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象般的螞蟻,似乎越發的渺小。在嚴監管面前,螞蟻集團的七情六欲就好像沒有了一般。仰望天空之際,看看足以吞沒自身的藍天,才發現螞蟻實在過于渺小。從花唄被迫降額,再到近日借唄或正式實行網貸新規,螞蟻似乎也只能一直在接近極限。現在的螞蟻,迷茫得很
大象般的螞蟻,似乎越發的渺小。
在嚴監管面前,螞蟻集團的七情六欲就好像沒有了一般。仰望天空之際,看看足以吞沒自身的藍天,才發現螞蟻實在過于渺小。
從花唄被迫降額,再到近日借唄或正式實行網貸新規,螞蟻似乎也只能一直在接近極限。現在的螞蟻,迷茫得很。
借唄額度驚現秒降
3月24日,一則借唄或正式實行網貸新規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據網友在我愛卡論壇上爆料,之前國家發文說個人授信額度不超過20萬,而自己之前借唄一直是21.75萬,今天進去一看,變成20萬了。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紛紛附議。有30萬變20萬的,也有23萬變20萬的,而額度在20萬以內的網友,則表示額度暫無變化。因此,引來不少網友坦言:以后20萬就是上限了!
借唄正式實行網貸新規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5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其中明確提出,用于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
而根據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余額總計為17320億,其中由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進行實際放款或已證券化的比例合計約98%。
也就是說,螞蟻集團的放貸資金幾乎全部來源于銀行,所以螞蟻集團此次受銀行網貸新規影響,實則并不意外。
其次,在2020年11月2日,銀保監會會同央行等部門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根據網絡小貸新規,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
從一系列新規出臺,再到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如今無論是花唄還是借唄,眾多用戶額度均已驚現額度的驟然下降。
在嚴監管面前,此前借助高杠桿瘋跑蠻生的螞蟻,現今前路已是一片坎坷。站在高高的山頂上,本以為已經充滿信心,能夠泰然自若,但最終才發現自己真的就是這般的渺小。現在的螞蟻集團,已經再也不能隨心所欲。
從大象到渺小的螞蟻
路漫漫,螞蟻集團正一寸又一寸的變得越發渺小。
此前的螞蟻集團,憑借日進賬4.02億,日賺1.22億,可吊打36家上市銀行平均日進賬3.84億。支付寶甚至喊話:“螞蟻不想成為大象,但螞蟻想要保護大象”,但其實螞蟻集團一直以來都是大眾公認的“大象”。
然而現今的螞蟻集團,隨著和銀行合作分崩離析,它也只能算是一只渺小的螞蟻。要知道,螞蟻齊聚,很容易就會變成龐然大物,但分崩離析過后,單只螞蟻獨立橫行總是顯得微弱不已。
據市場消息傳出,由于監管機構在最近數月表明其遏制網上貸款的意圖,正促使銀行與螞蟻集團討論貸款上限的事項,如今螞蟻集團正與最少12家內地銀行縮減在消費者貸款平臺上長達數年的合作。
而在浙江省內的銀行,也已被指示減少螞蟻集團旗下的花唄、借唄平臺聯合貸款;部分上海的銀行甚至已制定時間表,以逐步減少與螞蟻集團的聯合發行;另外,山東至少有一家銀行,已全面停止與螞蟻集團的合作。
隨著與往日合作“金主”的分崩離析,在大批花唄、借唄用戶額度下降期間,不難看出,螞蟻集團正在一寸又一寸的從大象變成渺小的螞蟻。
螞蟻集團或將被拆分
上市無望,或將被拆分,則更能凸顯出螞蟻集團走向渺小的窘境。
據市場消息傳出,被叫停IPO以后的螞蟻集團,正在有關部門指導下緊鑼密鼓進行重組規劃,螞蟻集團或將被拆分兩半。
知情人士透露,比較可信的結果是將螞蟻集團分拆成兩個大的業務群組:一個業務群組是金融控股公司,包括支付、貸款、保險、理財等各種金融業務;另一個業務群組是科技公司,包括云計算、大數據、智能風控等科技業務。
盡管上述消息尚未被螞蟻集團方面證實,但是支付寶或被拆分此時卻已顯得尤為明顯。
在今年的1月20日,央行發出了《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這被業內人士稱之為“重塑支付行業規則的重磅文件”。
文件中提出,非銀行支付機構未遵循安全、公平競爭原則,嚴重影響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的,央行可以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建議采取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按照支付業務類型“拆分”非銀行支付機構。而支付寶實際已達到了監管新規的“拆分”預警條件。
根據監管新規要求,兩個非銀行支付機構在非銀行支付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二分之一,或將被監管“拆分”。然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合計已占據全國非銀行支付8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此可見,大鱷被拆分或已無可避免。
往前走,螞蟻似乎一直在接近極限。而路漫漫,螞蟻進一寸則多一寸的傷感。
何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