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休閑鹵制品市場成為餐飲行業備受關注的賽道。#絕味鴨脖#根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2011年至2019年,國內休閑鹵水產品零售額增速保持在15%以上。根據IFC發布的2020年《休閑鹵制品行業專題分析報告》,過去幾年
近年來,休閑鹵制品市場成為餐飲行業備受關注的賽道。#絕味鴨脖#
根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2011年至2019年,國內休閑鹵水產品零售額增速保持在15%以上。根據IFC發布的2020年《休閑鹵制品行業專題分析報告》,過去幾年,休閑鹵制品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跑贏其他休閑食品品類。
今年7月初,近年來快速成長的品牌紫燕百味雞,經過一年的醞釀,正式提交招股書,登陸A股主板,或許國內鹵味市場的“三國”局面即將成為“四足霸業”。
在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紫煙百味雞四大巨頭中,絕味在銷量和門店分布上牢牢占據領先地位。
絕味成立于2005年,從一家專賣鴨貨的小店,成長為市值超過400億的上市公司,它的發展也是相當勵志。
一家市值超過400億上市公司的門店?
回首絕味的發展歷程,從創立開業,到首家門店、銷量超過周黑鴨,再到如今百億規模的品牌,絕味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體現了其雄心和洞察力。 .
1、從營銷經理到品牌創始人
絕味鴨脖創始人戴文軍是武漢人,1968年出生,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在很多認識他的人眼里,戴文軍天生就是“老板人”,因為他對市場有著非凡的專注力和熱情,大學畢業后,戴文軍開始從事多個行業,他賣衣服,開足療課宣傳保健,還做過中醫學徒,后來加入了銷售崗位。
鴨脖子上的商機
經過多年在銷售市場的打拼,戴文軍終于在銷售崗位上站穩了腳跟,無論是在保健品公司,還是在醫藥集團,戴文軍都表現出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990年代是野蠻生長的時代,對于當時需要快速擴張的國內企業來說,銷售遠比研發重要,一切以業績為導向。短短幾年,戴文軍就成為湖南株洲當地一家大型醫藥集團的營銷經理,這說明戴文軍在營銷上是相當能干和有條不紊的。
戴文軍在一家制藥公司工作了整整5年,通過這段時間的積累,戴文軍不僅獲得了在全國市場開拓市場業務的經驗,還獲得了人脈和第一桶金,2005年,戴文軍下定決心辭職,開始了他最重要的創業之旅——創立絕味鴨脖。
他為什么要從一家制藥公司跨界去賣鴨脖?據說,戴文軍每次從家鄉武漢回到株洲,都會帶一些武漢鴨脖子給同事朋友吃,吃的人都贊不絕口,看到武漢鴨脖在湖南也如此火爆,戴文軍嗅到了商機,決心進軍鴨脖市場。
對于戴文軍是如何得到制作鴨脖鹵味的秘方,也眾說紛紜,據說戴文軍在開店前曾在一家周黑鴨店工作,從此“半工半讀”,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和改良,形成了絕味鴨脖最早的老湯配方。
也有人說,戴文軍遇到了一個在武漢賣鹵味鴨脖的溫州老板,他看他的生意很好,經過軟硬浸泡后,他成功招攬了他的技術,并遵循了他的腌料配方。
第一家絕味店
憑借鹵水生產的核心技術,2005年4月,戴文軍與一群朋友合作,在長沙開設了主打鴨貨的第一家“絕味鴨脖”店,當時周黑鴨已經在武漢成功落地生根,但還沒有擴展到湖南。長沙鹵味市場的空白,讓新創的絕味鴨脖得以快速發展。
開店初期,戴文軍早年的銷售經驗再次派上用場,發傳單、推送免費試吃、優惠打折等促銷活動,他并沒有失去那個時代所有流行的銷售方式,憑借嫻熟的營銷手段和出色的制作,絕味鴨脖迅速積累了人氣和銷量,每天店外都排起了長隊,不久之后,絕味鴨脖店開始盈利。
食品企業的高定位
戴文軍等創始合伙人大多來自大企業,創業目標相對較高,從一開始,絕味鴨脖的定位就不再是一家小店,而是成為一家大型的食品公司和食品品牌。
據說,戴文軍曾到長沙附近的鹵水加工廠“偷師”,了解鹵水車間所需的工藝、機械、布局等,伴隨著絕味鴨脖開業以來客流火爆、銷量暴增,絕味鴨脖的生產廠房也提前投產。
從成立之初,絕味就超越了夫妻店的經營,從前店后廠的零售業模式起步。
短短的時間,絕味鴨脖在長沙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越來越多的門店開張,秉承做大做強品牌的理念,絕味鴨脖不斷推出連鎖加盟,在全國開設加盟店,開啟輻射全國的擴張模式。
2、從加盟品牌到上市公司
讓消費者盡快接受一個新品牌,打開自己的市場邊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商業模式上下功夫。
戴文軍和他的團隊,為了快速趕超競爭對手,絕味選擇了一套“極限擴張”的打法,并全面開發了特許經營模式。
絕味內部的產業鏈配置也完美契合了這一目標,建立了“大后臺、小店”的運營模式。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絕味率先脫穎而出,實現了快速增長的目標,門店數量和收入規模很快就超過了對特許經營較為保守的周黑鴨。
在門店擴張的快車道上,絕味一直在全力以赴,到2005年底,絕味有61家門店,主要分布在湖南;到第二年,在江西和深圳開設分店,門店數上百家。2007年至2011年,年均門店數量增加700多家,至2011年底,絕味鴨脖全國連鎖門店數量達到近3700家。
隨著成交量和人氣的不斷攀升,伴隨著資本市場發出的橄欖枝,2011年,絕味鴨脖先后完成股權結構調整和股權融資,增資至7000萬元。隨后,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別通過了兩次增資。2017年3月17日,絕味食品在A股市場成功上市,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絕味從本土食品品牌發展到上市公司,歷時十余年,那個時期基本上是平穩繁榮的,上市后,絕味成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各方面的發展都走上了更加順暢的快車道。
3、鹵味巨頭的興衰
借助融資和上市的力量,絕味投入大量募集資金,擴大產能和門店。2013年到2020年,絕味年產量從7萬多噸上升到12.7萬噸,門店數量從5700多家增加到1.2萬多家。
不過,經過多年的向上發展,絕味近年來也面臨不少結構性問題,盡管人們普遍預計休閑鹵味市場將繼續增長,但對于絕味鴨脖業務的增長極限存在不同看法。據業內人士透露,絕味將加盟店的數量限制在2萬家,而目前的門店數量剛好超過1.2萬家,剛剛超過一半。理論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盈利方面,受疫情影響,絕味自2020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凈利潤負增長,凈利潤較2019年下降約12個百分點,人們難免對絕味在鹵味市場的進一步大規模發展產生懷疑。
絕味無疑對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前景充滿信心。2020年疫情影響下,絕味仍在逆勢擴張,凈增1445家門店,增速甚至超過2018年和2019年,進一步擴大了與鹵味各大品牌的門店數量優勢。
回顧過去16年的發展歷程,從2005年開始創業,到如今市值百億、門店數萬家,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絕味的運營依然有優點很多,值得以后借鑒。
絕味的三駕馬車?
鴨脖鴨貨,取鴨肉輔料件,用老香料湯腌制,加入老豆干辣椒等調味料,以濃郁的麻辣味為基調,味道很容易為全國各地所接受。人們通常將這種食物作為零食或配菜,消費場景非常廣泛。應該說,鴨脖鴨貨天生攜帶方便,容易跑來跑去??梢?,絕味在創立之初的快速擴張戰略是非常有見地的。
具體來說,2005年絕味鴨脖開始研發的時候,擺在它面前的主要有兩類競爭對手。一種是以泡椒、雞爪為代表的包裝雞、鴨子副食品,在一線城市到十八線縣的商店貨架上都能看到。另一個是以周黑鴨為代表的門店品牌,這些門店品牌在各自的區域內普遍具有良好的市場基礎,行業相對成熟。標準化的過程要么是在消費者心中擁有良好的口碑。
絕味鴨脖要想在商業模式中避開這兩個阻力,就必須要進行比賽。
絕味的策略是:一方面要多元化產品,避免與包裝產品的直接競爭;另一方面,門店數量迅速超越其他門店品牌,迅速提升市場份額和市場滲透率。
絕味實現這兩個目標的方法,恰恰是“大后臺、小店”的運營配置——產能集中在后臺,利用門店的低成本優勢,快速開店。為了讓既定的運營模式跑起來,絕味在商業鏈上打造了三駕馬車:穩定強大的后臺、低成本的終端店、恰到好處的品牌營銷。
1、動力核心-大后端
充足的產能是支撐絕味業務鏈高速運轉的基礎,而這一切都依賴于大后端。為了保鮮、節省物流成本,絕味鴨脖采用陸上生產模式。在進入新的市場區域之前,絕味將在當地設立子公司,并建立由子公司管理的生產基地和供應鏈,以確保開業后產能順暢。這是絕味堅持的“一個區域市場、一個生產基地、一條冷鏈配送鏈”的生產經營模式,也是絕味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核心優勢之一。
在快速擴張的初期,絕味相當一部分產能來自市場區域的本地OEM加工基地。不過,絕味一直把建設自己的工廠作為一個長期的戰略目標。
根據2017年絕味招股書,當年募集的8億元資金中,7億元以上用于在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建設生產基地,產能每年增加9.4萬噸。2019年,絕味又發行10億元債券,在天津、江蘇、山東等地建設生產基地,總產能每年增加10萬噸。
生產基地建立后,還需要相應的冷鏈物流,物流板塊是絕味領先于國內其他鹵味品牌的又一核心優勢,絕味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早期,絕味物流除了部分自有冷庫外,大多采用第三方物流系統,這也是為了快速進入新市場的一種妥協。但絕味的野心不止于此,2018年,絕味通過旗下網聚資本成立全資完善的供應鏈公司,絕味一方面自行投資建設新的物流設施和設備,另一方面整合各地區二、三線供應鏈企業的現有產能。目前擁有專業冷鏈物流車輛近2000輛,并建立了自己的倉儲運輸網絡。
在“原料-工廠”的上游階段,自有物流保障了絕味這邊的原料供應更加穩定。絕味的鴨養殖基地和原料供應商分布在內蒙古、山東、江蘇等地,山東擁有3萬噸級倉儲中心,絕味19個運營生產基地遍布全國各省,這些重要的物流節點需要有穩定的冷鏈連接。
在“產品-門店”下游階段,為保證當日送達,以生產基地為中心,產品冷鏈配送半徑基本保持在300-500公里以內,終端門店每天在ERP系統上報次日訂單數量后,中央系統調配庫存和產能,就近派送當日發貨,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提高了物流效率。
完善的物流體系,讓絕味能夠在周黑鴨邊無法觸及的三四線城市下沉大量門店,實施“農村環繞城市”戰略,不僅實現了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反超,而且穩定了份額,居于領先地位。
2、銷售終端-小店
絕味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向專賣店銷售原材料,到2020年,加盟店批發收入將占到絕味總營業收入的87.15%。可以說,加盟店作為產品銷售和觸達消費者的終端,是絕味系統中最重要的模塊之一,加盟商的管理是絕味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絕味的加盟店多為社區店,依托強大的后端供應鏈體系,這些社區店在選址和定位上非常靈活。它們可以是一線城市商圈的核心門店,也可以是下沉市場的普通網點,但他們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成本低,周轉率高”,這也是絕味門店的核心競爭力。
絕味的專賣店都是直接從品牌現貨購買,沒有在店內加工。這大大降低了店鋪的面積要求,同時也節省了人工成本。因此,加盟商創業的資金準入門檻并不高。
絕味鴨脖店的員工人數一般在2~3人左右,店鋪面積多在15~20平方米左右。這樣一來,開店的裝修費用、租金押金等費用也相應降低了。據相關測算,一家絕味加盟店的啟動資金在15萬到25萬元左右,具有很好的低成本優勢。
店面雖小,但收入不低。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絕味門店月均坪效達到4萬元以上,年均營收超過40萬元。雖然不及周黑鴨直營模式下的高效率水平,但已經超越了餐飲行業的許多其他品類和品牌。
如果考慮到前期投入少、回收期短的優勢,那么絕味在門店效率上的優勢可以說是不錯的。這種“低成本、高周轉”的單店模式對加盟商頗具吸引力,憑借單店模式的獨特優勢,絕味在加盟市場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優勢,后續的快速擴張將是順理成章的事。
在積累了大量加盟店之后,加盟商管理模式成為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方面。
絕味成立初期,專注于跑馬圈地的擴張戰略。為了快速擴張門店,它還采用了“飽和開店”策略。后來,絕味開始改變策略。2013年前后,為了更好的管理加盟商,絕味成立了加盟商委員會。同年,絕味成功實施了“關低效率、開高效率”的門店調整策略,關閉了部分效率較低的加盟店,并重新尋找合適的區域開店,以提高效率。
這樣,絕味才能更好地盤活現有門店,保證加盟店的存活率。
3、緊跟潮流——品牌營銷策略
品牌營銷作為三駕馬車的第三個驅動力,也是絕味快速打開市場的重要抓手。
絕味產品在營銷市場的定位一直是草根、年輕。
在個人移動終端還沒有今天這么流行的早期,絕味集中使用了事件營銷,2014年世界杯,絕味推出了“鴨脖+啤酒”的“球迷套裝”,完美契合了球迷在看球場景中的消費需求,成功將絕味的品牌形象與體育、娛樂結合起來。
事實證明,絕味的世界杯營銷是相當成功的,整個世界杯期間,絕味的“球迷服”銷量超過100萬套。同時絕味推出某信刮刮券活動,也為門店帶來了集中人流紅利。
這是絕味早期利用社交媒體進行立體營銷的一次絕妙嘗試之后,絕味還借助各種新上映的電影和電視劇,開展了許多火爆的營銷活動,反響也非常積極。
與互聯網話題的深度融合,也是絕味擅長的方向,代表之一是《一首忠誠的贊歌》。這是天涯論壇上的梗,調侃大街小巷里的絕味鴨脖、沙縣小吃等店鋪都是情報網點,絕味官方居然把這個梗搬進了自己的宣傳活動中,進一步點燃了絕味。
不過,絕味有時會翻車,2017年11月1日,絕味在官方旗艦店上傳了“雙十一”宣傳,但這張海報引起軒然大波。這張海報的內容被認為充滿了對女性的性暗示和侮辱性內容,被稱為“有色營銷”。隨后幾天,雖然官方提出要求并道歉,但在官方公眾號上發了一條“我就是玉獸”的推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經過這次翻天覆地的變化,絕味的營銷規模已經相當標準了,雖然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依然密集活躍,但幾乎沒有看到任何大膽的搗亂企圖。 “帶?!蹦芰Φ南陆?,也意味著絕味這幾年在營銷推廣上的表現相當平庸。
可以說,在品牌營銷方面,在快速擴張的初期,絕味有很多亮點;而在近幾年保持穩定發展的階段,絕味還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大企業在各方面的優勢,保持相當的差距。
鹵味巨人的新征程?
絕味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成為市值超過400億的上市公司,無疑是成功的。但是,隨著品牌和公司的不斷發展,確實遇到了很多瓶頸。
1、休閑小吃賽道各路大佬已進入游戲
縱觀絕味近年所處的市場環境,可以看出,其周邊的競爭者更多。
有業內人士表示,鴨脖行業真正的競爭是品牌競爭。絕味的品牌價值建立在其強大的品牌建設能力和生產能力+冷鏈工程的基礎上?;氐疆a品本身,它沒有太深的護城河。
鹵味賽道上,鹵味品牌群雄逐鹿,競爭異常激烈。這些年堅持直營的周黑鴨,2020年將開設加盟店和單店加盟店,有意加快門店擴張步伐。紫燕百味雞這幾年一直很搶眼,最近又準備搶A股市場。在本土區域市場,集中在區域運營的九多肉多、久久丫、留夫鴨等品牌,也在下沉市場上悄悄與絕味競爭。
以盛香亭新熱鹵水為代表的熱鹵新品牌開始攻城略地;而近年火爆的檸檬雞爪等熱門單品,也在通過電商等渠道擠壓傳統鴨肉市場。
可以看出,無論是從鹵味、鴨產品的角度,還是從休閑零食賽道的角度來看,絕味都面臨著眾多競爭對手的挑戰。大型、多產品線的絕味如何應對鹵味品類眾多強者的競爭,考驗著絕味的商業智慧。
2、大規模危機?
從市場份額和門店數量來看,絕味成功將自身實力和實力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穩居國內休閑鹵味品牌榜首。但在其最大的規模下,也存在不少問題。
營收增速放緩,過度依賴線下
依托“大后臺小店”的優勢,絕味成功降低了上下游各方面的成本,這是其立足和擴張的基礎。但隨著近年門店數量持續上升,毛利率開始小幅下滑。2017年至2020年,絕味主營業務毛利率從35%以上的峰值下降至33%左右。近年來,門店數量的持續增加并沒有為覺味帶來毛利率的進一步增長。
事實上,對比歷年的年報,可以看出,絕味加盟店的平均訂單量也在逐年下降。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它的單店銷售能力是否在下降。
與此同時,外界對絕味的收入結構也存在諸多猜測。絕味雖然擅長通過線上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但其銷量卻出人意料地嚴重依賴線下消費。其線上收入實際上僅占其總收入的0.74%,遠低于周黑鴨8%的電商收入,這確實令人擔憂,絕味的主要收入結構過于單一。
絕味專注于生鮮銷售的發展,其包裝保鮮產品線及相關技術一直是其相對短板,使其在網上銷售中處于競爭劣勢。可想而知,在去年疫情的影響下,以門店銷售為主的收入結構,著實讓絕味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食品安全問題長期困擾絕味
絕味主打生鮮,是一大特色。不過,在全國不同級別的門店銷售生鮮,對于絕味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事實上,自絕味大規模擴張以來,似乎一直無法擺脫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困擾。不同時期,絕味鴨脖產品吃異物的新聞屢見不鮮,因大腸桿菌超標導致食物中毒的案例也屢見報端。 2013年,絕味廣東子公司生產的產品經廣州市工商局檢測菌落超標。2015年,絕味江西生產基地被當地媒體曝出違規經營等亂象。直到去年9月,才發現絕味的小龍蝦丸吃出活蟲子。
當然,絕味本身也清楚地認識到食品安全風險對品牌的影響。絕味在歷年年報中強調,已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通過ERP和CSC系統,監控生產基地和門店的當日配送和銷售量,防止逾期銷售。產品的狀況。
但是,由于絕味專賣店數量過多,實現統一的質量控制仍然非常困難。
事實上,食品安全是絕味整個商業模式鏈中的一大結構性風險痛點。在“大后臺+小店”模式下,通過全國相對獨立的子公司進行生產是第一大風險。通過生鮮銷售獲取差異化優勢,帶來保鮮方面的挑戰,是第二大風險。
說到終端門店,由于門店的小經營特點,且加盟商是獨立個體,在維護品牌利益和自身短期利益的衡量上往往偏向后者。如果造成食品安全問題,損害無疑會傳導回品牌方,這是第三個風險。
因此,食品安全是絕味所有環節中風險最大的部分,也是最難控制的環節,因為絕味的發展就是基于這種模式。
3、餐飲生態的轉型與深耕
為了應對當前的風險和挑戰,絕味也開始了一系列結構轉型升級。正如它從成立之初就沒有打算僅僅做一家餐飲店一樣,絕味已經開始布局餐飲生態。
多年來,絕味依托自身的采購規模優勢,在上游鴨原料市場擁有巨大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絕味通過旗下投資公司,逐步投資原料市場,在內蒙古等地投資建設活鴨養殖場,在四川投資醬料廠,甚至在華南地區成立了小龍蝦產業基金投資水產養殖。
在其他餐飲市場,絕味前期投資了幸福西餅和和府撈面這兩個當紅新星。后來又投資了滿貫食品、顏家食品等多家連鎖鹵味食品品牌。除了餐飲,絕味還在冷鏈物流領域進行了多項投資。最值得一提的是,絕味還參與了全國多家投資公司,主要從事餐飲領域的投資活動。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絕味已經升級了自己的維度,滲透到餐飲行業的各個領域。
如今的絕味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食品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升級為生態餐飲企業,在打造自己的餐飲生態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歷經十余年,從一個單一的店面,成長為擁有如此龐大體量的民族品牌。更難得的是,在市場發生了變化之后,絕味能在鹵味市場本身和業務大方向上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保持自身的發展勢頭和潛力,也是非常難得的。
隨著絕味在餐飲生態布局的逐步發展,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拓展空間。隨著鹵味賽道的競爭日趨激烈,絕味必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如何克服這些挑戰,讓絕味的巨輪始終在快車道上航行,也是絕味未來永遠面臨的問題。
往期精選回顧:
鹵味“F4”即將成團,紫燕百味雞A股上市又近了一步
繼麻辣之后,番茄味才是下一個口味之王?
孩子意味著商機,賺小孩子錢的項目,隨便一個都不錯
本文來源于紅餐品牌研究院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