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大早,好友王女士就打來電話,天大的喜訊,她懷孕了。本來挺高興的事情,王女士話鋒一轉,短暫的興奮后是擔心害怕,原來三天前,在王女士還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因為胃不太舒服,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檢查幽門螺桿菌,于是她接受了碳14呼氣試驗。但之后
一大早,好友王女士就打來電話,天大的喜訊,她懷孕了。本來挺高興的事情,王女士話鋒一轉,短暫的興奮后是擔心害怕,原來三天前,在王女士還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因為胃不太舒服,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檢查幽門螺桿菌,于是她接受了碳 14 呼氣試驗。
但之后王女士聽人說,做碳 14 呼氣試驗時吞進去的膠囊有輻射,對身體不好,頓時憂心忡忡。
齊市不僅是王女士,很多人對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呼氣試驗或多或少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比如:
碳 14 呼氣試驗真的有輻射嗎?
懷孕了還可以做嗎?
為什么各種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檢查結果是陽性該怎么辦?
碳 14 呼氣試驗真的有輻射嗎?
現在醫院用得最多的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就是碳 13 和碳 14 呼氣試驗。
對于大家一直擔心的碳 14 呼吸試驗,它確實有輻射,但輻射能量極弱,弱到可以忽略不計。
打個比方,做一次碳 14 呼氣試驗接受的輻射相當于坐 1 小時飛機接受的輻射,難道咱會因為坐了會兒飛機就不健康了?
顯然不會。
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也沒有關于碳 14 呼氣試驗不良反應的報道,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專業機構都認為碳 14 呼氣試驗對環境、患者及操作人員都是安全無害的。
所以類似王女士這種情況,也可以完全不用擔心輻射的影響。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想問了:
可有時候醫生也會建議孕婦和兒童不要做碳 14 呼吸試驗的呢!
其實很多時候醫生只是考慮到不管怎么說,大多數患者還是會害怕擔心,所以口頭上會建議孕婦和小孩多選擇完全沒有輻射的碳 13 呼氣試驗。
但從實際來說,碳 14 呼氣試驗對身體真沒什么影響。
看到這里,可能又有人想問了:
既然碳 13 完全沒輻射,為什么不都用碳 13 啊?難道是碳 14 的檢查結果更準確?
在準確率方面,兩種呼氣試驗是一樣的,但碳 14 呼氣試驗有一個優勢,它比碳 13 呼氣試驗更便宜。
這樣一來,選擇是不是就容易了很多?
接受呼氣試驗要注意什么?
1. 檢查前可以吃東西嗎?
接受呼氣試驗前 2 小時就不要吃東西啦;為了避免嘴里有食物殘留,檢查前可以漱漱口。
檢查期間也不要吃東西、喝水、喝飲料,整個過程也就幾十分鐘,忍一下就結束了。
做完檢查倒是可以多喝點水,幫助試劑更快地排出體內。
2. 呼氣時有口水出來,影響檢查結果嗎?
呼氣試驗檢查自然以呼氣為主,如果呼氣時有口水跟著出來了,不用擔心,這個不會影響檢查結果的,但記得不要倒吸!
3. 哪些時候不適合做呼氣試驗呢?
當然了,如果你弄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咨詢醫生,他們會明確告訴你。
檢查幽門螺桿菌,哪個方法更「準」?
不少人在接受了不同的幽門螺桿菌檢查后,出現了不一樣的結果。到底該以哪個為準呢?
1. 呼氣試驗:金標準
呼氣試驗是目前使用最廣的檢查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它操作簡單、無創,屬于檢測幽門螺桿菌的「金標準」。
2. 胃鏡:進一步確認是否有其他疾病
很多人不僅是胃不舒服,平時還會出現上腹痛、嘔吐、大便發黑等情況,這種時候,醫生往往會建議做個胃鏡檢查,一方面確定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確認是否有其他疾病(比如胃潰瘍、胃癌)的可能。
3. 抽血檢查:容易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會在身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所以抽血可以檢測到幽門螺桿菌的抗體水平。
但是呢……
一方面,這個抗體可能要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幾個月后才「露出馬腳」。因此,感染初期做這個檢查,常會出現假陰性。
另一方面,幽門螺桿菌即使被根除,血液中已經有的抗體還需要時間(比如 1~2 年)慢慢消失,因此剛結束治療后做檢查,又會出現假陽性的結果。
總之就是會「慢一拍」。
幽門螺桿菌陽性,該怎樣辦?
如果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不管有沒有嘔吐、腹脹、大便發黑等情況,都建議完善胃鏡檢查。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緊張,做胃鏡只是為了進一步確認身體情況。
陳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