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有人在百香果種植群里開玩笑說:“十個種果九個虧,還剩一個改養龜!”這并非無病呻吟,而是真真實實的行業現象。去年有個媒體公布調查結果,64%的人種百香果虧錢,18%的人平本,18%的人賺錢。這個結果剛好接近二八定律,算是很科學了。雖然今年
最近有人在百香果種植群里開玩笑說:“十個種果九個虧,還剩一個改養龜!”這并非無病呻吟,而是真真實實的行業現象。去年有個媒體公布調查結果,64%的人種百香果虧錢,18%的人平本,18%的人賺錢。這個結果剛好接近二八定律,算是很科學了。雖然今年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不過估計今年會慘很多,十個九個虧一點不夸張。畢竟行業內的人都一路看過來,不僅僅是種植戶虧本,整個百香果產業鏈都哀鴻遍野。上半年,紫果價格處于3—5元/斤的高價,可是有價無果;現在下半年好不容易掛了點果,可是普遍果品差,價格也長期低迷,基本沒超過1.6元/斤。最近很多果農都憂心忡忡,是不是百香果種植已經沒有前景?難道曾經一度被農民朋友認定的“致富果”,如今成了“致貧果”?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悲催的局面呢?
2018年百香果種植調查結果
任何現象的背后,都有著必然的原因。不管是產量低,還是果品差、市場價格低,都和種植者本身以及客觀環境有關。下面小飛和大家剖析一下,為何很多果農年年種果年年虧,今年還大虧!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引起反思,然后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一、造成種百香果虧損的原因
1、 極端天氣
今年的天氣,可謂天災!百香果主產區廣西、福建、廣東,上半年雨量嚴重高于往年同期,很多朋友的果園由于地處低洼,斷斷續續被泡了三四次。全園毀滅,被逼補苗的大有人在。而幾次花期都遇上下雨,掛果量少得可憐!可遠在西南邊陲的云南省,卻干旱異常,很多果農賣的是“百香果干”!從而造成8/9/10三個月市場紫果量嚴重不足,果價長期徘徊在3.5—4塊左右。好不容易熬到了年底,終于掛上果吧,這時由于干旱,果品質量又非常差,市場收購價又開始在1.5元/斤左右徘徊。上半年缺果、價高,農民賺不到錢,收購商收不到果、電商無果可賣。下半年果品差,不值錢,大家還是賺不到錢。可是收購商開支本來就大,電商的直通車等廣告費用也燒錢厲害,從而間接造就了一批“收購傷”、“農村電傷”!極端天氣是今年造成百香果產量低的最主要原因,使得整個百香果產業鏈都虧個底朝天,真可謂壯烈啊!
2、 缺乏專業的種植知識
缺乏專業的種植知識,是當前種植百香果虧本的突出問題。我曾見過一個種蔬菜的親戚,用種蔬菜的用肥用藥方法種百香果,結果百香果苗長滿滿一棚也沒幾個果,后面還被她噴草銨膦全部給噴死了。還有一個朋友,五十畝的中等規模,第一年種的時候,每株下半斤尿素做基肥,結果一株不剩的燒苗死光……很多人的認知里,都覺得百香果是非常賤生的作物,隨便種一株在陽臺、院子、屋前屋后,一年四級果都吃不完。但是到了實際商業規模種植,情況完全不一樣。這好比家里養幾只雞,幾乎不會有什么毛病,一旦規模養殖,你沒技術、不打疫苗試試!要想種得好,良好的種植技術是必須的。比如病蟲害防治、促花保果、水肥管理等,這些你必須學會才可能種出高產穩產的百香果。
3、 規模過大
近年國家扶貧政策的影響下,很多人動不動就搞一兩百畝的種植示范基地,有點“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雄心壯志。也有些人,開始的時候種了三兩畝,發現一畝能收個六七千塊,第二年馬上砸鍋賣鐵擴大到上百畝。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我們走訪發現,超過30畝賺錢的果場,幾乎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或多或少虧錢。三兩畝的種植規模,和幾十上百畝的完全是兩碼事。大規模種植,既需要有良好的種植技術,還得有企業管理的頭腦、足夠的資金運作、沒有天災人禍等,那樣做不好,都會引起巨大的虧損。因此,建議沒種過百香果的朋友,你如果打算大規模種植,麻煩你三思而后行。
4、 種苗選錯,苗木帶毒
目前市面上的品種五花八門,很多品種其實沒有商業種植價值的,適應性也差,比如熱情果、芭蕉百香果、金霸大黃金等所謂新品種,大面積種植沒有成功的,種出來也沒有市場。真正有價值的是臺農一號、紫香、滿天星、黃金果這幾種,其他只能種點來觀賞。
另外,百香果種苗市場也是最混亂的,缺乏正規的苗場。扦插苗基本人人可育,可是沒有幾個能夠做到苗木的脫毒、優選良種等。每年秋種、春種時節,大街小巷、微信群、朋友圈都充斥各種賣百香果苗的人。可是果農一旦買到了病毒苗,一年的投入和時間就全廢了!
5、 種植模式不適合實際情況
沒種過百香果的人,可能對種植模式不是很在意。其實模式的選擇,已經決定了收成的高低。有些種植戶虧本,也出在種植模式上。比如有的種植戶的果園是水田,他選的是平棚式,本來水田水分就偏高,平棚式通風透氣差,結果一年到頭苗不斷死于根腐病、莖腐病。有的人高密度雙垂簾模式,但是由于人工大、管理不到位,空有一棚苗。不同的土壤環境、資金情況,要選擇不同的種植模式,不然也是很容易虧錢的。
6、 資金不到位
種百香果,第一年的投入是很大的。租地、整地、搭棚、購買果苗、化肥農藥、人工,那一樣都是錢。可是很多人上手就是幾十畝,卻沒考慮過“多大的頭,就帶多大的帽”。結果種到一半,資金鏈斷了,連肥料農藥、人工都支付不了,到頭來只能半途而廢,從而造成血本無歸。
二、如何防止或減低虧損概率
1、多走訪學習種植技術
我們走訪學習很多果場,發現有的人對百香果苗快速上棚有一手,有的人對二年苗根腐病、莖基腐病防治非常拿手,有的人對保花保果、如何根據天氣預報用藥錯開雨季很在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忙碌之余,多出去走走,多拜訪一些有名氣有技術的種植戶,向他們取經,建立一套自己的植保系統。良好的種植技術,是高產穩產的基本保障。
2、根據資金、技術等自身實際情況,種植合適的規模、種植模式。
種百香果想賺錢,不是規模越大賺錢越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種植合適的面積。比如你是新手沒有經驗,又沒有請技術員,那就先從10畝以內開始,先把各種技術學到家,等自己有經驗了,在逐步擴大規模。資金預算要充足,不能盲目擴張。種植模式上,建議根據租地實際情況選擇,比如山地可選擇抗風能力強的門型模式;旱地可選高產穩產的天窗垂簾平棚、雙層籬笆;水田可選門型、籬笆型等通風透氣的模式。同時,還得考慮盡可能的降低人工,畢竟農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是最貴的。比如安裝滴管、噴淋,蓋防草布,盡可能使用機械,都可以降低人工投入,節約資金。
3、種苗要精挑細選
種苗決定著一年的收成,購買到無毒、健壯的種苗是最重要的。建議購買種苗前,要多去實地考察。考察的因素包括:一、苗場有沒有自己種植的果園,品種、產量、果品質量如何;二、母本苗是否健康、健壯;三、育苗是否進行消毒、脫毒。四、苗圃里的新苗是否健康、強壯等。大規模商業種植,一定不要在沒經過實地考察,就網上、街頭購買苗木。品種方面,可以選擇臺農、紫香、芭樂黃金果。今年黃金果的產量,普遍比紫果還高。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高溫天氣的時候,黃金果耐高溫的特性使得掛果率遠比紫果、臺農高。而價格高又穩定,純正的芭樂黃金果,基本維持在7—8塊/斤的區間。不過酸黃金果、大黃金、金霸等品種的黃金果,由于口感不好,基本沒什么市場。
三、總結
農業種植是個投資大,風險高的行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虧錢。大家種百香果都是為了賺錢,所以方方面面需要考慮充分。而種果,難度是最高的。種苗木的,只要把苗木培育好就行;種花的,只要把苗木管理好,促進花芽分化,開花就行;但是種果,既要苗好,開花多,還得保果膨果、采收、初加工等等,三個環節任何一個出問題,都會前功盡棄造成虧本。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就不要輕易投入。如果已經投入又不懂怎么種,那就抓緊時間學習,水肥管理、壯苗促花、保花保果、提高果品質量那樣都不能落下。
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