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大家好,我是小明,MingPeque?o。提到法國,很多人就會聯(lián)想到巴黎,埃菲爾鐵塔,盧浮宮,蒙娜麗莎…而今天,我想聊聊關(guān)于《蒙娜麗莎》,大家都不太清楚的事兒——《蒙娜麗莎》失竊案。說到這幅畫,我們肯定要先看一看它到底值多少錢,才讓人這么惦
大家好,我是小明,Ming Peque?o。
提到法國,很多人就會聯(lián)想到巴黎,埃菲爾鐵塔,盧浮宮,蒙娜麗莎…
而今天,我想聊聊關(guān)于《蒙娜麗莎》,大家都不太清楚的事兒——《蒙娜麗莎》失竊案。
說到這幅畫,我們肯定要先看一看它到底值多少錢,才讓人這么惦記。(很現(xiàn)實的寫作方式)目前來講,世界上最貴的畫是達芬奇的《救世主》。
在2017年,它以約4.5億美元的價格,在美國佳士得夜拍上成交,是史上最貴的藝術(shù)品。
而《蒙娜麗莎》作為達芬奇晚年的作品,是公認的世界上最值錢的一幅畫。
兩者相比,到底哪個更為值錢呢?
答案是,《蒙娜麗莎》。它現(xiàn)在估價為8.3億美元。
如果這幅畫現(xiàn)在拿出來進行拍賣的話,肯定一瞬間就被沙特王儲買走了。估計就要展示在“阿布扎比盧浮宮”了。
兩個“盧浮宮”
通常我們所指的“盧浮宮”是法國巴黎的,
而法國與阿聯(lián)酋在2007年3月簽約,合建“阿布扎比盧浮宮”。該博物館將使用巴黎盧浮宮的名稱,并租借巴黎盧浮宮以及其他法國博物館的藏品,租借期長達三十年,合同價值近十億歐元。
簡單來講,就是有錢人愿意掏錢租名字建博物館的事情。
回到正題,其實《蒙娜麗莎》在歷史上曾被盜走過。
在1921年8月22日,有一個法國畫家路易斯?貝爾特(Louis Béroud)專程去盧浮宮臨摹《蒙娜麗莎》,但去了之后發(fā)現(xiàn),展示的墻上并沒有《蒙娜麗莎》,只有四個釘子。
他就去詢問旁邊的工作人員,“《蒙娜麗莎》怎么不在?”。這個工作人員很順口地回答了一句,“它可能被拿去做宣傳活動了,大概過幾個小時就應(yīng)該會回來。”
但是,這位畫家等了很長時間,這幅畫都沒有被掛回來展示。在實在是等不了了,他就又找了另一位工作人員來詢問,工作人員說:“我?guī)湍悴橐幌掳 薄=Y(jié)果一查發(fā)現(xiàn)《蒙娜麗莎》今天沒有宣傳活動。
就在這個情況下,大家才發(fā)現(xiàn)這幅畫好像是丟了。
于是盧浮宮立刻就被封鎖了,警方馬上介入調(diào)查、封鎖國境線,因為警方認為這幅畫如果被人偷走,就可能會被帶出國。但是挨個盤查過后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可疑的人員。
就這樣一個月接著一個月過去了,法國警方仍舊沒有任何的線索,只找到了一個畢加索,也沒有找到任何的嫌疑犯。
整個法國都開始相信,《蒙娜麗莎》可能永遠不會再回到法國了。
畢加索
當時的畢加索才三十歲左右,還不是一個很有名的畫家,那么這個事情到底跟畢加索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
畢加索在失竊案發(fā)生的四年前曾經(jīng)買了一個雕塑,而這個雕塑后來才知道是被人從盧浮宮里偷出來,轉(zhuǎn)賣給畢加索的。警方當時抓到那個偷雕塑的人,順帶把畢加索也牽連進去了。經(jīng)過調(diào)查證實,畢加索并不知道這個事情。
但這次又丟了東西,警方馬上想起來了畢加索,懷疑是這位老兄再次犯事,于是把他逮捕了。結(jié)果可想而知,沒有任何的證據(jù)線索表明畢加索跟《蒙娜麗莎》失竊案有關(guān),所以很快就被釋放了。
從這個事情就可以看出,法國警方在當時真的是一點兒線索證據(jù)都沒有,也可以從側(cè)面看出這個計劃是多么的完美。
不過,從這個作案的角度來講,肯定不是個人作案。而最終的結(jié)果也證實這是一個團伙。
開始的開始
這個團 伙總共有五個人,一個主謀,一個畫家和三個負責(zé)執(zhí)行的人。
這個主謀是一個阿根廷人,叫愛德華多?德?瓦爾菲耶諾(Eduardo de Valfierno),這里我們簡稱“愛德華多”。
愛德華多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人都十分精通藝術(shù),從事藝術(shù)品投資的工作。而愛德華多算是在藝術(shù)品這個圈子里長大的,所以對藝術(shù)品十分的精通。
但是,他是一個紈绔子弟,十分擅長揮霍。長此以往,家里人有點兒難以忍受,于是就把他趕出去了。
剛開始,他也十分迷茫。但是他也很快就找到了方向——賣畫。他去找他的親戚要畫,他自己手里本來也留有一些畫,于是就賣畫為生。
雖然這些畫也是可以賣出一些價錢的,但是久而久之手里的畫越來越少,而且多少錢也不夠他肆意揮霍。賣著賣著,他就覺得肯定會有賣光的那一天。
因此,他想了一招,不如找一個擅長臨摹的畫家,臨摹一下這個真品,然后把假的賣給別人。這樣真的一直放在手里,還可以再次售賣。
于是,他找到了一個畫家,叫伊夫?喬德隆(Yves Chaudron)。【不知道具體長什么樣,所以沒有照片】
這個畫家十分擅長臨摹,而且這個畫作可以被模仿到專家都沒有辦法鑒別的程度,就是真的十分擅長。
一開始,他讓喬德隆(畫家)臨摹了大量的歐洲名畫,拿到美國去賣。因為愛德華多的家里在藝術(shù)品這個圈子里還是挺有名的,所以知道他的人也還是挺多的,也就大概都知道這個人手里應(yīng)該是有一些名畫的。
后來,他賣的畫越來越多,也掙了越來越多的錢,知道他的人也越來越多,市場就逐漸打開了。甚至,有一些富豪找到他,直接表明自己想要哪幅畫,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搞來就可以。甚至偷都可以。
對于甲方爸爸們的要求,他也完全接受,沒問題。
但其實,富豪甲方爸爸們提出的要求是很難的,因為有一些畫特別有名,就展示在人家的那個藝術(shù)館里,根本沒有偷出來的可能性。如果臨摹的話,真品就懸掛在那兒,那怎么可能把臨摹完的贗品賣給人家,人家也不會傻到相信。
最初的策略
于是,愛德華多就想到了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很顯然也逐漸變成了他之后的策略,
比如說,有人想要《救世主》,就先讓這個畫家臨摹一個《救世主》,不過雖然是臨摹,但是也會做一些方便辨認的記號在上面。
而之后,愛德華多就拿著這個假畫去美術(shù)館,賄賂門衛(wèi),讓門衛(wèi)給他足夠的獨處時間,方便他把真畫和假畫對調(diào)。
第二天,愛德華多就帶著買家去美術(shù)館,并且在美術(shù)館跟買家確認好,并且用之前那些記號來讓買家記住這個是“正品”。
等買畫的人回去之后,在當天晚上,愛德華多就會返回美術(shù)館,再次賄賂門衛(wèi),把真畫和假畫再次對調(diào)。這樣,等到第二天的時候,他就可以把假畫賣給買家,而買家拿到畫之后一看,就跟昨天在藝術(shù)館看到的那幅一模一樣,有著同樣的記號,他就放心了,覺得自己手里的是正品。
事情到這里,還有最后一步,愛德華多還會賄賂報社記者在犄角旮旯里刊登一篇假新聞,內(nèi)容是這幅畫丟了。而買畫的人看到這個假新聞,就更放心了,報紙上都說這個畫丟了,自己手里的就一定是“正品”!
以上呢,就是他的策略。不過,可能有人也會像我一樣對這個事情有點兒疑惑。為什么不直接把真畫賣給人家呢?直接把真的畫賣給人家不就完事了?
其實,他做這個事情有三個好處:
第一個,博物館并沒有真的丟失畫作。這個其實是很重要的,他沒有把真的畫作偷走。如果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看到報紙上的新聞,并且去確認的話,其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畫是真的。所以他們也只會覺得是記者寫的假新聞,吸引眼球的東西。
博物館也不會因為丟失畫作而報警,并且被賄賂的門衛(wèi)也不會因此有什么麻煩。
第二個,買家是不會報警的。因為他是買家,并且愛德華多的這個策略很難讓買家發(fā)現(xiàn)他購買的是假畫。
第三個,可以重復(fù)操作。這個策略在沒有監(jiān)控的年代,可以說是近乎完美的。真畫永遠都在,賣出去的都是假的,可以想賣多少就賣多少。
他就靠這個策略賣了大量的假畫,但是隨著掙得越來越多,他也很怕事情敗露,所以就想干一票大的,之后就金盆洗手。于是,他就開始了一個最為大膽的計劃——《蒙娜麗莎》。
計劃開始
計劃的開始,愛德華多帶著喬德隆來到了法國巴黎盧浮宮,看著《蒙娜麗莎》,愛德華多提問:“這幅畫你可以臨摹嗎?”
喬德隆說,沒問題。
愛德華多再次發(fā)問:“我不是要一幅,我是要N幅”。
喬德隆:“真沒問題,只要時間足夠多,就可以完成。不過這一次,你之前的策略好像都不管用了,因為這幅畫真的是太有名了”
而愛德華多也在此時露出了他的一部分計劃,他回答說:“欸,你說對了。這一次,不能假偷,這次要真的偷”。
兵分兩路
而之后,愛德華多和畫家喬德隆兵分兩路。
畫家喬德隆負責(zé)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那一環(huán),他開始每天去盧浮宮臨摹《蒙娜麗莎》。不僅僅是繪畫手法技巧的問題,還有就是畫框染料,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也很重要。于是呢,他到法國各個畫廊去找相同的畫框,還查閱一些中世紀的古書來研究染料。
而愛德華多也在這段時間輾轉(zhuǎn)世界各地,尋找買家,在美國找到了五個老板,在巴西也找到了一個。在這六個買家敲定之后,他馬上返回了法國巴黎,告訴喬德隆要臨摹的畫作數(shù)量,然后也開始進行計劃的下一步。
執(zhí)行三人組
愛德華多回到巴黎之后,就去了法國巴黎的人才市場,這些勞務(wù)市場有很多工人,像是瓦匠、木工… 在這些人里曾經(jīng)有不少人在盧浮宮里干過活。結(jié)果呢,就找到了三個人。有了這三個人的加入,這個團伙就組建好了。
這三個人分別是文森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蘭切羅蒂兄弟(Michel Lanceltotti)。
這三個人之前都在盧浮宮干過活,但是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yōu)榱隋X什么事都會做的。
愛德華多跟他們說了這次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偷畫,并且也給他們開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價格。這三個很快就同意了。
他們同意之后,愛德華多開始了將近一年的排練,目的很簡單就是如何拿到《蒙娜麗莎》。
而與此同時,喬德隆也臨摹了六幅畫作。但是喬德隆沒有在法國進行臨摹,雖然畫框、涂料等等一些東西實在法國買的,但是他把這些東西都拿到了買家所在地去畫。原因很簡單,因為臨摹的十分相像,從海關(guān)拿不出來。為了可以更好的交貨,就在買家的所在地來畫。
最重要的步驟
在買家有了,假的畫作有了,就只剩偷畫的這一步了。
1911年8月21日這一天,也就是在發(fā)現(xiàn)《蒙娜麗莎》丟失的前一天,盧浮宮是休息日。
在這一天,盧浮宮要進行內(nèi)部的整修,也就是說,會有一個工程隊進入盧浮宮。而愛德華多的計劃就是,在盧浮宮進行內(nèi)部整修的那一天,趁亂把《蒙娜麗莎》拿出來。
而這個工程隊是很難混進去的,所以那三位執(zhí)行偷畫的人員早在前一天就進去了,也就是8月20日。他們裝作正常的游客,穿著跟工程隊相同的衣服進去的。
在進去之后,他們躲到了一個沒有人監(jiān)管的小倉庫,并且在里面呆了一夜,第二天等到工程隊進來,等到里面所有的自動報警解除之后,他們才出來趕緊把畫作拿下來,混到工程隊里,在大家誰都不太清楚的情況下,把這幅《蒙娜麗莎》帶出去了。
而事情的發(fā)展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情況,第二天,發(fā)現(xiàn)這幅畫作已經(jīng)丟失的時候,才聯(lián)系警方并且封鎖了國境線,但是沒有找到任何的線索。
那么,《蒙娜麗莎》當時在哪里呢?
其實是在蘭切羅蒂兄弟家里。
在拿到這幅畫之后,愛德華多也立刻支付了佩魯賈和蘭切羅蒂兄弟的報酬。付完報酬之后,愛德華多去了美國。他當時跟執(zhí)行三人組說的是去處理點兒事情。
愛德華多去美國賣假畫去了。他當時回到美國就立刻把假畫賣給了五個買家,然后又去了巴西,繼續(xù)交貨。賣了這些畫,他總共掙了四千萬美元,按照現(xiàn)在折算下來,大概32億美元左右。
其實,他一直在等的就是這個新聞,一旦新聞報道《蒙娜麗莎》失竊,就可以賣了。
在賣了畫之后,愛德華多就躲到了北非。因為北非跟美國或者法國,在當時沒有任何的引渡條例。警察也不會跑那么遠去找他麻煩。而他到了北非之后,就再也沒跟執(zhí)行三人組聯(lián)系過了。
佩魯賈
那么,現(xiàn)在法國盧浮宮的《蒙娜麗莎》是什么情況?
這就與佩魯賈有關(guān),是他決定了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在巴黎盧浮宮看到《蒙娜麗莎》。
當時,佩魯賈和蘭切羅蒂兄弟偷了畫,收到報酬之后,愛德華多就走了,說是有事要忙。因為他們其實是各自負責(zé)各自的任務(wù),其他人什么情況,他們并不清楚。而且,佩魯賈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愛德華多的原名。
剛開始還好,后來就很是疑惑,很是心焦。佩魯賈足足等了兩年的時間,但是愛德華多一直都沒有取畫。他疑惑心焦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這幅畫愛德華多不取走,就很是奇怪。放在手里也十分危險,畢竟整個法國都在尋找。
第二個就是,當初愛德華多給他的報酬,他基本上都快花完了。
等到錢財真的彈盡糧絕之后,佩魯賈就跟蘭切羅蒂兄弟倆商量,要不我們把這幅畫賣了吧,愛德華多肯定是不會來取了。
《蒙娜麗莎》消失兩年后,佩魯賈有一天忽然跟一個意大利的博物館取得了聯(lián)系,說自己手里有《蒙娜麗莎》。
意大利博物館一聽,馬上派了一位當時最頂級的鑒畫師去到佩魯賈的家,把畫拿回意大利進行鑒定。
一經(jīng)鑒定是真品。就馬上報警,佩魯賈就被逮捕了。這件事在當時轟動了法國也轟動了歐洲。
意大利政府收回這幅畫之后, 決定歸還給英國政府,但是要求在歸還之前,要把這幅畫在意大利巡回展出。
結(jié)果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熱烈歡迎。因為《蒙娜麗莎》其實是意大利人達芬奇所畫。
與此同時,大家也開始感謝佩魯賈,紛紛去監(jiān)獄里進行探望。大家的想法是,如果不是這個人,這幅畫永遠都不會回到意大利。而佩魯賈在進行牢獄之災(zāi)的時候,有很多人來進行探望。
也因此,佩魯賈也靈機一動,在庭審的時候堅持強調(diào)自己,就是為了把這幅畫帶回意大利才去偷的,完全沒有考慮過錢財?shù)氖虑椋瑳]有人指使,也是自己一個人完成的整個操作。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把這幅畫帶回意大利。
不過,在庭審的過程中,檢方也提出了幾個疑問:“
第一,你聯(lián)系博物館的時候,是來詢問價格的。如果要是純粹的想把這幅畫帶回意大利,那么更應(yīng)該是贈送給博物館比較合理。
第二,在這之前,你曾經(jīng)給你的父親寄了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爹,我們發(fā)了。根據(jù)這封信,就可以看出你肯定是打算賣的.
就在這樣情況下,法官仍舊認定佩魯賈是在一定愛國心驅(qū)使的情況之下,才偷的這幅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且不再追究有可能的共犯。(如果是追究共犯的話,愛國這個說法就不成立了。)當時庭審的時候,距離他被抓起來就已經(jīng)有7個月了。
于是當庭釋放。
后續(xù)
那么,又是怎么知道這個故事里面所有的人物和計劃的呢?
明明在當時也是無解的事情,怎么會被后人所知曉呢?
這還是要提到佩魯賈,在他被放出來之后,僅僅過了八年就去世了。然后,又過了幾年,有一個報社記者聲稱自己是佩魯賈的朋友,這個事情就是他寫出來的。這個記者也說他自己去深入調(diào)查了一番。
后來,還真的在美國出來了一幅《蒙娜麗莎》, 而且,現(xiàn)在已知的、可以被展出的、確定是真跡的《蒙娜麗莎》就有三幅,所以現(xiàn)在究竟哪一幅是真的?
難道要集齊七幅,才能召喚出真的《蒙娜麗莎》嗎?
世界從未如此神秘!我們下次再會!
金原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