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據2018年9月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1》指出,我國化肥使用量居全球高位,由此引發了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同時給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造成了較大隱患。與傳統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在保護生態、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維護土壤健康、提
據2018年9月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1》指出,我國化肥使用量居全球高位,由此引發了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同時給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造成了較大隱患。與傳統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在保護生態、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維護土壤健康、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農產品品質等方面具有優勢。
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中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快速發展,產品種類達170多種,每年應用面積超過2億畝,產能已達3000萬噸。
35斗了解到,截至2018年10月,我國已有微生物肥料企業2050家、登記產品6428個、產值400億元。隨著國家對微生物肥料產業的不斷支持,這一市場的競爭將呈現白熱化態勢。
微生物肥料應用廣泛,固氮菌肥占市場主導
微生物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使農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制品,也被稱為接種劑或菌肥。目前,微生物肥料主要有三類:微生物菌劑、復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
微生物菌劑是目標微生物(有效菌)經過工業化生產擴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劑。復合微生物肥料結合了無機營養元素、有機質和微生物菌,可以體現出無機化學肥料、有機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綜合效果。生物有機肥是特定功能微生物與有機物料復合而成的一類肥料,它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的效應,其中有機物料主要以動植物殘體為來源并經過了無害化處理、腐熟。
不同品種的微生物肥料具有的功能不同,但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固氮菌肥料占全球生物肥料市場75%的份額,溶磷菌肥占15%,其余為溶鉀/鋅菌肥等。在固氮菌肥中,最常用的是根瘤菌,此類固氮菌也是生物肥料中使用最早、在全球應用最廣泛、應用效果最穩定的菌種。而Mordor Intelligence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根瘤菌類生物肥料市場價值為2.337億美元,預計2018-2023年間,其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
在我國,微生物肥料已成為新型肥料中年產量最大、應用面積最廣的品種。農業部批準登記的微生物肥料產品共有9個菌劑類品種(根瘤菌劑、固氮菌劑、溶磷菌劑、硅酸鹽菌劑、菌根菌劑、光合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復合菌劑和土壤修復菌劑)和2個菌肥類品種,即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
目前中國微生物肥料應用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域:
中國微生物肥料企業超2000家,產值達400億元
截至2018年10月,我國已有微生物肥料企業2050家、登記產品6428個、產值達400億元。過去5年,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穩定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三大特點:
01
阿姆斯
阿姆斯成立于1996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與香港世紀實業有限公司合資創辦,已形成液體菌種劑、顆粒菌種劑及復合生物肥料的規模化生產。1997年,阿姆斯公司獲得農業部第一個微生物肥料登記證,在首批頒發的八個登記證中,阿姆斯占其中的五個。
2018年8月,阿姆斯獲得國家第一批“土壤修復菌劑”產品登記證。獲批的兩項產品的有效活菌數分別達到10億/克和5億/克,適用于酸性土壤修復。該產品成功復合了功能菌:地衣芽孢桿菌、側孢短芽孢桿菌,富含胞外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質,可有效鈍化重金屬等土壤有害物質。同時可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逆能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受污染土壤的綠色修復和可持續利用。
02
領先生物
領先生物是農業生物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以農用功能性微生物菌劑、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利用、環境友好型肥料為主攻開發方向,開創了“豆科根瘤菌劑產業化工藝”、“ 微生物發酵聚谷氨酸生產工藝”、“ 控釋肥生產工藝”、“酶法制備海藻液肥生產工藝”和“農用甲基溴生物替代技術”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公司已經成功開發生物固氮菌劑、生物解硅菌劑、生防類菌劑、海藻源有機肥、生物有機肥、新型控釋肥料及功能性水溶肥料等系列節能環保型產品,形成了年產萬噸微生物菌劑、千噸海洋生物提取產品、萬噸新型控釋肥料以及萬噸水溶肥料產品的生產規模。
03
金必來
金必來是中國生物肥料知名企業、大農業健康方案引領者,公司一直致力于農業科研,特別以農用微生物科技為重點,以智慧土肥為主線,提供完善的植物生態營養解決方案。
公司依托北京科研院所的技術資源優勢,年產各種復合微生物菌劑近萬噸,同時致力于傳統肥料產品升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秸稈腐熟、廚余利用、污水處理、畜禽水產養殖、湖泊河川整治、除臭衛生、微生物土壤改良劑、無毒農藥等以及工業量產技術、新型實用的微生物培養量產設備等等。
04
土木啟生物
土木啟生物致力于土壤源農業投入品的研發和推廣,在業界奠定了活菌生物菌劑和酶物質土壤改良劑及懸溶性微量元素肥品牌及技術的領先地位。現擁有10余項滿足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條件的生物菌劑、制劑、生物防控產品資源及其生產能力,全面滿足20余種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的全程、系統需求,成為國內能夠全面滿足有機農業生產的全程植保服務供應商之一。
企業目前有河北、山東兩大科研與生產基地,具有現代化生產線及超大型發酵規模,可生產芽孢桿菌、光合菌、鏈孢菌、放線菌等系列微生物菌劑產品。
05
巨微
河北巨微公司是國家科技部命名的“國家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同時也是中國首批微生物肥料研發單位、全國最大的專業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逐步形成了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發、應用推廣一體化的微生物肥料專業技術生產基地。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綠色、安全、無污染的微生物肥料研發方向,使微生物肥料從單一菌株發展到復合菌株,功能性肥料與土壤修復有機結合,探索實現了微生物與有機、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水溶的有效復合,推動了生物修復劑、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生物殺菌、秸稈腐熟等產品的應用發展。
06
航天恒豐
航天恒豐公司主要從事營養型微生物菌劑、抗病型微生物菌劑、土壤面源污染修復菌劑、單質元素改性菌劑、礦產資源生態修復菌劑、工業固廢處理循環利用菌劑、有機廢棄物處理菌劑、污水和油田處理菌劑等產品的研制。
其生產的高含量菌粉有效活菌數≥6000億/克,是國家標準的3000倍,并取得了國內唯一的微生物菌劑登記證,是國內有效活菌數最高的產品,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政策利好不斷,助力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檢中心的報告顯示,2018年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登記證數量增加3508張,由2017年的5685張增至9193張,并有望在2019年突破1萬張。
近幾年微生物肥料產業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三點:一是國家對微生物肥料產業發展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二是微生物肥料在農業中顯現出的獨特功效;三是微生物肥料登記管理的規范與引導作用。
一方面,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要大力推廣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已納入國家“十三五” 發展規劃,下一步將推動化肥的“有機替代”行動。不僅如此,生物有機肥自 2008 年起就免征增值稅。
另一方面,據2018年9月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1》指出,我國耕地土壤污染面積達到1.5萬畝、點位超標率高達19.4%,化肥農藥使用量居全球高位,由此引發了嚴重的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問題,給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也造成了較大隱患。
巨大的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復需求,意味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有行業人士曾表示,中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發展和使用生物肥料,向土壤中施入微生物肥料將是土壤生態修復的重要發展方向。而隨著環保高壓政策的不斷出臺與土壤修復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微生物肥領域。
在2018年11月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土壤微生物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微生物肥料生產技術研討會上,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李俊表示,“微生物肥料是我國實現農業綠色發展不可或缺的產品,目前產業已步入良性循環,并向健康有序、持續方向發展。”
對于微生物肥料產業的發展目標,李俊認為:
“一是研發、應用和產業化要進入國際前沿水平;二是繼續擴大規模,提升耕地質量及農產品品質,爭取應用面積超過4億畝,化肥利用率提高5-8個百分點;三是優化產品結構,發展新型生物肥料產品;四是要形成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平臺。”
同時,會議還確定了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未來5年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目錄。7個優先研發的新產品分別是:土壤修復菌劑、固氮/根瘤菌劑、溶磷菌劑、微生物種子包衣制劑、有機物料腐熟菌劑、新型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
7項優先研發的新技術是:
微生物肥料優良生產菌株篩選及發酵工藝技術、微生物農田土壤凈化修復技術、共生固氮微生物應用新技術、微生物種子包衣技術、有機資源綜合利用微生物轉化新技術、作物秸稈快速腐解還田微生物及其配套技術、新型復合配套技術。
隨著國家對微生物肥料產業的不斷支持,以及生產廠家持續的產品創新,這一市場的競爭將呈現白熱化態勢,同時在促進農業生產、解決環境問題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資料:
1.http://www.fert.cn/news/2018/11/21/155621428600.shtml
2.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7701.htm
3.http://www.ampcn.com/news/detail/121995.asp
王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