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人認為企業經營的底層邏輯是很虛的東西,但通過了解百果園可看到是一個很實的東西,它就是企業的經營大法。這個經營大法使得企業家與企業有自己清晰的戰略思維,有自己堅守的價值立場,有自己獨創的經營發展之道。概括百果園的成功之道,我認為,首先就是
很多人認為企業經營的底層邏輯是很虛的東西,但通過了解百果園可看到是一個很實的東西,它就是企業的經營大法。這個經營大法使得企業家與企業有自己清晰的戰略思維,有自己堅守的價值立場,有自己獨創的經營發展之道。概括百果園的成功之道,我認為,首先就是贏在一個“信”字——基于信任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基于信任的公司治理與人才管理機制,基于信任的相關利益者價值平衡與產業生態構建。百果園“信任”經營之道的成功,也增強了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即中國人是值得信任的,信任是可以創造價值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是有信任“紅利”的。
百果園基于信任的商業模式的突破
因為信任,所以簡單。百果園創立伊始就對消費者做出“無實物、無小票(收據)、無理由”三無退貨的承諾,并做到“線上瞬間退款”,這非常具有魄力和大膽。沒有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沒有對中華民族品性的深刻認知,沒有對中國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充分信任,絕對不敢做出如此承諾。這也需要企業家有“禪者”之定慧。
因為相信“信任”的經營力量,所以才有相信“相信的力量”。憑借信任,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關系變得簡單、自然而心無雜念,從而贏得消費者信賴;因為人才信任機制,使人才管理變得簡單而自然,由強管控走向自我驅動、自我管理,從而贏得人才的忠誠與信賴。因為信任利他,所以百果園打造了一個為消費者提供好吃水果的產業生態。
百果園的信任經營模式也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即產業互聯網時代、數字化時代。一方面,人才有價,人才信用有價,未來真正最有價值的人除人本身的能力價值,很重要的就是信用價值。現在我們也在研究和探討,數字化時代如何給人才定價,如何將人力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推動人才創新創業?其中難題之一,就是如何基于人才的信用價值給人才貸款。第一要給人才定價,第二要給人才貸款。信用有價且可變現。另一方面,隨著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著信息的日益對稱與透明,大數據將幫助我們過濾和篩選那些不講信用的人,可對人的信用進行畫像與留痕,對不講信用的行為全部都可呈現出來,人違背信用的成本會越來越高。百果園以“信”作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是企業家基于長期價值主義的所為。所以很贊同余惠勇董事長歷經九死一生悟出的商道真諦:“商業的本質是建立信任,經營的本質是經營信任,經營的根本法是信任經營。”而且百果園不僅是停留在理念層面上,而是貫穿、踐行于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各個層面。
百果園信任經營模式主要有三個方面值得學習和探討。
此外,有夜間配送,門店無人值守,配送員自己開門送貨。還建立了壞貨確認制度、分貨制度等一系列基于簡單信任的制度體系。
百果園的信任經營模式,看似簡單而樸素,但操作起來并非易事,需要有強大的定慧心力。它打破了行業陳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水果銷售業態,是一個了不起的經營創舉,這也使百果園這幾年實現了高速成長,去年銷售收入近150億元,成為全球水果零售第一。
百果園成功之道:有情懷、懂江湖、通人性
企業要做大做強首先取決于兩大先天要素,一是所選擇的行業,二是是否具有優秀企業家的特質。
水大魚大,水好魚好。企業首先要選擇一個大而有前途的市場領域。毫無疑問,水果行業是一個大而有前途的領域,只是這個市場水大魚多、魚小,萬億市場,但沒有百億級企業。這個領域誰都可干,支個地攤就可開張。水果很嬌貴,弄不好易砸在手里,要做好做大水果生意不易。正如余董所說,能經營好水果就能經營好一切。誰要在這個領域做大做好,必須要有真正的企業家精神與特質,而余董身上正是體現了優秀企業家精神與特質。
在中國特殊的營商環境中,企業家要想成功要有三大特質:有情懷、懂江湖、通人性。有情懷就是有使命感,具有長期價值主義思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品德高尚;懂江湖,就是務實接地氣,懂人情世故,知進退;通人性,通透人生活得明白,同時具有同理心,善解人意,知人善任。企業家沒有情懷,企業走不遠;但光有情懷不懂江湖,企業辦不成事;不通人性帶不了團隊,優秀人才不會追隨你。百果園的使命是高遠的, “實現讓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到讓天下人享受好生活的跨越,從而推動人類社會向更美好方向發展”。而余惠勇的個人使命則更崇高并富有禪者境界:“通過企業經營實踐和明理、實修、探索宇宙大道,追求宇宙真理,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煩惱和痛苦,獲得幸福和快樂,從而實現生命的崇高和意義”。禪者就是追求生命的覺醒,內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百果園的成功實踐:六大要素+兩駕馬車+三大支柱
構建好吃水果的全價值鏈經營六大要素系統,加上兩駕馬車、三大支柱,形成百果園獨特的經營發展之道。
打造好吃水果的全價值鏈經營六大核心要素體系——百果園要為消費者提供好果品,靠簡單賣水果不可能保證水果是好吃的。為此,百果園必須要從傳統水果零售商轉向基于全價值鏈的產業生態管理者,必須在六大產業環節與要素上提升掌控與管理能力。
正是打造了全產業鏈的六要素產業生態管理體系,百果園才能兌現為顧客提供好吃、安全水果的承諾。在中國要構建全產業鏈的生態管理系統是很難的,如全部由自己投資每個環節,勢必需巨額資金投入并形成重資產,而百果園只能走輕資產、重管理模式,走開放合作道路,而開放合作每個環節可能都有陷阱,都有風險。百果園首先真正把這種為消費者提供好吃的水果作為一種信念,將產業生態構建作為一種戰略長期投入。其次是以“信任”和“利他”去與產業生態各方開放合作,構建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產業生態賦能系統,從而贏得產業生態各方認可和信賴。
百果園“ 兩駕馬車”:渠道品牌與品類品牌——
百果園已打造出20個左右的品牌,開始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讓天下人吃上更好的水果”,不是百果園一家企業、而是整個產業生態共同的使命與責任,這需要企業確立生態共生戰略思維,打造產業生態優勢。
要構建農產品產業生態,首先是產業生態各參與方要彼此信任,第二個核心要素是利他。參與方發揮各自的長板優勢,彼此賦能。作為好吃水果的平臺化公司,百果園一方面要為品類水果種植者提供技術、標準、資金、品牌等服務,幫助種植者生產好產品,為渠道和消費者提供好產品;另一方面通過供應鏈及渠道將好產品賣出去。企業要通過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為產業鏈參與各方賦能,保證參與方都掙錢。從資產角度,可能渠道和種植基地都不歸百果園所有,但歸百果園所用,這就使得百果園從一個傳統水果零售商轉型成為基于數字化平臺的好吃水果的產業生態管理者與產業生態賦能平臺經營者。未來,百果園不再是一個傳統零售商,而是一家產業互聯網企業,一家經營客戶數據的高科技企業。
百果園的“三大支柱”:信息科技+金融資本+研發——百果園能否從一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為一家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產業平臺服務經營公司,有賴于百果園三大戰略支柱的打造與完善。
未來百果園的新競爭力三要素。過去說賣水果就是開店,就是找店員、找店長。從百果園可看到,百果園最終是打造一支專業化隊伍,為產業價值鏈提供專業化服務,同時,未來百果園最重要的資產不是門店而是大數據。未來的企業就是經營客戶,經營客戶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新競爭力三要素:海量的大數據、算力、算法。此外,全價值鏈經營與管理同樣需要金融資本的助力,因要維護全價值鏈經營就要靠經營的產品,尤其種植行業更是如此。涉及保險問題,涉及系統生產問題,涉及產業整合問題,涉及創新問題。
未來商業模式一定是基于數字化平臺化經營與管理,某種意義上未來百果園就是一家基于產業互聯網與價值鏈的平臺化管理與賦能的公司。從渠道角度看,百果園把碎片化資本與碎片化人才整合起來,讓加盟商出錢出力,百果園提供好產品、好品牌與敏捷供應等賦能——要按我的要求和標準去賣水果,保證你掙錢。從種植端角度看,百果園整合好吃水果的農場主——我為你提供技術、金融、品牌等賦能,你按我的標準將好吃的水果生產出來,我幫你賣。這樣,百果園就成為鏈接消費者與生產者,為好吃水果提供產業生態服務與賦能的平臺化經營與管理公司,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就是千億級甚至萬億級。如果百果園真正做到千億級企業了,相信它就是一個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美好生活服務的偉大公司。
文/彭劍鋒
本文刊載于《中外企業文化》2021年10期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