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人在問,為什么市場詢價是工程造價的BUG呢?不知道你對工料機占比有沒有研究,根據我多年的分析,材料費在工料機費用中的比重最大,基本都在70%上下浮動。而材料費是材料消耗量與材料單價相乘,所以說材料的詢價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1、
很多人在問,為什么市場詢價是工程造價的BUG呢?
不知道你對工料機占比有沒有研究,根據我多年的分析,材料費在工料機費用中的比重最大,基本都在70%上下浮動。
而材料費是材料消耗量與材料單價相乘,所以說材料的詢價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1、什么是市場詢價
詢價通常是指買方向賣方詢問價格,不僅有材料詢價,還有工藝詢價(全費用單價)。
工程造價中的市場詢價是在造價編制或投標報價過程中,為合理確定和控制投資,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相對合理的價格信息的過程。
造價人員通常會采取電話詢價、上網查詢(包括專業網站)、廠家報價等方式達到獲取價格信息的目的。
2、市場詢價有什么困難?
(1)人為因素影響大
1)雖然造價人員對各個專業都略有了解,但畢竟不夠專業,尤其涉及到詢價時,通常情況下廠家或施工企業會問具體的技術參數、設計要求等非常專業的內容,如果我們提的不夠全或者不夠準確,那么很多價格的出入就會比較大。
比如在鋼橋面鋪裝中比較熱門的UHPC(超高韌性混凝土),你知道它的價格是多少嗎?
給你看個詢價網站提供的參考價格。每方單價為10000元/m2左右;每m2單價為2000元/m2左右(厚度才2cm),是不是差異巨大?
其實價格本質并沒有差異。UHPC橋面鋪裝可不僅只有混凝土還包括里面的鋼筋以及型鋼。
按m3提供的單價單指混凝土價格;而按m2提供的單價是指UHPC橋面鋪裝的綜合價格。
如果你對工藝不了解,詢價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呢?
2)即便你對工藝、材料已經很了解,由于設計說明中通常只會對材料的作用、質量、功能、參數等提出要求,至于選擇什么品牌,這是不允許出現在文件中。
材料、設備的品牌不同、檔次水平不同,其價格往往差異很大。
在進行詢價的過程中,造價人員無法窮舉所有廠商、品牌,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從中隨意選擇一些熟悉的廠家進行詢價,可想而知,詢價結果在一開始選定時就受到個人的影響,也就無法真正做到合理。
上圖同樣一個地區的詢價結果都能差出數量級了。
(2)價格水分參差不齊
對于造價人員而言,所謂的市場詢價大多數情況僅僅是詢價,無論是通過網絡、電話還是業務合作等渠道,詢價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造價編制要求。
簡而言之,市場詢價只詢不買。
而廠商通常會留有余地,口頭報價比真正采購的價格要高。
價格不僅與時間有關,而且與數量、運輸條件密切相關,所以我們詢價得到的僅僅是參考,與實際有很大出入。
廠商提供的價格有多大的水分、可信度和真實性有多大呢,這里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3)價格來源依據不足
在造價編制過程中,為使得造價成果更具合理性和可查性,在詢價過程中通常會發詢價函給廠商以求得對方提供可供查詢或參考的報價單。
在設計或投標階段的造價編制中,距采購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負責的廠家往往會先了解項目情況、材料設備使用要求,而我們往往又無法提供詳細內容,這時候廠家要么不回函、要么回函報價周期長,給我們帶來很大不便。
當然如果是EPC項目中標后,編制施工圖預算則要方便很多,通常情況下,廠商還是很樂意給我們提供報價單的。
3、市場詢價的應用難題
不同廠家報價差異很大,通常情況下,同一種材料、工藝至少要詢三家。
如果我們詢到價格了,怎么用呢?
目前有這么幾種方法:取平均值、中間值和最小值。
比如在做鋼結構橋梁時,鋼箱梁通常是成品價格。
我們通過某詢價網站詢價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差異很大。
那么就有三種結果:平均值10197元/t、中間值10340元/t、最小值8727元/t。
可以看出來,選擇不同的結果差異很大。
而近些年來,在全國各地做項目時,審批部門、咨詢單位、審計部門對價格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他們認為只要有詢價單,確定的價格就是合理,殊不知,這樣看似合理的處理方式,其中的漏洞也很多.
要應付這些部門審查,其實只要多詢廠家、選擇合適的價格就足以,你說這是不是一大BUG?
4、如何解決呢?
市場詢價作為工程造價行業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如何做才更加合理呢?
根據工作經驗,我建議采取以下方式:
雖然也是詢價,但價格更為有理有據,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編制地區的價格信息是我們選用的第一選擇
雖然在地方價格信息說明中都明確表示為參考價格,但最起碼是官方的,大家都承認的。有的時候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不合理性,但作為總體來說作為我們的使用依據大家還是比較認可的。
(2)借用相鄰省市發布的材料價格信息
不同省市材料價格搜集的渠道不同,如果遇到無法獲取的價格或者新材料,在其他省市中尋找,說不定能找到呦。
目前公路價格信息中云南、河北、青海應該算是比較全的,我搜集整個了一個特殊材料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市政建筑價格上海相對來說比較全。
(3)定額基價、定額測定價
如果定額基價中有相關的價格,我們又沒有找到合適的詢價,就可以不調整定額基價。
目前廣聯達軟件中自帶了專業測定價也是我們常用的參考依據。
(4)市場詢價
因為市場詢價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結果太不穩定,不同時期的價格差異大。所以我一直將其作為載入價格的最后手段。
其實,無論是哪種方法,也只能確保造價盡量的合理準確,以便各種審查時有理有據,至于能否說服對方就需要看其他因素了。
對于市場詢價在工程造價中的地位,以及你又是如何操作的,歡迎留言討論。
下一講我們來聊工程造價的另一BUG——常規經驗,敬請關注和期待。
高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