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0年,冰島老寨7棵茶王樹的一年采摘權,就拍出了99萬元人民幣的天價!一棵樹摘多少鮮葉?做成茶青才有多少斤?一餅冰島純料又能賣到多少錢?一騎絕塵的價格,再次讓冰島普洱茶站在了風口浪尖上!然而如果放眼到近十年前,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一
2020年,冰島老寨7棵茶王樹的一年采摘權,就拍出了99萬元人民幣的天價!
一棵樹摘多少鮮葉?做成茶青才有多少斤?一餅冰島純料又能賣到多少錢?
一騎絕塵的價格,再次讓冰島普洱茶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然而如果放眼到近十年前,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一餅09年的冰島純料普洱茶,歷經十年的轉化,市場價不過2000元!
為什么新茶比老茶還要貴?這種荒誕的價格倒掛關系是如何形成的?
那今天曉松就來直擊市場怪象第一線——新茶老茶價格長期倒掛!
茶廠管控新茶價格
不知道各位茶友有沒有發現,現在一些大茶廠,都在力推線上銷售,
比如大益19年秋季,就在天貓旗艦店發布了新品“滄海”系列,并迅速成為了爆款。
這種新興的銷售模式,對于整個渠道體系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畢竟線上幾乎是廠家直銷,可以用薄利多銷的割肉方式,打造一類爆款,進而刺激其他茶葉銷量。
而廣大的線下傳統經銷商,是沒有這么大的魄力去照搬這種模式的,
因此很容易顧此失彼,為了平衡二者,廠家會給新茶設置一個溢價程度相當高的指導價。
而且茶廠每年的銷售額都是有一定指標的,而新茶就往往是支撐起總銷量的關鍵角色,
是廠家推廣的重中之重,會不惜動用各種手段為其造勢。
比如日本東京的第六屆國際茶文化交流展會上,1801 千羽孔雀的華麗初登場;
再比如17年的大益軒轅號,更是沉淀了十幾年才出世,拉滿了世人的眼球。
而新茶剛上市時,不管品質如何,市場也是要聚焦一段時間的。
茶廠的著力造勢,市場的聚集焦點,二者都是新茶價位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當然這里舉例用的是D益的案例,里邊還有個很關鍵要素金融要素也要考慮)。
這時有茶友可能就會問了:為什么廠家對新茶價格嚴防死守,卻不嚴格管控老茶的價格?
那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不是廠家不想管,而是廠家無能為力。
新茶是茶廠把控下線的重要手段,如果經銷商不聽話,茶廠就可以不給他配貨。
但老茶在市場已經沉浮了很久,已經脫離茶廠的掌控。
茶商手里的老茶存貨,如果直接按那么高的指導價售賣,根本賣不動。
市場供求關系失衡
從近幾年的宏觀市場來看,普洱茶每年能供應給市場的產量數以萬計,
但如果要和六大茶類總產量相比,就是大巫見小巫了。
有知名茶企負責人,就曾透露出一組數據,
普洱茶產量在六大茶類中的比重,只能占到8%左右。
但其市場份額和收藏比例卻達到14%~16%,而且市場份額還在逐年增長中。
產量只有市場的一半,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普洱新茶流通到市場,就被迅速消化(品飲+收藏),市場供求關系的失衡,就是造成新茶和中期茶價格倒掛的主要原因。
中間環節成本不斷疊加
成本增加,通貨膨脹,是新茶價格上漲的客觀因素之一。
采摘成本、制茶成本、運輸成本、包裝成本等等,
君不見各種茶博會、茶貿會、專家交流會,
某位國畫大師為包裝繪制插畫,與茶廠推出聯名款茶葉等等。
雖然每種的花費都不多,但林林總總的成本累計起來,其實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更別說之前幾乎沒有,現在卻占了開支大頭的廣告營銷費用,這些錢最終都要計入成本的。
而老茶剛誕生的時候,普洱茶本就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圈子,
你打廣告都不知道能買給誰,消費群體相對固定,成本自然比較低。
資本入場造就風口
關注投資領域的茶友,應該能察覺到普洱茶投資市場的暗流涌動,
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通過分析中國普洱茶市場現狀、普洱茶產業鏈、
及普洱茶典型企業,來洞察和預測普洱茶市場發展的趨勢。
而在當年整個茶行業的最大并購案,就是國內的大型投資集團佳兆業,
收購了興海茶廠,正式發出進軍茶行業的信號。
而小罐茶也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當年杜國楹跨界創立小罐茶時,
國內茶行業都是一片嘩然,但當年備受質疑的小罐茶,在18年的銷售額高達20億元!
而杜國楹也曾透露,從“背背佳”到“好記星”,再到“8848”,
雖然自己之前都是按照創業-賣掉-再創業的固定套路,
但小罐茶所占據的高端茶賽道,絕非之前的電子產品可比擬。
也就是說,跨界轉行的小罐茶,在銷售層面的成功,
能為其他資本的入場提供范本和參考,而這對整個茶行業的影響,都是十分深遠的。
而茶葉品牌方的資金充裕,必然會造成源頭的茶葉原料上漲。
古樹茶品質回歸價格
在零三年,整個普洱茶行業名聲不顯,
現在的冰島名寨,當時就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寨子,里面的村民連生活都非常拮據。
03至07年這一時期,普洱茶的品飲價值,才慢慢被一些港臺資本挖掘出來。
雖然這些資本都是追著利潤才投資普洱茶行業的,但從客觀上來說,他們也帶富了一方茶農。
09年以后,名山古樹茶時代到來,集結了整個行業的力量,才有了班章冰島的龍頭地位,古樹茶新料頻頻拍出高價。
時至今日,古樹茶的品飲價值、收藏價值已經完全被市場所發掘出來,
雖然有炒作的成分,但更多的其實是,古樹普洱茶的品質價值,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老茶市場交易門檻較高
老茶的交易風險大,一直困擾著很多新入門不久的茶友,
每次開箱驗貨時,都跟打仗一樣,要打起十分精神,生怕漏了哪個細節。
包裝紙上滿是茶油、綿紙被茶蟲咬得像一張破布,
有時碰到一些態度蠻橫的賣家,還不樂意讓你驗貨,買茶都得窩一肚子火。
買來之后心也不能完全放下,生怕驗貨時哪個細節沒注意,
導致藏個幾年后拿出來賣時,茶品已經面目全非...
而新茶就相對省心一些了,首先剛出廠的制式茶外觀就會好很多,
驗貨時只需要品一下樣板即可,而且因為是剛出廠沒多久,所以也不用擔心倉儲問題。
新茶生產技術升級換代
雖然技術更新在客觀上提高了新茶價格,但這其實是價值提升的一種表現,
得益于新的拼配技術,和更加成熟的炒茶手法,一些新茶的口感明顯增強,后期轉化效果也會更好。
早些時期的普洱茶生產車間會出現衛生情況不達標,
但隨著靜電除塵等科技的出現,新茶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證。
這些新技術增加了研發成本,對新茶價格提高也有一定影響。
新茶老茶價格倒掛,是特殊的歷史原因緣故,也是普洱行業興起的造物。
也許,老茶也不是一直都比新茶便宜。這幾年老茶價格也是逐漸上漲,而且隨著消耗,品質好的老茶也是越來越少。
如果有需要,可以免.費.為.你鑒定真假茶!
關注【曉松說茶】,帶你了解更多普洱茶。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