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到娃娃魚,很多人都會認為是我國規定的二級保護動物,是我們平時在課本上,或者網絡上才能一睹真容的一種生物。其實在我國的一個旅游勝地張家界,就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在這里,娃娃魚已經不是人們印象中那個珍稀的保護動物了,也不是人們理解的和恐龍同
說到娃娃魚,很多人都會認為是我國規定的二級保護動物,是我們平時在課本上,或者網絡上才能一睹真容的一種生物。其實在我國的一個旅游勝地張家界,就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在這里,娃娃魚已經不是人們印象中那個珍稀的保護動物了,也不是人們理解的和恐龍同時代生活過的活化石,而是被端上餐桌的一道美食。說到這里不少人都會震驚了,因為捕殺國家保護動物無疑是在挑戰法律的權威,而且這么多當地人還把它們做成了菜,難道就不怕受到有關部門的懲罰嗎?
其實不只是我們感到驚訝,去當地旅游的游客們看到此景還有不少人想要報警處理的。不過當地人就會漫不經心地解釋緣由,仿佛已經司空見慣了這些驚訝的面孔。原來這些娃娃魚都是當地人人工飼養的,雖說看起來和保護動物別無二致,但是完全不是野生的活化石,自然也就不犯法了。不過這種情況如今也不多見了,經過了解,我們發現娃娃魚的“市場現況”十分慘淡?上餐桌的僅3%,剩下的去哪了?說出來你可能想不到。
娃娃魚能夠從遠古時期活到如今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它們并不像我們認為的是對環境適應力很強才能夠活到今天。其實恰好相反,娃娃魚對環境的要求很高。一般野生的娃娃魚只在山間溪流或是溶洞中,因為這里的水足夠清澈無污染。所以說在人類活動逐漸擴張的今天,它們的棲息地一再減少,如今已經少得可憐。因此娃娃魚也成了我國重點保護的對象。當然它們的岌岌可危也由于人類的捕殺,早期人們并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因此這也導致了娃娃魚的現狀不容樂觀。
自從娃娃魚可以人工養殖以來,更是受到了人們的廣泛追捧。本來不少食客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就喜歡獵奇,不惜花大價錢吃一些罕見的山珍海味,因此就有無數養殖戶嘗到了甜頭,開始大肆養殖娃娃魚。但他們不單單只賣給餐館,他們還瞄準了其他市場。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魚到了繁殖的季節就會產卵,而且魚卵的數量是非常多的。一方面是由于生物物種的特性如此,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野生娃娃魚會有很大一部分無法存活,為了保障自己的后代順利來到世間,魚類只能產大量的卵。
不過養殖技術的進步和養殖場環境的改善,使得娃娃魚的生存環境并沒有像在野外那么惡劣,因此魚類產出大量的卵,成活率也是很高的。早在2006年,當時的養殖技術就能夠保障一條娃娃魚可以產3000條小魚。這個數目是非常可觀的,一旦這些魚都長大了,到45公分就能夠運送到產品市場上賣錢了。這也就是說養殖場就算只有一條娃娃魚,只要能夠保障其健康,順利產卵,再成功養大,那么就相當于手捧了一個聚寶盆。
不僅如此,養殖戶自然不會滿足于只有一個娃娃魚的,他們要做的就是養殖盡可能多的娃娃魚,產更多的幼魚,然后換取巨額利潤。這看起來似乎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于是就有無數人擠破了頭想來分一杯羹,養殖市場也就迅速達到了飽和。既然市場已經達到飽和了,那么就迎來了買方市場,因此就有許多娃娃魚砸在了養殖戶的手里。這些人在進魚苗的時候一斤就要花小幾千,但是賣出的時候幾乎平均100多元,相當于虧本大甩賣。
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落差,因此就落寞地退出了市場,沒想到這一退竟然又導致了13年娃娃魚的價格猛漲,于是便又有了不少養殖戶瞄準了這個空檔,進軍娃娃魚市場。如此循環下來,又是慘遭虧損。結果就是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娃娃魚,只有極少一部分流向了市場,剩下的大多數有的轉賣給了新入行的養殖戶,有的直接放生到野外了。可見一旦一個生意做的人多了,那就很難獲利了。
結語
事實上,養殖戶辛辛苦苦飼養的娃娃魚和野生的娃娃魚之間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的,無論是二者的基因還是生活習性都不一樣。所以擅自將這些魚類放生到野外,那就會擾亂野生娃娃魚生長的環境,擾亂了它們的生態系統。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希望更多的人見到此景能夠引以為戒,因為這么做非但不能獲利,還會給動物們帶來麻煩。
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