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推薦:斬首約有165萬級的白起,究竟是神是魔?文/蘆艷麗(芡實的葉子就是一種美)【作者簡介】蘆艷麗,網名麗人,內蒙古赤峰市人,喜歡詩詞,書法。筆墨怡心安雅靜,詩詞邀我任遨翔。詩詞作品在網絡平臺及內蒙古詩詞學會微信平臺,新悅詩會微信平臺,《赤
推薦:斬首約有165萬級的白起,究竟是神是魔?
文/蘆艷麗
(芡實的葉子就是一種美)
【作者簡介】蘆艷麗,網名麗人,內蒙古赤峰市人,喜歡詩詞,書法。筆墨怡心安雅靜,詩詞邀我任遨翔。詩詞作品在網絡平臺及內蒙古詩詞學會微信平臺,新悅詩會微信平臺,《赤峰詩詞》《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點贊》《商韻儒風》發表。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這種花,能不驚艷?)
春天是一個繽紛而神秘的季節,絲絲楊柳蕩起心情,我帶著好奇來到甲天下杭州湘湖。湘湖被譽為西湖的姊妹湖,古代很多名人在這里留有不朽的詩文。
明代詩人楊周歌曰: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原來長這樣,很美吧?)
湘湖有一種安靜之美,來到這里有一種踏入瑤池的感覺,不僅使我想起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連年戰亂,湘湖無人治理,湖下淤泥堆積,湖上水草瘋長,這個時候又發生水災,大水過后,湘湖成了魚鱉之地,百姓難捱這荒涼的秋天,分分外出逃荒求生,湖邊有一個年輕的寡婦,名叫纖纖,她賢惠,孝順,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婆婆病了很久,躺著床上,兒子只有四歲,婆婆也不能走,她只好三個人在這里度日,每天挖野菜,撿田螺。可是這些養人很難,兒子已經是皮包骨了,婆婆更是一日不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這湖上幾乎沒有能吃的東西了。
有一天,下起綿綿細雨,兒子餓的哭不動了,婆婆呻吟的微弱的可憐,纖纖只能提著籃子冒雨到湖灘尋找食物,幾根野慈菇草在風中搖曳,纖纖高興的撲上前去,挖顆慈菇草本來是小事一樁,饑餓的纖纖力不從心看見一顆一顆的慈菇草,想想兒子和婆婆能有吃的了,咬牙挖著,突然一只兔子竄出來,她看見兔子瘦的,眼睛沒有了神采,看著纖纖,又嗅了嗅慈菇草,伸出爪子幫纖纖一起挖,這時人和兔子都已經全身是泥了,正當纖纖提起籃子時,這只兔子跪下了,兩眼發出祈求的光。
(采收)
見此情景,纖纖嘆了口氣說:兔子呀兔子,你幫我挖了慈菇我不會傷害你的,你走吧,兔子不走,向她點頭示意叫她跟著它走。
纖纖有些遲疑,還是跟著它后面,來到一個草叢,兔子扒開草,露出一個洞穴,洞里有兩個小兔子,也餓的奄奄一息了。纖纖被感動了,伸手把兩只小兔子抱在懷里,告訴大兔子說:走吧,我們一起捱饑荒吧。
(采收的新鮮芡實,不太好看,不急,請往下看。)
就這樣,纖纖的三口之家變成六口,生活更是艱難了。纖纖支持不住微弱的身體病倒了,迷糊中,她聽到悉悉索索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大兔子渾身濕淋淋,守著幾顆圓形帶刺黑色的果子。
這種果子湘湖淺灘上常見到,可它嚇人的樣子,誰也不敢碰它,一直都是自生自滅。今天兔子銜來它干啥?兔子看她醒來,馬上引來小兔子,它咬開刺果,顧不得滿嘴的血將白色的果肉分給小兔吃,一家三口就這么津津有味地吃著。纖纖看得希奇,也伸手拿起一只來吃那味道竟甜滋滋的,還有一股淡淡的香。知道這種果子可以食用,纖纖精神大振她掙扎著起了身,讓兔子帶路來到湖灘,下到水中,撈了一籃子回來,想不到這種外觀丑陋的果子,去刺剝皮煮熟以后味道極好,兒子吃了會滿地跑了,婆婆吃了也精神見好。從此,這果子成了這一家六口的主食,熬過了長長的饑荒期。
(剝開,珠圓玉潤啊。)
轉眼春天來臨,外出逃荒的人陸續回來了,他們看到纖纖一家不但沒有餓死,而且氣色極好,還養了三只兔子,連那個病婆婆也支撐著起了床。纖纖拿出刺果回答了大家的疑問。于是刺果一時成了搶手的食物,因為是纖纖發現的,人們叫它“芡(纖)實”。
據說纖纖的善良和孝心感動的上天,嫦娥的玉兔下凡賜予湘湖的美景和仙丹芡實。
講完一個故事我感慨的說:親情,友情,愛情,似乎令人羨慕的只有愛情,櫻花樹下的私語,湖邊牽手若彩蝶翩翩,那是人間至純之美的風景。
(再剝開,哎呀!)
我最為看重的是親情孝道,當今社會有很多孝與不孝的視頻,盡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古訓言: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曾說:“養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人生在世不要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芡實,中藥材,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芡實貌似一顆紫色珍珠光滑飽滿,上面還有一只白色的天眼,另外,芡實為觀葉植物。在中國式園林中,與荷花、睡蓮、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古藥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
《東坡雜記》云:
東坡巧食芡,細嚼華液咽。
固澀腎經首,補脾止瀉驗。
強志耳目聰,輕身與延年。
食用芡實能消渴,補腎,耳聰目明延年益壽。
宋代楊萬里有詩云:
江妃有決煮珍珠,菰飯牛酥軟不如。
手擎雞腮金五色,盤傾驪頜排千余。
夜光明月供朝嚼,水府靈官恐夕虛。
好與藍田食玉法,編歸辟谷赤松書。
(芡實塘一直是鳥兒的天堂)
《本草求真》云:“芡實如何補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惟其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泄瀉腹痛可治;惟其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陰,本有過于芡實,而芡實之澀,更有甚于山藥;且山藥兼補肺陰,而芡實則上于脾腎而不及于肺”
藥能醫病,孝能醫心。孝的內在精神已經滲透到炎黃子孫的血脈中,縱使暢游仙境,吃了仙食,盡孝,就如這春風……
(《本草》植物志之芡實:原來與一個叫纖纖的美麗寡婦有關)
推薦:
《本草》植物志之唐菖蒲: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
潘金蓮:婦道人道難兩全
歡迎訪問頭條號《悅讀圈》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金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