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作為基建狂魔,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挑戰極限”,在這個挑戰的歷史當中有五條道路脫穎而出,被譽為全國最難修建的路。它們有的耗時長,修了半個世紀;有的耗資多,總花費近三百億。中國基建狂魔那么,你知道這五條路分別是哪些嗎?沒錯,正是京新高速、雅康
中國作為基建狂魔,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挑戰極限”,在這個挑戰的歷史當中有五條道路脫穎而出,被譽為全國最難修建的路。它們有的耗時長,修了半個世紀;有的耗資多,總花費近三百億。
中國基建狂魔
那么,你知道這五條路分別是哪些嗎?沒錯,正是京新高速、雅康高速、汶馬高速、墨脫公路以及郭亮掛壁公路。可是這些公路為什么這么難修?修建它們的過程中遭遇了哪些苦難?它們如今都順利通車了嗎?為什么國家要費勁兒修這些公路?
接下來,就從這些公路的建造歷史說起,帶大家一起回顧,有關它們的“艱難造路史”,看一看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難修”。
最貴的路和造型最奇葩的路
正式介紹之前,大家可以先憑感覺猜猜這些公路當中,哪一條是修得最久的,哪一條是造價最高的,然后把“備選名單”記下來,看看是不是正如你們的猜想。
首先為大家揭曉的是花費近三百億的公路,它就是傳說中的京新高速,也可以叫G7國家高速公路。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來,它的主要任務是連通北京和烏魯木齊,所以該公路全長為2540千米,前后修建花費了近七年的時間。
那么,修這條路為啥花了這么多錢,并且還將其劃到了最難修的路之中呢?由于主要目的是連通北京和新疆,所以它的跨度就已經很大了,而更重要的是,它在這途中需要穿越不少沙漠。沙漠的環境有多惡劣就不用多說了,因此京新高速這么難修,就是因為有長達930公里的沙漠公路。
如何將大漠變通途?這是設計者需要考慮的事情。大家可能還不理解,沙漠修路有什么難點,下面就詳細聊聊。首先就是沙漠是會“移動”的,這也就是說把路修好以后,如果多來幾次沙塵暴,剛修好的路就會被流沙侵蝕,最終將其完全掩埋。那這不是白費功夫了嗎?總不能走到這一段后就停下來,等待公路維修部門來清理吧,這并不現實。
所以為了解決流沙侵蝕道路的問題,就需要設置“沙方格”。一些長度為兩米,寬度為20公分的沙土帶交叉安置在路基旁,形成了小方格,而小方格連綴在一起變成了防沙帶。
總工程師表示:
“沙土袋采用耐寒耐旱的材質,至少可以保持20 年。 根據風向,不同路段、 不同方向……防風沙帶距離比較寬,最寬有400米。 工程隊還在防風沙帶外圍設置了沙障和阻沙地。”
不過最花錢的地方還不是這里,而是因為修建途中,會占用到許多牧民的草場。所以為了能夠解決占地問題,國家給這些牧民發放了補償款,還和政府一起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從相關報道來看,施工方還幫助他們免費修建了不少設施。
可見,京新高速面臨的困難主要有跨度大、穿越沙漠等等,而之所以投資達到了近三百億,是因為不僅要修路,還要關注“路途中”的民生問題。相比之下,還有這樣一條路,年齡比京新高速大得多,造型也很奇特,而修建它的竟是當地的“人民”。
這條路名為郭亮掛壁公路,大家剛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可能覺得這完全不是公路的名字,怎么起得這么奇怪呢?實際上,這條公路的名字和它的建造者以及“造型”是息息相關的。
該公路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郭亮村,從圖片就能看出,它完全就是位于山腰上,看起來就像是“長空棧道”一樣,十分的壯觀!從外形就能看出,修建的過程肯定遇見的不少的困難,畢竟這么高感覺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事實上這條路始建于1972年,歷經五年完工。最重要的是它完全是由郭亮村村民自主修建的,沒有借助任何外界的力量。換句話說,郭亮掛壁公路完全稱得上是當地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很難想象他們是如何“手動”鑿出這條道路的。
目前這條道路一直在使用當中,而因為它的修建難度基本屬于“地獄級別”,所以也一度被評為“世界最險要的十條路”之一。并且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它被開發成了一個景點,引得無數人前來觀賞。
以上是最貴的公路和造型最奇特的公路,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其余的三條公路。看看它們又有怎樣的特殊之處。
修建歷程漫長而艱辛
相信大家已經等不及知曉到底是哪條路修建了半個世紀,所以就先來說說,這個從1961年開始籌備,直到2013年才通車的神秘公路。
這條公路正是墨脫公路,它位于西藏地區,連接著波密縣扎木鎮和墨脫縣城。在尚未修成之前,許多人都稱墨脫縣是最后一個沒有通路的縣城,所以國家才對其這么重視,耗時半個世紀都要將它修成。那么,墨脫公路的修建為什么拖延了這么久?在它的修建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困難呢?
墨脫公路的修建面臨著兩個困難,第一就是它的地質條件非常不穩定。而修路最怕的就是泥石流、滑坡、崩塌事件,再加上降雨的豐富,導致這里的泥石流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言不合就造訪。所以,整個修路的過程就這樣頻繁被災害事件打斷,畢竟修路是剛需,但也要考慮修路人員的人身安全。
第二就是惡劣的天氣,由于它穿越崗日嘎布山脈的南坡,所以會受到強對流天氣的影響。這樣的天氣不僅會讓冬季的降雪異常“強勢”,夏季還會引發冰崩或者雪崩的災害。可見,墨脫公既不占“天時”,又不占“地利”,只能靠著人和去解決這兩個問題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目前墨脫公路被修建完成了。但是它也一直在遭受自然災害的蹂躪,所以國家還需要定時實行路面固化和相關維護,確保它能夠保證車輛正常運行。和它一樣修建極其艱難的,還有被稱為工程難度上的“珠穆朗瑪峰”的雅康高速。
這條公路全線都是橋梁,其總數達到了129座,隧道有44條,是四川省橋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雅康高速指的是雅安到康定的路段,全長約為135千米,這一數值和前面的京新高速并不算什么,但是其難度卻一點都不低。
根據相關資料來看,雅康高速的總投資約為230億元,在修成之后可以大大縮短成都到康定的距離。
對于雅康高速面臨的困難,專家給出了五個“極其”的說法。分別是地形極其復雜、地質條件極其復雜、氣候極其惡劣、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和工程建設極其困難。以地形為例,這段公路的高差足足達到了2000米,所以需要穿越狹長的河谷和山體。而前文中我們說了它的橋隧比很高,所以隧道如何建成也成為了難點。
長達55公里的隧道群穿越高山峽谷, 施工便道布設于懸崖峭壁上,材料運輸、 隧道棄渣、電力供應極其困難,如大杠山特長隧道施工便道盤山 24 道拐、長達9公里,修筑時間長達一年。
最后就是汶馬高速了,這條路全長174公里,是四川藏區第二條高速公路。與雅康高速一樣,它也具備五個極其的特點,不過有了前車之鑒,汶馬高速的修建還是比較順利的,自2014年9月開工,到2020年年底是就全線通車了。
縱觀這五條最難修建的路,就會發現它們都面臨著惡劣的氣候和地形。而國家之所以在這樣艱難環境下還要將路修通,究其原因還是為了“民生”。
只有把路修通了,才能讓被困在偏遠地區的人民走出來,或者說方便接受國家的援助,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順利脫貧,跟我們一起“奔小康”!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