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都想要到大城市打拼一把。對于“北漂”“滬漂”的年輕人來說,雖然都是租房子住,但是面積絕對不會非常緊湊。然而到了香港就不同了,雖然都是國際化大都市,但是人均面積小。有很多人都租住著劏房、籠房,只有幾平米的空間,住著非常的
很多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都想要到大城市打拼一把。對于“北漂”“滬漂”的年輕人來說,雖然都是租房子住,但是面積絕對不會非常緊湊。
然而到了香港就不同了,雖然都是國際化大都市,但是人均面積小。有很多人都租住著劏房、籠房,只有幾平米的空間,住著非常的憋屈。
在香港,三四十平米的房子,已經可以算是中等戶型了。因為房價實在太高,很多十幾平米的納米房,特別火爆。尤其是年輕人,備受他們的青睞。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套香港90后小夫妻的新房,他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也就只夠買一套12㎡的納米樓。
別看只是很緊湊的小蝸居,卻也需要230萬的總價,一平米的房價大概需要20萬左右。一個房間大小的戶型,足夠在四線城市換一套兩三百平米的大別墅了。
別看這套房子的面積很小,但是在設計師的幫助下,也是做到功能齊全,區域分明,并且收拾得干凈整潔。然而,新房完工后曬到網上,卻引來網友們的吐槽:天天享受高鐵臥鋪的待遇!
別看房子這么小,一進門也是擁有迷你小玄關的。
在進門的右手邊,設計了淺淺的嵌入式玄關柜,方便收納鞋子或者其他物品。
進門的左手邊有一道玻璃門,門后就是衛生間。
入戶門的上方設計了收納吊柜,收納空間并不算很大,但是擠一擠,可以裝進兩個行李箱。
出了玄關走廊之后,就到了客廳。
這套納米樓的實際使用面積只有12㎡,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擁有客廳、廚房、休息區、衛生間、陽臺等多種區域,功能特別完善。
客廳擺放了一套灰色的小沙發,可以同時坐兩個人。
整個客廳都是淺色調,白色的墻面搭配淺灰色的沙發,顯得時尚又清爽。
沙發后面的背景墻,看上去像是設計了石膏線做裝飾。
然而并非如此,石膏線的造型,其實是收納柜的門。
沙發的后面是隱藏的收納功能,這些收納功能主要當做衣柜來使用。
因為客廳和臥室融合在一起,沒有多余的空間來打造衣柜,因此就把沙發背景墻利用起來。
下面我們來看看客廳的全景,因為外面帶有一個陽臺,所以整體采光條件很不錯。
客廳的中間擺放了一張小小的白色茶幾,和整體效果非常契合。
沙發的邊上,并排放著一張小小的沙發凳,如果來客人也有地方可以坐。
電視背景墻沒有設計多余的造型,而是貼了白色的文化磚做點綴。
一臺21寸的液晶電視,直接掛在電視墻的正中間。
因為沙發和電視墻實在太近了,所以電視機不能買太大的,21寸剛好夠用。
并沒有購買電視柜,因為太占地方了,裝修的時候在電視機的下面設計了一排的擱板。
擱板上面可以擺放裝飾品,擱板下面可以擺放一些收納箱,充分利用空間,還可以提高視覺效果。
沙發的另一邊是通往休息區的臺階,臺階上面擺放了一個黃色的皮軟墊。
如果客人很多的話,可以直接當做沙發椅來使用,平時也可以拿來當枕頭。
階梯里面也是暗藏玄機的,每一個階梯的下面,都有收納抽屜。
把抽屜拉出來,可以存放不少物品,不管是雜物還是衣物,都可以放進去。
單個抽屜的空間并不大,但是好幾個抽屜加起來,頂得上一個小衣柜了。
客廳沙發的上方,安裝了兩盞嵌入式筒燈,可以給客廳提供光源。
而且,嵌入式筒燈的光線柔和,并不會像吊燈一樣占用空間,特別合理。
通往休息區的階梯正上方,安裝了壁掛式空調。
小小的空間,一臺壁掛式空調完全夠用了。
休息區就只有一張床,剛好在沙發的正上方,和雙層兒童房的造型差不多。
床也不大,大概只有1.5米的寬度,2.2米的長度。
因為休息區在“半空中”,所以床和天花板挨得很近。
不過可以放心,坐在床上的話,不用擔心會碰頭,但是只能坐著,絕對站不起來。
這張床完全是“擠”出來的,否則客廳和休息區只能二選一。
然而經過巧妙設計,就同時實現客廳和休息區兩種功能區。
因為休息區的位置比較高,為了保證安全,在床邊安裝了升降護床架。
睡覺的時候把床架升高,隨便翻身,也不用擔心掉下去。
從床上俯瞰客廳。
客廳沙發的邊上就是小廚房,因為空間緊湊,所以只能設計成開放式。
迷你的小廚房,有電磁爐、水槽、吸油煙機、櫥柜、吊柜,別看廚房小,該有的功能全部都有。
櫥柜里面設計了嵌入式洗衣機,一點也不占用空間。
除了洗衣機之外,還有嵌入式小冰箱,打開櫥柜的柜門,就是冰箱。
洗衣機和冰箱完美融合進櫥柜里面,讓整個空間保持一個整體。
廚房的吊柜還有嵌入式的電器,蒸烤一體箱。
嵌入式電器的下方,還設計了還隱藏了折疊桌。
吃飯的時候把折疊桌放下來,就能擠出一個小餐廳了。
總結: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很多人還住著兩三平米的劏房、籠房,不僅空間小,環境也很差。
能夠擁有一套12㎡的小蝸居,已經是非常多人的奢望,甚至有些人奮斗一輩子都辦不到。
房子小并不可怕,只要裝修設計得好,照樣可以把空間利用到極致。
比如這套小蝸居,就堪稱小戶型的裝修典范,喜歡的朋友可以好好參考一下。
劉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