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些年我看到太多中西醫相互詆毀,互不認可的現狀。但是在李忠教授那里,不管是手術,放療,化療后,什么狀況的病人,他一概來之不拒,盡中醫藥所能,來幫助患者減少痛苦。在我看來,李忠教授不僅稱得上是‘國之名醫’,更可稱為‘國之大醫’。”既是我的患
“這些年我看到太多中西醫相互詆毀,互不認可的現狀。但是在李忠教授那里,不管是手術,放療,化療后,什么狀況的病人,他一概來之不拒,盡中醫藥所能,來幫助患者減少痛苦。在我看來,李忠教授不僅稱得上是‘國之名醫’,更可稱為‘國之大醫’。”
既是我的患者又是朋友的徐娘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她得知我榮獲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國之名醫·卓越建樹”榮譽稱號時,第一時間發來了祝福,并送上一束鮮花以示祝賀。
接下來是徐娘女士接受采訪的原文(稍作修改)。
正文
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只是李忠教授的患者,而且是他數以萬計患者中最普通的那一個。論病情我不是最重的,也不是最輕的;論年齡我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論工作職務我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論生存距離,我不是最遠的,也不是最近的。
從八年前,我做完腫瘤手術還未拆線,身上纏著繃帶,去求救于李忠教授時的初識,到今天,我打拳、唱歌、寫作、旅游、工作、做享美食,一樣也不少。足以證明我的的確確是他的患者。
因為有了我這"八年抗戰″,所以我有幸真正認識了李忠教授,親歷了他的工作狀態。我看到他身邊的患者,年高的有90余壽齡,年低的有幾歲初始;重的已是病入膏肓,輕的亦是被西醫診斷為無藥可醫;遠的有大洋彼岸的求醫者,近的有就住在東直門中醫院國際部的街鄰;社會分工中有部局往上走的領導,有下崗、務農的平民百姓,有被董事長、總裁尊稱的,亦有連正名都沒有人常呼的老王老李。但是,不管是誰,只要你站到他面前,他永遠是淡然平和的告訴患者:我給你調調。一如我們在送給他的錦旗上寫的:如沐春風看桃李,濟世良醫為民忠。
對于我這個在術后就被"官宣″為“不做化療可能撐不過一年”的人,只有“調調”這兩個字,當初并沒有給我太多的希望。在這個滿目都是包治百病藥、滿耳都是專家學者的嘈雜聲中,"調調"兩字真看不出有什么"重量″。
但是就在這個“調調”之中,我和我身邊的同患們,不知不覺的就過了第八個年頭。
也許是因為我身上出現的一天比一天好轉的奇跡,鄰里朋友,女兒的朋友,朋友們的朋友,很多人來咨詢我,怎樣治療腫瘤?我都是告訴他們找中醫,找好中醫。很多人說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好中醫?我就會把李忠教授的掛號信息介紹給他們。更是有很多次,見不得左鄰右舍、或親朋好友親屬們的眼淚,血一熱,便會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直接去找李忠教授求救。這些年來,不管是哪種形式介紹過去的患者,反饋回來的消息都是:太感謝了,李忠教授真是個好大夫,救了我們一命。這其中,多有是被西醫宣布無可救治、瀕臨絕望的患者。
更有是在疫情期間,我、朋友以及朋友的孩子,不論誰出了問題,又不敢去醫院,我都在第一時間向李忠教授求救。也許是心誠則靈吧,李忠教授的處方都是治一個好一個。而我也就是在這不知不覺之中,“被”大家認為有一個李忠教授這樣一位名醫朋友。
既然是朋友了,我也便以朋友自居,要求也不斷的升級。2018年,遠在福建腫瘤康復協會的方曦書記隔空求援:你是李忠教授的朋友!我們在武夷山為癌癥患者做公益活動,能不能請李忠教授來做一下科普講座?我明知道李忠教授常年一周六天工作,五天親臨門診。還是向李忠教授發“難”了。
而有幸的是,李忠教授真就帶著他的團隊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原武警北京總隊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葆現教授和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北京市人大代表、中醫主任醫師熊衛紅教授,利用星期天到現場去做科普大講堂并為患者義診。他們一早四點多鐘從家里出發去北京機場,當晚24點才返回北京家中。在那里我們還巧遇了一位患淋巴腫瘤的李忠教授的病人。他激動地拉著李忠教授的手說:我吃著您的藥,這幾年一直很好啊,謝謝謝謝!還有患者接受完義診后興奮的手舞足蹈說:我今天是中了大獎了。
在我眼中,李忠教授是國之名醫最真實的存在,就國之名醫來說,李忠教授確實是名符其實、實至名歸。中國有這樣的名醫,是國之譽,民眾幸!
我是因受惠于中醫藥,因而也喜歡上中醫藥。一日無意中看到了唐代藥王、神醫孫思邈著寫的《大醫精誠》,細讀之后,覺得上面提及的每一句精誠大醫的標準,都可以以李忠教授為實例。
《大醫精誠》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通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
在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介紹語中,羅列了李忠教授的業務硬實力:“首創中醫抗癌新理論,‘癌’狀態論及‘狀態療法’,參與制定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行業標準《腫瘤中醫診療指南》,組織編寫首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中醫腫瘤外治法》,先后主編和參編中醫腫瘤專著及其他醫學專著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對患者們最關心的事跡,只提到一句:“李忠教授年均診療各種癌癥患者超過兩萬人次”。
我想,也許是受版面所限,這幾句話根本沒有寫實出李忠教授的精神之萬一。國之名醫盛典介紹語只是從業務上肯定了李忠教授的醫術之高超,但是,就“名醫”二字全面評價李忠教授來講,還是欠完整的。如今回答采訪者的問題:我眼中的李忠教授,應該稱之為“國之大醫”。
這些年我看到太多中西醫相互詆毀,互不認可的現狀。但是在李忠教授那里,不管是手術,放療,化療后,什么狀況的病人,他一概來之不拒,盡中醫藥所能,來幫助患者減少痛苦。
從不像《大醫精誠》里所批評者:“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 ,更是從不“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
所以,在我眼中,李忠教授不僅是“國之名醫”最真實的存在,更是精湛醫術和精誠大醫的化身。李忠教授的“名”是和中國文化之“德”的精神結合在一起的,他不僅智慧,而且光輝, 不僅溫潤儒雅,更是仁德雙馨!我寄希望有下一次“國之大醫”的盛典,我清楚的知道:李忠教授當之無愧!
作為患者,能遇上這樣的好醫生是我一生的幸運;今天又有幸“被”為朋友,雖無高山流水的和弦,也是半世的福音。為李忠教授祝福!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這個優秀的團隊祝福!為中國所有的好醫生們祝福!
2020年9月于北京
后記:其實,在我看來,未免有些過譽了,作為一名醫生,尤其是腫瘤方面的中醫醫生,一定要以人為本,將疾病與痛苦從病患的身上驅走,幫助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生命恢復健康才是醫者的意義。
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