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栽培竹蓀溫度與施肥兩個都很關鍵。竹蓀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食用菌,由于價格昂貴,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溫度種植竹蓀首先要把握溫度關。竹蓀是典型的中溫型菌類,在發菌期,菌絲在6℃-27℃的溫度環境中均能生長,不過,最適宜的溫度為18℃-24℃,如果低
栽培竹蓀溫度與施肥兩個都很關鍵。
竹蓀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食用菌,由于價格昂貴,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
溫度
種植竹蓀首先要把握溫度關。竹蓀是典型的中溫型菌類,在發菌期,菌絲在6℃-27℃的溫度環境中均能生長,不過,最適宜的溫度為18℃-24℃,如果低于15℃或者高于35℃,菌絲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
竹蓀在出菌期和子實體生長期,在18℃-30℃溫度中能出菇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3℃,如果溫度低于13℃,不能出菇子實體生長受阻,如果溫度高于30℃,子實體生長減緩,35℃以上,子實體會停止生長。
栽培竹蓀時,一定要根據當地氣候環境來選擇種植時間,種植時還要可以根據氣候的變化來對溫度進行調控。
施肥
施肥,包括培養料的營養成分和后期的追肥,竹蓀原是生長在腐爛的竹葉或者竹鞭上面的,作為食用菌中的稀有品種,對養分的需求是比較高的。種植竹蓀的培養料里必須要有竹類原料。
種植時提前將竹稈、竹枝、竹葉、竹根等放在比較肥沃的土壤里腐爛,等完全腐熟后再加入磷肥、鉀肥混合后再種植。也可以將這些竹類與秸稈、鋸木屑、米糠混合成培養料進行種植。
后期的追肥主要是施一些營養液,在采收一批竹蓀后,用尿素、磷酸二氫鉀配成的營養液進行灌施,追肥時不能直接澆到竹蓀子實體上,以免感染病菌腐爛。
陳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