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其營養豐富、產量高、對環境適應能力強,與玉米、水稻、小麥、高粱并稱為“世界五大糧食作物”,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我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總產量最多的國家,在很多農村馬鈴薯是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很多人在種植馬鈴薯時會出現結薯少、個
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其營養豐富、產量高、對環境適應能力強,與玉米、水稻、小麥、高粱并稱為“世界五大糧食作物”,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
我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總產量最多的國家,在很多農村馬鈴薯是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很多人在種植馬鈴薯時會出現結薯少、個頭小的問題,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種植馬鈴薯的好方法,我已經用了多年,每次馬鈴薯都結得又多又大,效果真的挺好。
玉米芯也就是玉米脫粒剩余的棒子,在農村很常見,像我們經常使用的“木糖醇”就是通過玉米芯經水解后加工而成的。除此之外,玉米芯還可以用于農業種植,當我們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在土里放點玉米芯,馬鈴薯會長大又大又多,產量可以提高30%以上。
在種植馬鈴薯時,放置玉米芯有什么好處?
一、玉米芯可以加快種塊出苗,有利于苗齊
馬鈴薯的塊莖發芽的最低溫度為5℃,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5~18℃,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對應的出苗時間就越短。很多人在種植馬鈴薯時為了提早上市,都會選擇早播,最終因土壤溫度過低而導致幼芽生長緩慢。
而在土壤中放入玉米芯,可以在“初期”明顯地增加土壤的溫度(草木灰也可以提高土溫),有利于馬鈴薯提前出苗,且出苗會更加齊。
馬鈴薯塊莖有冷休眠機制,如果貯藏的種薯保存時溫度過低,在播種前我們可以把種薯移到溫暖的地方進行曬種,這樣播種后出苗速度更快。切塊時單塊重量控制在30~50克,并確保每一個種塊至少含有一個“芽眼”。
特別注意:如果播種時土壤過于干燥,我們可以把玉米芯用水浸泡12小時后再埋入土壤,玉米芯就會為種塊的萌發持續提供水分,幼苗會長得更加健壯。
二、玉米芯能為馬鈴薯生長創造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會顯著提高
馬鈴薯是一種喜冷涼的作物,地下塊莖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6~18℃,當溫度高于25℃時塊莖會停止生長,因此在馬鈴薯的生長期,我們應盡量創造涼爽的土壤環境。
玉米芯吸水性很強,當土壤過于潮濕時會吸收多余的水分,而當土壤過于干燥時又會釋放出所吸收的水分,會使土壤總體保持在一個比較涼爽的狀態,有利于地下塊莖的膨大。
玉米芯就像一個海綿寶寶,調節土壤濕度的能力很強,非常有利于保墑,能維持土壤適宜的水分,馬鈴薯的抗旱性、抗澇性都會大大增加。
三、玉米芯能增加土壤養分
玉米芯本身含有多糖、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以及各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在玉米芯緩慢腐爛的過程中會被馬鈴薯植株吸收,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有經驗的老農,會把玉米芯用腐熟的人糞尿浸泡24小時后再施入馬鈴薯種植溝,玉米芯吸收了糞水養分含量會顯著提升。此外,玉米芯用糞水浸泡后腐爛的速度會更快,里面的營養物質會很快地釋放。
注意:很多人可能擔心玉米芯直接埋入土壤會引起馬鈴薯植株燒根,其實玉米芯相比糞肥在發酵的過程中釋放出來的熱量要低很多,這點熱量不足以引起馬鈴薯燒根;其次,玉米芯在土壤中會吸收多余的水分,這些水分會顯著削弱玉米芯發酵時產生的溫度;再次,玉米芯要大量堆積才會釋放出熱量,我們在種植馬鈴薯時,僅僅一個種塊放置一根玉米芯,且玉米芯和種塊保持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未腐熟的玉米芯引起植株燒根。
四、玉米芯能使土壤變得更加疏松透氣
馬鈴薯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我們應把馬鈴薯種植在土層深厚、結構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上,疏松透氣的土壤有利于地下塊莖的形成和生長。
而玉米芯能防止土壤板結,其在腐爛的過程中會增加土壤的縫隙,能顯著地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這樣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地下塊莖的充分膨大。
補充:危害馬鈴薯的地下害蟲有螻蟻、蠐螬、地老虎等,如果土壤中的地下害蟲比較多,那么我們可以把玉米芯放置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中浸泡8小時,然后在隨著種塊一起埋入土中,可以有效的殺滅土壤中的地下害蟲,馬鈴薯的表皮會更加光滑。
總結,小小的玉米芯在種植馬鈴薯有很大好處,能防止土壤板結、能蓄水保墑、能增加土壤肥力,可以創造適宜塊莖膨大所需的涼爽土壤環境,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很有幫助。
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