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山區農村,尤其是南方山區農村,農民朋友都鐘愛種植杉木,并將杉木林昵稱“綠色銀行”。原因很簡單,一是“靠山吃山”,山區農村山多田少,山場本來就是用來種植樹木的;二來杉木種植成活率高,生長快,經濟價值高,在家庭急需時可以變賣一筆不菲的收益。因
在山區農村,尤其是南方山區農村,農民朋友都鐘愛種植杉木,并將杉木林昵稱“綠色銀行”。原因很簡單,一是“靠山吃山”,山區農村山多田少,山場本來就是用來種植樹木的;二來杉木種植成活率高,生長快,經濟價值高,在家庭急需時可以變賣一筆不菲的收益。因此家家戶戶少則3-5畝,多則上百畝,一些大戶甚至通過流轉承包山場,種植杉木幾百上千畝。
不過有一點農民很尷尬,那就是現在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伐木時雇請人工越來越難,加之對林木采伐申報程序不太熟悉,認為申報流程很麻煩,很多農民都變通的將山場杉木作價直接賣給收購方,既能減少雇請人員采伐和申報采伐的麻煩,又能規避采伐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一舉兩得。
這種變賣方法的確省了不少事,但對于山場杉木價值的評估卻感到為難,畢竟“隔行如隔山”,如何準確快速地對自家山場杉木進行估值,如何開出合理的價格,最大限度地獲取最高利益,覺得很為難,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被動接受買方出價,始終覺得很憋屈。
今天,基層林業就教農民朋友3種簡單快捷的方法,如何快速對自家山場杉木估值,使農民朋友在變賣山場杉木時變被動為主動,牢牢把控話語權。
方法一:抓大放小,逐根清點估值
這種方法適合面積不大,山場平緩,便于攀爬清點的山場操作。
上山清點前需做好基礎性準備工作。一是準備直徑圍尺(五金店有售)一把,二是準備彩色包裝皮數百根(可用便于識別的紅色包裝皮短截成80公分長,按照每畝150根左右配置,清點好數量)。
清點時可采用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的方法,逐株測量杉木胸徑(樹干1.3米處),對于胸徑12公分以上杉木逐株在測量處系上紅色包裝皮,并對18公分以上大規格樹木及12公分以下小規格樹木有粗略印象。
測量清點結束,計算剩余包裝皮數量,總數減去多余數就是該山場胸徑12公分以上杉木總株數,再根據當地同等規格杉木價格,基本能夠估算出該山場杉木價值,小規格杉木及大規格溢價基本能夠折抵砍伐和短途運輸費用。若大規格樹木非常多,可適度提價,若小樹特別多,可適度下調股價。
這種估值方法的優點是逐株測量,非常準確,難有遺漏,估值非常合理;缺點是需要逐株清點,工作量較大。
方法二:樣點檢尺,點面結合估值
這種方法適合山場面積較大,杉木林相不整齊,大小不一致的山場操作。
開展工作前也需要做好基礎性工作。一是準備直徑圍尺(五金店有售)一把,5米繩索一根(或竹竿),二是目測整個山場杉木長勢,按照杉木好、中、差三個等級現狀,選擇3-5個測點(測點越多,估值越準),并根據整體長勢確定好、中、差測點個數,長勢好的杉木多,則需多布點,以此類推,以保證測點能夠準確代表整個杉木林整體生長水平。也可以采用機械布點的方法,即山場上部、中部、下部各布1-2個點。
攀爬至設置點,以某株杉木為中心,逐株檢尺計算4.61米為半徑的圓圈內(繩索或竹竿)12公分以上杉木株數,壓線木2株折算一株計數。直至所有樣點檢尺測量完畢,需要注意的是,繞圈時需按照水平距離計算。
將所有樣點測量結果平均,即可得該片山場每分地胸徑12公分以上杉木平均株數,再結合該片山場總面積,即可根據當地杉木價格估測出該片山場杉木價值(面積最好不能完全依據林權證數據,請懂行的估測或計算)。
這種估值方法的優點是以點帶面,適合大面積或復雜林分估值;缺點是較為粗放,尤其是面積估算沒有專業人員在場誤差較大。
方法三:等額細分,樣地檢尺估值
這種方法適合山場面積較大,地形規整,林相整齊劃一的杉木林操作。
依舊準備直徑圍尺(五金店有售)一把,以及彩色包裝皮數百根(可用便于識別的紅色包裝皮短截成80公分長,按照每畝150根左右配置,清點好數量)。
上山測量前先將規整的杉木林目視等額一分為二,再次將分割后杉木林一分為二,直至等額切割成便于檢尺測量的小塊,以明顯的目標樹及地形地物做界線,或做上標記,以便于檢尺時不越界。
再按照方法一逐一檢尺系上包裝皮,清點多余的包裝皮,計算出實測樣地胸徑12公分以上杉木株數,乘以等額細分的次數,基本就能確定整個山場所需調查的杉木株數,再結合山場整體情況,估算出杉木林價值。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非常方便快捷,能夠節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缺點是不具備目測經驗的人初次使用誤差較大,數據不是太準確,但相對來說,比胡亂估測更靠譜。
結語
杉木林價值評估是一種相對專業的技術,有規范的技術規程,一般由專業技術人員承擔。但原理都是一樣,基本采用每木檢尺調查法或者標準地調查法,無非是調查人員調查更專業,操作更規范,面積、蓄積計算更準確而已,不像上述方法介紹的那么粗放,抓大放小,只求大概,做到自己的山場杉木價值自己心中有數就行了。當然,一些有經驗的林農和專業“判山”的生意人目測估值非常準確,可以說與專業評估的數值不相上下,甚至更具實用性,究其原因,可引用《賣油翁》文章中的一句話來表述:“唯手熟爾”。
您認為呢?
丁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