼,使用金額同比增長59.84%。
從兩個藥物的“降”中,能明顯看出帶量采購的后續效應顯現——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是第一批全國集中采購的入選品種,也是執行時間最長、最充分的。有研究機構測算,2019年后三個季度(集采后)與2018年同期(集采前)相比,25個帶量采購品種在4個直轄市樣本醫院的合計銷售額下滑44.74%,而銷售量增加9.73%。4+7品種整體呈現量增價減的趨勢。
阿托伐他汀表現最為明顯,測算期內,其銷售額大幅下降。2019Q2-Q4樣本醫院市場阿托伐他汀銷售額分別同比下滑54.02%、51.05%和53.90%,大品種銷售額的下降則直接導致整個降血脂領域用藥規模明顯萎縮——集采期內,整個降血脂領域銷售額分別下滑28.36%、27.12%和26.81%。
氯吡格雷作為帶量采購的又一重磅品種,同樣下滑明顯,在4個直轄市樣本醫院市場,氯吡格雷2019Q2-Q4銷售額分別下滑50.72%、46.97%和46.26%。值得注意的是,帶量采購對中標企業的放量促進作用明顯,因此原研藥企賽諾菲的產品也大幅降價,在院外市場甚至接近4+7的價格水平。
國家醫保局的目的,就是通過采購實現騰籠換鳥,減少使用過期原研藥,合理調配醫保基金用途的配比,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更有價值的層面,比如報銷創新藥——曲妥珠單抗的進一步提升,或體現了這一趨勢。
針對曲妥珠單抗已有國內類似藥上市,卻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現象,業內人士曾分析,2020年的新醫保中,赫賽汀從7600降到5500,進一步壓縮了空間。醫保各地報銷比例也不一樣——部分地區的報銷比例甚至達到了90%-95%。在價格方面,赫賽汀留給國產類似藥的空間不大,也進一步促進了其市場放量。
這些藥企,銷售位居前十
在公布了品種Top10的同時,中國藥學會也公布了年度采購金額Top10的企業,意味著這些藥企是醫院市場的銷售霸主。
從數據來看,輝瑞、阿斯利康、恒瑞醫藥位居前三名,同比增長分別為9.85%、28.58%、18.27%;Top10藥企仍是外資企業的天下,僅有恒瑞、揚子江、正大天晴、石藥集團四家為國內藥企。
從增長數據來看,石藥、羅氏、阿斯利康的采購金額同比增長位居前三名,分別是35.07%、32.83%和28.58%,具有較強的銷售前景。
而賽諾菲是前十名中唯一采購金額同比增長率為負值的企業。這仍然和帶量采購有較大關系——賽諾菲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賽諾菲中國市場中受氯吡格雷及厄貝沙坦/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等專利過期產品大幅降價進入帶量采購影響,第一季度賽諾菲中國整體收入為6.8億歐元,下滑14.4%。
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則有更明確的數字:報告期內中國市場中氯吡格雷和厄貝沙坦/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業績已經分別下滑了69.1%和40%。
在一升一降中,羅氏表現出了比較亮眼的成績,實際上,羅氏在世界范圍內被多家投資機構看好。
7月,美國《制藥經理人》公布了2020年全球制藥公司50強名單,且在名單中附上各制藥企業的處方藥年度銷售排名。羅氏(Rche)銷售收入增長8.3%,上升了一位,結束了輝瑞(Pfizer)連續四年在排行榜上的統治,其主要銷售推動力來自于多種硬化藥物Ocrevus,血友病藥物Hemlibra以及Tecentriq和Perjeta癌癥治療藥物。
根據evaluatePharma的共識預測,在腫瘤學,多發性硬化癥和血友病新產品的上市推動下,羅氏(Roche)將在所有大型制藥企業的2026年銷售中位居第一。
陳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