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地里到處都有的東西,還去把它挖出來再種地里,這個人腦袋指定是有點毛病!還說這個遍地都有的東西,能和黃金一樣值錢?整天都風言風語的。”這是當地村民背后議論熊銀德的話,但他聽了之后卻只是笑笑。熊銀德口中和黃金一樣值錢的是什么寶貝?為何遍地都有
“地里到處都有的東西,還去把它挖出來再種地里,這個人腦袋指定是有點毛病!還說這個遍地都有的東西,能和黃金一樣值錢?整天都風言風語的。”
這是當地村民背后議論熊銀德的話,但他聽了之后卻只是笑笑。
熊銀德口中和黃金一樣值錢的是什么寶貝?為何遍地都有的“生姜”,每斤能賣一兩元,但到了熊銀德手中,就能價格翻到1000倍,他到底有何秘訣?
1、速度要快
熊銀德,在大學畢業后,在浙江做起了家具生意,攢下了一定的身家。而2012年的一天,他突然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說自己要回村里。
當家人知道熊銀德想回來種“生姜”時,紛紛表示反對,因為這個東西根本就不值錢。如果需要,隨便去山上挖一些就可以了。
可熊銀德已經做出了決定。
沒過幾天,熊銀德就火急火燎地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流轉300畝山地,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村民們根本就像看笑話一樣看他,覺得怎么會有這種想法,這東西遍地都是還要再種?根本沒有一個人愿意把山地流轉給他。
可熊銀德哪是知難而退的人,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順利把300多畝山地成功拿下。
盡管村民人人都說不同意,嘴上反對,身體卻很誠實。誰又能拒絕白花花的銀子呢!
熊銀德當即去銀行取來15萬,只要誰愿意把地租給自己,立刻就全部一次付清未來5年的費用!
2012年6月,在熊銀德成功流轉山地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工人平整土地,因為最佳種植期是每年的3月和8月。
3月錯過了,無論如何這個8月一定不能再錯過,他硬是花了8萬多元請的員工,每天拼命地干。
為了和時間賽跑,熊銀德每天中午都頭頂烈日,到了晚上甚至還戴著頭燈。那段時間,熊銀德不僅被太陽曬成非洲人,更是把身上曬出了皮膚病。
直到現在,熊銀德的媳婦兒每天晚上還要給他抹藥膏。
“每當我看見這些白點的時候,是真的嫌棄。但我也非常心疼他,老公弄這個真是太辛苦了。”
讓熊銀德自己都驚訝的是,只用了一個月時間,所有土地全部平整完畢。
可他卻沒有半點時間休息,一頭又扎進大山里。雖然“生姜”遍地都是,但挖到合適的種,卻沒有那么容易。加上山高坡陡,熊銀德在這座大山里,吃得苦頭一點也不少。
有一次,他看見一顆很漂亮,卻沒有留意到腳下松動的石塊,直接一滑,從山坡上滾了下來,而下面溝里正是河道沖刷后鋒利的石頭,差點當場就領了盒飯。回到家后,身體疼了四五天。
現在回想起來,熊銀德還心有余悸。
2012年8月,熊銀德如愿以償,將自己收集的種,全部種進了地里。這一步做完之后,他整整在家躺了兩天兩夜。
那么,熊銀德為何要如此拼命?這種像“生姜”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寶貝?
這種村民口中不值錢的東西,正是黃精,它屬于百合科草本植物,根莖既能入藥,也可以通過加工后食用,有健脾胃,潤心肺的功效。成熟期為4年。
那么,熊銀德為何偏偏要種這種不值錢且成熟期長的黃精呢?原來,這和他的家世有關。
2、商機由來
熊銀德出生于中醫世家,從很小的時候,耳濡目染,就對中藥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并且大學讀的也是中藥專業。那時候的他,就立下要在中藥行業做出一番事業的遠大志向。
大學這4年時光,熊銀德沒有半點浪費,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雖然畢業后做家具生意,但卻一直沒有中斷對中藥的學習和研究。這已經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熊銀德有時間就會上網查資料,對中藥市場尤為關注。靠著多年的分析,他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在08年,黃精收購價在4到5毛一公斤。09年就漲到1.5元,一年翻了3倍。而到了2010年,已經是2塊錢一公斤。
熊銀德發現,那時候將鮮黃精烘干,就已經賣到30多元一斤,并且價格仍在上漲。憑直覺,不出5年,黃精干貨必會漲到50多元!
事實正如他所料,到了2016年,市場上黃精干貨價格真的漲到了50多元一斤。而此時熊銀德這第一批黃精剛好收獲了。
如果賣出去,銷售額就能有500多萬,當初說他傻的人,都紛紛佩服熊銀德的眼光。
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批貨,熊銀德竟然賣出了1500多萬元,直接翻了3倍,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黃精的食用價值要遠高于藥用價值,如果把鮮黃精烘干做中藥賣,只能賣50多元一斤。但加工成食用黃精,價格能達到100多一斤。”
熊銀德是把算盤打在了食用黃精上。但想做出上乘的食用黃精,他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黃精自帶苦味,如果生吃不僅會刺激喉嚨,也不利于腸胃消化。熊銀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反復試驗,創造出一種叫做九蒸九曬的工藝。
顧名思義,蒸九次,曬九次。
從地里挖出來的鮮黃精,用清水洗干凈后放入蒸箱。然后再拿到露天晾曬。每個星期,黃精的顏色都會更深一些,這樣反復操作9次后,不僅味道由苦變甜,功效也達到最佳。
5斤鮮黃精能加工成1斤食用黃精,當時熊銀德的產量,做出10多萬斤,賣出1500多萬。可他還是不滿足,他要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極致。
3、財富密碼
16年之前做的食用黃精片,用光照是不透光的,而現在的卻大不一樣。用光照的話,會呈現出十分漂亮的瑪瑙色。
即使現在的黃精片很厚,也會有瑪瑙色,而之前的,即使很薄,卻不透光。而這,就是熊銀德的又一個財富密碼。
高品質的瑪瑙色黃精片,一斤就能賣上千元!是普通食用黃精的10倍還多。幾乎沒有廠家能夠做出來。那熊銀德是怎么做到的呢?
起初,熊銀德也做不出來,但他從一蒸一曬開始,全程跟蹤記錄做比較。看是時間長短問題,還是蒸箱溫度問題,還有一個是晾曬的溫度問題。
為了搞清楚這9蒸9曬,到底是哪一步出現問題,熊銀德進行大量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熊銀德找到了方法,問題是出在最后的晾曬上面。
黃精適合在15到20度之間晾曬,當初沒有經驗,不論氣溫多少都在晾曬,導致黃精曬過了頭。后來每次都會提前看天氣預報,時間也從一周變成一個月,雖然費時間,但瑪瑙色開始顯現出來。
而9蒸9曬還是第一步,這第二步,看得都讓人心疼,這就是切。
一整塊黃精,切掉大部分,只留下最中心的精華部分,就是這樣,一噸鮮黃精通過層層處理,只能得到兩三斤黃精條。
而這精品中的精品,熊銀德定價2000多元一斤。而剩余的也沒有浪費,其他的黃精肉可以賣400元一斤,黃精皮也可以賣到200元一斤。
首戰大捷!第一批黃精,就被熊銀德賣了1500多萬。緊接著他就把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多畝。這時,許多村民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合作。
而黃精成熟需要4年時間,前3年沒有收益,這又該怎么辦呢?
為此,熊銀德又跑去請教專家,研究出了黃精與蔬菜套種的方法。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熊銀德又動起了腦筋,他將黃精與美食相結合,打造出黃精餅,黃精糕,排骨湯等。又與其他廠家合作,開發出黃精酒等深加工產品。
2021年,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帶動當地200多戶村民共同致富。
文章結語
熊銀德,十年磨一劍,他始終懷著對中藥的熱愛,加上時刻關注市場行情,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用專業,執著,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馬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