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生下來就是不公平的。有的孩子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生活條件優渥,但卻被父母慣壞了,不懂得感恩。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淪落在路邊等待著命運的宣判。要么被好心人撫養,要么自生自滅。有一位叫梁燕的小姑娘就是第2種命運。她一出生,就被親生
人生下來就是不公平的。有的孩子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生活條件優渥,但卻被父母慣壞了,不懂得感恩。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淪落在路邊等待著命運的宣判。要么被好心人撫養,要么自生自滅。
有一位叫梁燕的小姑娘就是第2種命運。她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了。
幸運的是她被一名叫梁賢江的單身漢抱回家,細心撫養長大。但在梁燕10歲時,梁賢江因腰椎骨髓炎,導致左半身癱瘓,所有重擔便壓在了10歲的小梁燕身上。
10歲的梁燕為了照顧養父,硬生生學會了洗衣、做飯、做家務,多年來對養父不離不棄。
梁燕坎坷的身世、堅強的精神、真摯的孝心以及知恩圖報之情打動了億萬人的心,她被評選為中國2013年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一、襁褓中的棄嬰被單身漢收養
1998年8月的一天,廣西欽州平睦鎮平睦村村民梁賢江像往常一樣逛著集市。突然,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躺在一個籃子里,因天氣悶熱,嬰兒的臉憋得通紅,正大聲啼哭著。
這是誰家的孩子?為什么會擱在這兒?附近村民議論紛紛。
可大家只是議論著,并沒有誰愿意收養孩子。
眼看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身子不斷地扭曲著,善良的梁賢江很是心疼。
因為家里窮,梁賢江50多歲還沒娶上媳婦兒就單身至今,更不可能有孩子。
難道這個孩子冥冥之中是送給梁賢江的?
梁賢江沒多想,他看著竹籃中的嬰兒那么可憐,便將嬰兒抱回了家,獨自撫養。
梁賢江沒養過孩子,將嬰兒抱回家后,弄得他手忙腳亂。但既然抱了回來,梁賢江就做好了將她當親生女兒養的準備。
可沒過多久,梁賢江就發現孩子不對勁。帶去醫院一檢查,孩子果然有病。
梁賢江這才明白,孩子被父母無情拋棄,原來是因為孩子有病。
可這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啊,怎么能說扔就扔?
為了給孩子治病,本來不富裕的梁賢江硬是拿出了全部積蓄給孩子看病。
在梁賢江的精心照料下,孩子的病竟然治好了。
女孩乖巧可愛,沒個名字,梁賢江便給他取名為梁燕。
梁賢江明白,孩子是遲早要走的,于是給她起名為梁燕,希望她像燕子一樣自由飛翔。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梁燕慢慢長大。梁燕的存在給這個苦命的家庭帶來了一些歡聲笑語,父女倆就這樣相依為命地過著。
可屋漏偏逢連陰雨,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這么不公。梁燕已經夠可憐,但等待她的還將是更大的考驗。
二、梁賢江因病癱瘓,10歲的梁燕用瘦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
梁賢江家境貧困,又是單身漢,多年積勞成疾,讓他得了一身的病。
在梁燕10歲那年,梁賢江因腰椎骨髓炎致左半身癱瘓,他的左胳膊左腿再也動不了了。
堅強的小梁燕勇敢地承擔起了照顧養父的重任。
10歲的孩子,本應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可小梁燕卻要學做飯、學洗衣,做家務,熬藥 還要照顧養父。
10歲的梁燕每天早起做早餐,喂養父母。因為經濟拮據,他們父女倆每個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費,經常是輕炒白菜加一個饅頭,就是梁燕和梁賢江的一頓飯。
做好了一日三餐,梁燕還要去喂雞、擔水、洗衣服、給梁賢江把屎把尿。
梁燕力氣小,每次擔的水特別少。為了讓家里能有足夠的水,小梁燕要來來往往擔10來趟水。
日子就這樣一點點的過著,懂事的梁燕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下了生活的重擔,力所能及的照顧著梁賢江。
然而,在梁賢江癱瘓的第3年,一對不速之客找上門。
原來,梁燕的親生父母打聽到了梁賢江的住處,多次上門找梁燕,希望梁燕跟他們回去。
梁賢江知道梁燕的親生父母家庭情況比他好,他深知現在自己癱瘓著,會拖累梁燕。
于是,梁賢江忍痛對梁燕說出了她的身世,表示梁燕不是自己親生的,是自己抱回來的。
現在自己癱瘓了,不想再連累梁燕。梁賢江勸說梁燕回到親生父母那邊,可都被10來歲的梁燕拒絕了。
可梁燕很有主見,她說:“爸爸從小把我養到大,那么辛苦,對我那么好。我舍不得離開他。他現在有病了,需要我照顧,我要報答他對我的養育之恩!”
懂事的梁燕一直陪在養父身邊。
梁燕每天既要照顧養父,還要兼顧學業,好幾次因為給梁賢江做飯而遲到了。
梁燕的老師劉暉發現后主動和梁燕溝通,這才了解到梁燕家的實際情況。
于是,劉暉對梁燕更加關心,梁燕有什么困難也會向老師劉暉訴說。
在梁燕成長的途中,老師劉暉就像一盞明燈,給梁燕溫暖,也給她指明方向。
有了老師的鼓勵,梁燕的內心更加堅定,對待學習更加認真,對待困難也更加無所畏懼。
2011年,梁燕以縣第5名的成績被埔北縣外國語學校錄取,這是一所重點中學。
但梁燕考慮到家里的實際情況,她卻主動放棄了。
因為外國語學校離家較遠,梁燕考慮到每天還要照顧養父,給養父做一日三餐。于是,她放棄了離家較遠的重點中學,選擇了離家較近的平睦中學就讀。
學校在了解到梁燕家的實際情況后,便免除了梁燕的三餐費用,還同意她可以隨時進出校園,方便照顧養父。
有了學校的許可,梁燕可以更好地照顧養父梁賢江了。
上初中后,梁燕的力氣大了一些。
每天清晨,梁燕會在堂妹的幫助下,將梁賢江抬到躺椅上,讓養父曬太陽。
然后,她迅速做好早飯給梁賢江吃。收拾完一切,梁燕才趕去上學。
由于家里困難,沒有什么好吃的。梁燕為了給梁賢江補身子,想著法兒掙錢。
了解到編竹籃能掙錢,聰明的梁燕很快就學會了編竹籃。
梁燕說,她最快的時候可以一天編兩個。
記者問梁燕,一個月可以賺多少錢?
梁燕頭也不抬地說1塊5。
一天賺三塊錢,對梁燕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賺到錢后,梁燕會拿著錢到集市上給梁賢江買他最愛吃的香蕉。
集市的人都認識梁燕,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動。
看到梁燕照顧自己這么辛苦,梁賢江很是過意不去。
他坐在院子門口,有時會轉過頭,看在一旁正編織竹籃的梁燕,梁賢江的內心百感交集。
梁賢江很心疼梁燕,知道孩子不容易。
他對記者說:“梁燕一晚上要幫他翻身三四次。”
近十年來,梁燕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梁燕覺得,梁賢江一天都坐在椅子上,總是一個姿勢肯定難受。晚上需要翻身睡覺,才能睡得舒服。
于是,梁燕每晚都幫他翻幾次身。
即使睡不好覺,即使再苦再累,懂事的梁燕也從不在梁賢江面前說半個字。梁燕還故意逗梁賢江開心,幫他寬心。
梁燕越懂事,梁賢江的內心越過意不去,他覺得對不起梁燕。
現在自己癱瘓了,不但不能為梁燕做什么,還要連累她,這成為梁賢江心里最過不去的坎兒。
梁賢江說,人家的兒女都穿得漂漂亮亮的,可梁燕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都是不好的,破爛的,這讓梁賢江心里十分難受。
除了悉心照顧梁賢江,梁燕還帶給梁賢江滿滿的感動。
梁賢江說,他一輩子也忘不了65歲生日那天!
梁燕用編織賺的手工費,給他買了一塊3塊5毛錢的生日蛋糕,還唱了生日歌。
梁燕對養父說:爸爸,我給你過生日了。
看著懂事的女兒,想著女兒說的話,梁賢江的眼淚便流了下來。
梁賢江對記者說,他幾十年了從未過過生日啊…
沒想到,是這個女兒為他過了生日。
三、梁燕用愛感動眾人,大學畢業選擇回鄉當老師
梁燕的事跡傳開了,有很多好心人給他們幫助。
當地政府考慮到梁賢江家的實際情況,特批用專項資金為他們提供一套兩居室的住房。
梁燕感動的說:只要跟爸爸在一起,一切都會好起來。
面對困難,梁燕表現的很平靜,她是這樣說的:困難是暫時的,挺挺就過來了,沒事。
面對苦難,梁燕時常這樣鼓勵自己。
雖然每晚都睡不了整夜覺,白天還要照顧梁賢江,但梁燕的功課從來沒有落下。
她每天早晨5點多點起床讀英語,然后給梁賢江擦臉、做飯、喂雞,等把家里的事處理完了,再匆匆上學。
最終,梁燕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2021年6月,梁燕大學畢業了。成績優異的她,本可以到大城市去發展。
但讓所有人驚異的是,梁燕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回廣西老家教書。
梁燕心里有一個結,她一直放不下梁賢江,有梁賢江在就有家在。
梁燕和劉暉老師也一直有聯系。梁燕很感謝劉暉老師多年來一直鼓勵著她,讓她有勇氣面對困難。
梁燕說,她也希望能成為劉暉老師那樣的好老師,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微薄的力量。
老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梁燕用頑強的精神戰勝了困難,用誠摯的孝心報答養父的養育之恩。
苦難磨礪了梁燕的意志,豐富了梁燕的生活閱歷,也必將是她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王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