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幽門螺桿菌“陽性”危害大嗎?它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的重要病因!今天我下班的時候經過我們醫院的大門時,被保安大叔叫住了,我還以為啥事呢。原來是讓我幫忙看看他今年的體檢報告,他的血檢中幽門螺桿菌抗體提示“弱陽性”,問我要不要吃藥什么的
幽門螺桿菌“陽性”危害大嗎?它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的重要病因!
今天我下班的時候經過我們醫院的大門時,被保安大叔叫住了,我還以為啥事呢。原來是讓我幫忙看看他今年的體檢報告,他的血檢中幽門螺桿菌抗體提示“弱陽性”,問我要不要吃藥什么的。我告訴它這個不太準的,而且很多人都有這個細菌感染,你不放心下次直接去找消化科做個碳13吹氣試驗復查一下更準,現在暫時不用吃藥。
哪知道他還說他買了“專門殺這種幽門螺桿菌”的牙膏,2支180塊錢,在手機上上網看到的說有用。我知道他被騙了,如果告訴他這種牙膏是噱頭,沒用的話他肯定會很心疼花了冤枉錢,畢竟做保安一個月也就那么點錢,這一下就是2天工資沒了。我只能說你先試試。所以我想了想,或許網絡上也有一些年紀大的朋友有這方面的疑問,所以今天我就借此拋磚引玉,給大家講解幽門螺桿菌的那些事。
幽門螺桿菌感染,你莫要小視!
●相信大家不論是在網絡上還是線下各種單位的宣傳欄上可以看到,國家公共衛生部門一直都是建議大家用“公勺、公筷”,不少人還覺得一家人的還分這么清楚,真是小題大做,讓人家誤會。還真別說,很多人其實都是這種想法,在這我不妨告訴大家,餐桌上公勺、公筷不僅僅是出于衛生考慮,更多的是預防“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這個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我們人其實是沒有任何感覺的,但它卻是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腸道疾病的一大禍根!
●為什么這么說呢,幽門螺桿菌它也是一種細菌,屬于革蘭氏陰性菌,其生存能力非常強,像我們的胃內胃酸那么多、那么強,它還能生存下來。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將近100%的慢性胃炎患者體內能尋到幽門螺桿菌的蹤跡,約95%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的胃潰瘍因幽門螺桿菌而起病,更厲害的是,幽門螺桿菌還是胃癌的頭號殺手,約63.4%的胃癌與其息息相關。而我國呢,大多數家庭都不習慣使用“公勺、公筷”,這就導致它通過“口-口”廣泛傳播,在我國的感染率甚至達到40%-60%。
幽門螺桿菌感染,抽血、碳13吹氣和胃鏡該選哪種?
①碳13吹氣試驗:這種檢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幽門螺桿菌可產生尿素酶,能分解尿素產生的CO2,所以在檢查時你要先口服核素(13C或14C)標記的尿素后,如果胃里面有這種細菌感染,那么就可以將其分解,呼出有核素標記的CO2。所以這是目前臨床上篩查的最常用的方法,而且是無創的,沒有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②抽血檢查:也就是我開篇給大家提到的保安大叔的這種檢查方法,只需抽一管血來檢測血清中的幽門螺桿菌抗體IgG,但是呢,這種方法陽性不一定就是目前感染狀態,所以我是不太推薦別人用這種方法篩查或者復查。
③胃鏡檢查:這種方法是最準確的,是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金標準。就是醫生在做胃鏡時從你的胃里面取出一小塊的胃黏膜組織來檢查,如果呈現陽性反應則在你的報告上會打上一個“幽門螺桿菌+”。
綜合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尤其是一些衛生不達標的地方,餐具可能都沒消過毒就直接給你用的;此外,在農村,有些長輩帶小孩非常喜歡把食物在自己嘴巴里嚼碎了然后給孩子吃,這其實是非常不衛生的;在家里一家人吃飯最好養成使用公勺、公筷的習慣。如果確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要覺得人沒有不舒服就不管,一定要在消化內科醫生指導下接受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并在治療后復查,才是正確之道。
作者寄語:本文是筆者綜合數小時時間綜合總結而成,不加入專欄收費,無償、免費地讓大家閱讀。愿對那些受到謠言誤導、沒有醫學知識、沒有健康保健觀念的群體有所幫助。頭條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每個人都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如有不同觀點可在評論區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果覺得學到了有幫助,不要吝嗇,獻個愛心,點個贊,轉發一下幫助更多的人,感謝大家的支持。
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