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原油寶?穿倉寶!2020年的五一是久違的釋放。所有人悶在家里幾個月后,一夜之間傾巢出動。氣溫忽然攀升到30度,陽光明亮耀眼,白日變得漫長,空氣中有初夏勃然的生機,足以讓所有人忘記疫情蔓延時的惶然和不安。章鈞在一個北方的海濱城市生活了20年。
原油寶?穿倉寶!
2020年的五一是久違的釋放。所有人悶在家里幾個月后,一夜之間傾巢出動。氣溫忽然攀升到30度,陽光明亮耀眼,白日變得漫長,空氣中有初夏勃然的生機,足以讓所有人忘記疫情蔓延時的惶然和不安。章鈞在一個北方的海濱城市生活了20年。有兩年,他喜歡去海邊看新年第一場日出,1月的北方海風如利刃,但薄紫色的朝霞朦朧而溫柔。紅日一點點躍出波瀾不驚的海面,鋪在他眼前的生活似乎也有開闊的希望。
但五一前的短短10天,他的生活里只有風浪,如同大夢一場。自從原油寶賬戶穿倉,背上20多萬的債務后,這些尋常的生活被拋到軌道之外。他覺得像是隔了一層玻璃,去看過去安適平淡的日子。每一天,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他機械地重復動作,世界仿佛和他再沒關系。章鈞既沒有喜悅,也體察不到別人的悲傷。只是有時候,獨自坐在車上,他會羨慕身邊那些無所事事刷抖音的陌生人。
生活中似乎有什么東西被踩碎了。剛畢業沒兩年的裴小峰,為了節約路費,五一沒離開工作的南方小縣城。他工作攢下的3萬全部投到了原油寶里,虧得干干凈凈,還欠朋友1萬的債。即便不回家,他還是發愁,手里收了4張婚禮和滿月酒的請帖,但禮金對現在的他是一筆奢侈的開支。
一些看起來平常的事情,現在也開始叫人發愁。上班族顧維給女兒買禮物時突然猶豫不決了。前幾天,12歲的女兒拉著他,有些期待地說,朋友買了什么樣的鞋子,挺好看。放在從前,顧維二話不說就給孩子買了,現在他卻只能告訴女兒,等到六一再買給她。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父親因為原油寶,現在欠了銀行20多萬,身上還有10萬高利息的借款。
改變都從4月21日的凌晨開始。短短18分鐘,芝加哥交易所WTI (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5月原油期貨價格,從0美元一路狂瀉,最低到-40.32美元/桶,最終結算價停留在了-37.63美元/桶,當天以結算價清算了77076手。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18分鐘無異于一次絞殺,本金歸零,還背上了不可承受的負債。根據財新的統計,和章鈞一樣的原油寶用戶有6萬戶,投資5萬元以上的有2萬戶,可以明確的是,這6萬人中做多買入的本金損失殆盡,至于-37.63美元帶來的凈負債有多少,現在還是未知數。
這中間,有謹小慎微的父親,想要給孩子掙下一份學費;有年輕的投機者,希望大賺一筆,搭上財富自由的快車;也有一步步深陷其中的“理財小白”。有人流血割肉躲過大劫,有人憑借運氣止步深淵,更多的人卻在茫然中陷入了絕境。
“天塌了”
半個月前的4月21日的夜晚,章鈞守著銀行的APP,緊盯著原油寶價格的走勢,不敢分心。這時,他的本金已經虧了一半,他實在沒有揮刀斬倉的勇氣,一直猶豫到晚上10點,銀行的交易系統關閉,章鈞才從自己“拿主意”的負擔中解脫,讓銀行按約定移倉到6月合約。睡前他看到的價格是78元人民幣每桶,相當于11美元多點,于是放心睡去。
這個已經47歲的男人并不知道,這將是他未來很多天,很多個月中,最后一場平靜的睡眠。
章鈞先后投入了20萬到原油寶——他們全家所有的15萬積蓄,加上和好友借的5萬元。章鈞和妻子在工廠上班,章鈞算技術工人,妻子只是普工。他們一個月工資到手7000多,養育2個孩子,小的才7歲,那15萬是全家一點一點多年積攢下來的全部。
一覺醒來,章鈞看到APP里的走勢圖變成了6月的合約,還以為已經移倉成功,暗自慶幸逃過了一劫。但APP里的走勢圖雖然變了,價格紋絲不動,仍然停留在20日晚上。章鈞覺得有些蹊蹺,一整天都反反復復地掏出APP來檢查,當銀行白天發布公告,稱正在確認結算價格時,他心里開始發毛:既然已經移倉成功,為什么還要去核算價格?
滅頂之災終于在22日落到了他頭上。銀行的公告簡單直接:“期貨交易所按照北京時間凌晨2點28分至2點30分的均價計算當日結算價。”
那一瞬間,章鈞懵了,他這才明白自己的處境,本金一分不剩,還欠了銀行27萬。看著APP上那個負數,章鈞一度以為是系統崩潰。等到確認后,他大腦一片空白,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天塌了。”
在家里,大事一直由妻子做主,這是章鈞第一次背著家里自作主張的“投資”,結果一腳踩進了無底洞。
南方小城普通上班族顧維和章鈞投入的本金差不多,也是20萬左右。4月20日9點過,系統提醒他重新簽約,當晚已經跌了30%多,顧維開始麻木了,等10點交易結束的時候,20萬本金虧去了9萬。“最壞也就是這樣了吧?”他這樣想著。
但2天后的“最壞”大大超出了他的底線。
22日早上4點多,銀行系統進行結算,顧維早上6點多爬起來看結果,“怎么也會剩幾萬吧”,結果是讓他心驚肉跳的-52萬。
顧維以為自己沒睡醒,腦子有些短路:價格最多也就到0,怎么可能還有負數?直到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新聞,他才知道踩中歷史性的“大雷”了。
顧維一次次地給客戶經理打電話,話筒那邊卻是冰冷的嘟嘟聲。直到8點,一條短信發到了他手機上,讓他補上欠銀行的幾十萬。這時候客戶經理的電話終于通了,對方告訴他,現在已經成既定事實,“沒辦法了”,他只能給上級反饋大家的訴求。
顧維根本沒有錢補給銀行。
他虧掉的本金里,除了自己的積蓄,還有從借唄高利息的10萬借款,12期還,每天的利息是40元。
他想立刻到銀行問個究竟,妻子早上送他出門,問怎么沒上班,他只有支支吾吾說辦別的事。顧維去了一家比較偏僻的支行,大清早,那里已經聚了十多個人,都是買了原油寶的投資者,有人說自己欠了200萬,這下顧維的心真正涼了。
再怎么激動也無濟于事,交涉當然不會有什么結果。顧維恍然地回家,無窮的絕望、無助席卷而來。
叢林里的羔羊
即使作為普通人,也多少知道這一點:原油的價格不是單純的商品屬性,它關聯了太多的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的要素。原油也是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最難交易的品種,原油期貨價格有時候可能以極小的成本引起短時間大幅波動。
一個最夸張的傳說是:2008年新年后的第一個交易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場內交易員理查德·阿林斯,以一己之力,用區區600美元,就成功地讓WTI原油期貨價格第一次突破了100美元,他這個帶著些玩笑色彩的舉動,被載入了石油工業史冊。
同樣的故事在今天上演了——只需要一點小小的玩笑。只是這一次的玩笑,規模更加宏大,災難也是驚人的。它的背景是疫情的蔓延、石油需求銳減,它的伏筆是產油大國之間曠日持久的利益爭奪。它就像是一個火藥庫突然爆炸,人們早就知道會這樣,但還是讓它爆炸。為了金錢,這里面既有勾心斗角,也有暗中較勁,人類也再一次品嘗到不團結的惡果,而它的影響波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
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如同進入叢林的羔羊,要么被機構或者大鱷收割得遍體鱗傷,要么被慘烈絞殺。
但在4月20日之前,顧維曾經賺到過錢。
3月,銀行一個年輕的理財經理熱情地給他推薦這款產品,勾勒出一幅篤定的光明前景:油價到底部了,未來一定會漲的,而且強調這個是銀行自己的產品,沒有什么亂七八糟的第三方。
顧維其實是很小心的人,他還專門上網查了下油價走勢,原油歷史最高價是140美元一桶,和現在的20美元相比,這樣的差距確實讓顧維動心,“原油是剛需啊,哪有不漲的道理。”
顧維第一次買了3萬塊,很快掙了2000多,他開始放心地往里面加錢,終于加到了10萬。
其實,這個時候顧維已經開始虧錢了。油價起起伏伏,從20多美元一路跌到了16、17美元,顧維虧了五六千。他猶豫著還要不要繼續。打電話給理財經理,那人告訴他:要么就止損認賠,要么再多買一些,拉低均價,等著價格漲回去,這些損失就會被抹平。
但顧維曾經在賬面上見到的2000多元利潤再也沒有出現過。他終究還是不想這么白白虧了。這一次,他又往賬戶上打了10萬——就是那筆借唄的貸款。他寬慰自己:趕緊漲上去就能還回來,只要漲了,我就賣,馬上把借唄還上。
市場從來不理會普通人的心愿,而且規則條款看起來對事不對人,公平合理。以至于有不少人在網上冷嘲熱諷,要章鈞他們“愿賭服輸”。
章鈞覺得委屈,家里的積蓄主要是為兩個孩子今后教育儲備的,他覺得自己從來不是一個賭徒,沒想過暴富,只不過是想讓孩子的教育資金不要縮水,這種想法真的過分嗎?
妻子也很保守,他們過去的錢存在銀行。很早之前,就有銀行的客戶經理給他推薦過原油寶,只是那會兒油價還沒有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章鈞沒有入手。至于期貨這種高杠桿、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他是碰都不敢碰的。
對家里這筆錢的焦慮感在疫情發生后到了頂峰。章鈞的手機里老是刷出各個國家央行都要“大放水”的新聞,他很害怕,近50的年齡讓他對孩子的未來心懷恐懼,自己能掙到錢的日子屈指可數,這點存款哪里還夠孩子們的教育?
那段時間財經新聞最大的熱點,除了美股狂瀉,就是油價跌破了成本價。WTI、標準合約、CME、實體交割……這些遙遠生疏的名詞被頻繁地推送到他的手機上,和顧維一樣,他開始建立起對原油價格必然回調的信心:疫情期間暴跌只是暫時的,未來一定會漲上去。
這樣的執念下,原油寶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完美:“小白理財”、沒有杠桿、沒有手續費。章鈞在APP上做了個簡單的風險評估,他認可的最大損失選了30-50%這一項,被評級為成長性的投資者,章鈞一口氣買了10萬。
他把原油寶當成了長期持有的低風險存款,日常的漲漲跌跌,章鈞不怎么放在心上。他不會看外盤,唯一獲取信息的渠道就是銀行的短信。等到原油價格繼續下跌,章鈞看著便宜,一次性把剩下的錢繼續都扔到了里面,“反正我是打算長期持有的,放在那里,給孩子慢慢存著。”
其實章鈞和顧維投資原油寶的時候,銀行這款創設于2018年1月,一直不溫不火的產品,正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另一個畢業沒幾年的年輕男孩裴小峰所在的小縣城,整個三月都沉浸在原油寶的火熱中,有很多人開銀行卡,就是為了買原油寶。裴小峰和朋友一起吃飯時,聽朋友滔滔不絕說自己的投資邏輯,這位朋友以前做股票,被他當成了KOL。
就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允許對原油進行負價格報價的那天,WTI油價期貨跌到了從未有過的低位,裴小峰開始入場,先買了1萬塊,這是他全部存款的三分之一。
到4月17日,原油寶上顯示的價格到了130元人民幣左右,他從沒見過那么低的價格,很多專家也聲稱到極限了,還有人開始鼓噪“買到就是賺到”。裴小峰自己的錢已經買完,他再借了6萬,全投進去了。
結果猝不及防。所有的參與者都沒有想到的是,一切來得太快了。
和章鈞一樣,顧維當時想,大不了移倉到06合約,就像股票被套牢一樣,總能等到價格回來那一天。事后他們才知道,這只是一廂情愿。
“一說話就吵架”
20萬,對于一線城市的白領來說可能只是一年的積蓄,但這卻成了壓在章鈞頭上的一座山。
大女兒今年上高中,章鈞有一個樸素的想法:給不了孩子什么奢侈的生活,但一定要讓他們讀完大學,最好再讀個研究生。
那個白天,他的手不停發抖,根本握不住筆,腿發軟,腦子麻木,一個中年人開口說一個字似乎都會耗費掉全身的力氣。
他不知道怎么向家人坦誠一切。
妻子很快察覺到了他的不對勁,她以為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公司不景氣,下崗了。為了緩和氣氛,妻子有意和孩子們打趣:看看你爸,真是一點事兒都扛不住。
那個晚上,章鈞猶豫許久,還是選擇了沉默,他想讓他們再安心睡一覺。深夜,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看著妻子的睡顏,獨自煎熬,幾十年來他從來沒有如此無助,他不知道該怎么辦。
網上已經流言四起,有人說欠債肯定要追,不然上征信,更嚇人的說法是還不上錢直接坐牢。他第一反應是,如果我被帶走了,家人得受到多大的打擊?他們怎么承受?
清晨,章鈞艱澀地和妻子全盤托出。她臉上震驚無措的表情刺痛了他,她不明白,這些錢不是拿去存在銀行了嗎?怎么一夜之間,多年的積蓄付諸東流,還背上了幾十萬的債務。
質問、淚水、責怪無可避免。章鈞開始睡在客廳,家里的氛圍降到了冰點。從那天開始,章鈞再也不敢和妻子說話,“一說話就吵架”。他甚至不愿意回家,賴在辦公室,成了最后離開的那個人。他害怕推開門的那一刻,見到家人的臉。
“如果一切沒有發生就好了。”他百次、千次地這樣想。
他們曾經有簡單的生活:章鈞一般先到家,他總會麻利地做好飯。等妻子回家,吃了飯他還會刷碗,再坐下來給孩子輔導作業。周末一家人去海邊散心,或者待在家里,他陪孩子們看場電影,讀本書。雖然在這個城市中,他們不富裕,但足夠安心。
除了絕望和后悔,章鈞還被強烈的羞恥感包圍。他在公司抬不起頭,“我成了同事眼里的傻子”這個念頭時時刻刻折磨著他。
當章鈞在夜晚的街道孑孓獨行時,顧維一個人在公園里夜跑。
湖邊昏黃的路燈下,他會一個人或跑或走三四個小時,周圍一片安靜,他腦中卻思緒紛亂。
他曾經以一種匪夷所思的運氣,躲過了P2P爆雷潮。當時他投了2萬,平臺資金鏈斷裂后,他以為這錢打水漂了,沒想到過了幾個月,P2P公司喘過氣來,補齊了他的本金。如今在他看起來,P2P稱得上溫和了,起碼它不會讓投資人賠得精光,還欠上幾倍的債。
但還能瞞住家里多久呢?顧維34歲,正邁向沉重的中年。家里兩個孩子、四個老人都要用錢,每個月還要還五六千的房貸。他打算起訴,并準備那時候再告訴家人。在那之前,只能自己把這個重擔扛在肩上。
僥幸之人
也有陰差陽錯逃過一劫的人。
崇文波在重慶一家公司做中層管理。幸運上一次光顧他是2015年慘烈的股災前,他靠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清掉了自己的倉位。回頭看自己入手和清空原油寶的過程,覺得有些鬼使神差。
他第一次下重倉,是3月20日的深夜,坐朋友的順風車回程的路上。或許是夜晚讓他頭腦發熱,他一次就買了50萬的原油寶。他原本打算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轉進去,但當天的50萬轉款額度已經用完,只能作罷。
他的設想是周一將剩余的款轉入,全倉原油寶,然后復工后專心上班,不再管這件事,為了克制短線操作的欲望,他甚至已經決定上班就把APP刪了,“放兩三年,翻個一倍夠了,就值了。”
這一刻,崇文波其實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到酒店已是凌晨,躺在床上,崇文波心里開始打鼓,第一次如此重倉一個產品,讓他睡意全無,他開始在知乎上刷原油寶的帖子。
一個知友的答復進入他的視線,隨著手指的滑動,崇文波身上開始冒冷汗。他發現原油寶根本不是能夠長期持有的產品,如果要從近期合約換到遠期合約,一次次升水會消磨掉很大一塊利潤,長期持有,即使原油價格上漲虧損的可能性也很大。
整個周末,他不吃不喝不睡,關在家里四處找資料,終于知道自己不能在這個泥淖里陷下去了。“一定要賣,不管虧多少也要賣。”
周一開盤,崇文波的賬戶上已經虧了5萬。他沒有猶豫,果斷地開始清倉。但不知道為什么,銀行的APP不停出問題,登錄不了頁面,他整整折騰了兩個多小時,又付出了2萬的虧損,才平完了倉。
事后崇文波算了算,如果自己當時真的全部投了進去,估計要虧300萬,他不知道那時候自己會如何應對。
而對于裴小峰來說,是恐懼救了他。4月20日,裴小峰感覺自己心臟病都快發作。一天之中,他的本金虧了一半,中午出去買兩個鍋貼的功夫,他的賬戶縮水了1萬,到了晚上,裴小峰的本金已經一分不剩,找朋友借的錢還在不斷縮水。不能再扛了,裴小峰無法承受這種煎熬,點了平倉,賣掉了自己所有的單子。
在他年輕的生命中,第一次經歷了如此大起大落的時刻。
心有余悸,人在等待
每個人都有自己面對問題的方式。當度過了一個不眠夜后,早上8點,裴小峰的朋友給他發的信息,說油價到-40美元了。他難以置信,而后悲喜交加,喜得是自己因為借了債,沒死扛到底,躲過了一劫。悲的是,百年一遇的原油期貨大震蕩,偏偏讓自己趕上了。
索性他還年輕,虧損總還能慢慢掙回來。裴小峰開始計劃花一年的時間,還上欠朋友的錢,“也就是穿著省點、吃的省下來。”
這個年輕人對未來并沒有喪失信心。哪怕手頭拮據,他還是會去參加婚禮和朋友孩子的滿月酒,和朋友出去聚會,聊天時,他還是會發著emoji的表情,一句句往外蹦話。
世界有溫情的一面。父親給他打了個電話,說起自己在上海的朋友,買原油寶損失了40萬。裴小峰告訴父親,他也虧了4萬。那時候,他還和朋友在外面,差點就要繃不住情緒哭出來。
老人溫和地安慰:“4萬就4萬吧,現在不是10年前了,又不是還不上。”他告訴兒子,自己可以幫他還,壓力不要太大了。那一瞬間,裴小峰除了感動,心里只剩下難過。
當然,也有一些事情改變了。他體驗了一把金錢的游戲,開始變得保守,甚至有些賭氣:我寧可錢放到銀行貶值也不要投資理財了。
回想起那段逃出生天的經歷,崇文波仍然心有余悸,“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
他的幸運很大程度來于那位未謀面的朋友,他想回饋給其他人,他開始在雪球上四處刷帖,提醒大家原油寶的風險,他希望 “救一個是一個”。
幾乎所有關于原油寶的文章后,都能看到他的帖子,后來雪球有幾個人告訴他,聽了他的話沒有買原油寶,這讓崇文波很欣慰,那7萬塊錢“沒有白虧”。
而根據《國際金融報》報道,不少投資者和顧維一樣,在各地分行奔波溝通,但尚無結果。他們決定聯合起來以法律的手段維權,也有律所在征集投資者損失的信息。顧維仍然沒有對家人透露一個字,他加了一些群,里面全是他這樣的人,也在四處搜集信息,但他也知道,他們這樣的普通人過于渺小,但總該做點什么,“起碼不能坐以待斃”。
章鈞慢慢從絕望、負罪感中走出來,強烈的恥感也漸漸平靜,現在他只想找個夜班兼職,“什么都行,只要能掙錢,哪怕是殯儀館的工作我都去做。”
一天晚上,做作業的小兒子忽然抬頭問章鈞:“爸爸,什么是原油?”章鈞無言以對,他不知道這種陌生的黑色液體,會不會徹底改變了孩子的命運。
他們在等待著,在等待中又重新拾起自己的生活。只是,幸福被瞬間擊穿后,重新拼湊起的生活很可能和從前全然不同了。正如同這個短暫而煎熬的假期,人們在虛擬的網絡里滔滔不絕地議論著不知所向的前浪與后浪,他們被真實生活里的巨浪打翻后,已體會不到過去那種嬉笑、放松和安適。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本文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作者 / 袁斯來
擴展閱讀:部分投資者不買賬原油寶和解方案!律師質疑負價虧損到底存不存在?
“原油寶”爆雷十余天后,事件開始有了實質性進展。
5月6日,多名投資者向記者反映,已接到中國銀行來電,就“原油寶”相關損失給出解決方案。綜合來看,中國銀行或將承擔客戶負價虧損,并將根據客戶具體情況,在保證金20%以下給予差異化補償。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一部分投資者決定簽署這份協議,也有投資者將去網點面談再討論方案,還有投資者表示拒不接受這樣的解決方案,將堅持訴訟。
這場“鬧劇”將如何收場?
部分投資者不買賬
5月5日晚間,中國銀行再度公告回應客戶訴求,稱“近期中行積極了解客戶訴求,本著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利益,已經研究提出了回應客戶訴求的意見。
公告顯示,目前中行相關分支機構正按意見積極與客戶誠摯溝通,在自愿平等基礎上協商和解。如無法達成和解,雙方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民事糾紛,中行將尊重最終司法判決。
5月6日,多位投資者對記者表示,已接到中國銀行來電,就“原油寶”相關損失給出解決方案。
據記者了解,中行工作人員和部分“原油寶”投資人溝通的解決方案是,中行將承擔穿倉部分,返還客戶4月20日晚上22:00持倉金額的20%作為補償。
另據財新報道,此次“原油寶”1000萬元以下客戶,有機會從中行拿回20%的保證金。而1000萬元以上的大戶,需自行承擔全部保證金損失,至于穿倉的部分由中國銀行承擔。據悉,中行“原油寶”客戶6萬余人,1000萬元以上的客戶不足100戶。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投資人都有希望拿回20%的保證金。
目前,“原油寶”投資者分化為三大陣營:已有投資者決定簽署這份協議;也有投資者告訴記者將去網點面談再討論方案;還有投資者表示拒不接受這樣的解決方案,將堅持訴訟。
今日,投資者吳晶(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就我個人而言,對這樣返還20%保證金的解決方案是不滿意的。我現在更傾向于保證金全部返還,因為中行的產品是違法的。”
吳晶表示,她暫時沒有收到這份協議,但已接到中行的電話邀約在線下網點當面協商,她準備去銀行后再做決定。由于當面協商,因此可能每個投資者的解決方案不同。
法律人士怎么看
那么,法律人士及業內人士對中國銀行給出的解決方案怎么看?
浩天信和律所高級合伙人葉立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據我了解下來,至少有一大半的投資者是接受這個方案的。”
葉立明進一步指出,“當然也有投資者要求全額退還本金,理由是中國銀行有欺詐,要求撤銷合同,返還全部欠款。這個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個案不同,訴訟代理的策略也不同。”
金融監管研究院副院長周毅欽認為目前中行給的這個解決方案,總體上沒有什么問題。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個方案總體上還是比較偏中小投資者的,和金融委介入定調有關。中小投資者依然保留了訴訟的權利,但是否能再追回更多的本金,結合需要額外支付的律師費、時間精力,由每個投資者自行把握了。”
北京(上海)德和衡律師交易所的黃夢奇律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接受解決方案的投資者們可能金額偏小,但是大部分他代理的投資者們并不接受這樣的解決方案,并訴求返還全部的本金和利息。
黃夢奇說,如果堅持上訴,最差的結果是維持20%保證金返還,最好的當然是按22點停盤結算。“這方案,大家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對投資者來說,負價虧損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為何存在?這種和解方案的導向,將一切存在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投資者的,本就不客觀”。
監管層多次發聲
“事情發生到現在短短兩周,就能夠快速敲定方案,基本上還是保護到了投資者。”周毅欽說。
4月21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出現歷史負值的結算價-37.63美元/桶。受此影響,中國銀行“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出現“穿倉”,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虧光,還一度面臨倒欠銀行1至2倍錢的境地。
一時間,“原油寶”投資者哀鴻遍野,同時也對產品提出了諸多質疑:為何向不符合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推薦“原油寶”、為何沒有強制斬倉、為何不提前移倉換月、為何負結算價格等。
據不完全統計,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后,目前至少有5家銀行接連發布暫停原油相關業務的公告,部分銀行的大宗產品交易類業務也相繼暫停。
記者注意到,“原油寶”穿倉事件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4月30日,銀保監會首次回應該事件,稱正在調查“原油寶”事件,并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同時,要求中行盡快梳理查清問題,嚴格產品管理,加強風險管控,提升市場異常波動下應急管理能力。
緊接著,金融委也重磅發聲。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5月4日召開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這是特殊情境下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也體現了銀行業的責任和擔當。”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無論是銀行還是客戶,都應該在契約精神之下,堅持法制化、市場化原則,妥善解決相關投資糾紛,例行維護雙方合法權益。
《國際金融報》記者 曹韻儀
丁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