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明朝永樂年間,河間府交河縣的一個鎮子上住著一位年輕人叫做李雪鴻。他這個名字的由來說起來還頗有一些傳奇色彩,李雪鴻的媽媽生孩子那天,時值寒冬,天降瑞雪??墒谴蠖斓木谷挥幸恢圾櫻懵湓诹嗽鹤永?,李雪鴻的父親李茂堂看著在院子里踱步的大雁,隨口而出
明朝永樂年間,河間府交河縣的一個鎮子上住著一位年輕人叫做李雪鴻。
他這個名字的由來說起來還頗有一些傳奇色彩,李雪鴻的媽媽生孩子那天,時值寒冬,天降瑞雪??墒谴蠖斓木谷挥幸恢圾櫻懵湓诹嗽鹤永铮钛櫟母赣H李茂堂看著在院子里踱步的大雁,隨口而出道:“好一個飛鴻踏雪泥?!本瓦@樣,李茂堂給兒子取名為雪鴻。
李雪鴻的父親李茂堂是一位讀書人,只是他年輕時正趕上燕王掃北,當時連年戰亂,以至于他科舉之路一再耽擱,就這樣落落半生。
可是讓父親頗感意外和欣慰的是,多年以后他這個兒子長大了以后才氣過人,李雪鴻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要知道一個鎮子上當時出一個秀才那絕對是鳳毛麟角,可比現在考一個大學要困難多了。
考上了秀才就有了一定的待遇和禮遇,要知道有的人都七老八十了,還只是一個童生而已,再考就是舉人,考中舉人就可以做官了,所以大家應該可以理解范進中舉以后為什么激動的瘋掉了。
正是春風得意又得佳偶,剛考上秀才不久,李雪鴻又娶了住在交河縣郊的一位姑娘。
這位姑娘叫做柳若蘭,她的父親和李雪鴻的父母是至交好友,父母做媒,促成了這份姻緣。
柳若蘭也是書香門第出身,長的清秀婉麗,氣若芷蘭,李雪鴻十分喜歡她,小兩口婚后你儂我儂,十分恩愛。
可是人間哪有千般如意,萬般順遂,這樣的歲月靜好,卻被接下來發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給打破了。
1、拾麥人松樹下遭遇大蛇,秀才郎再懇求細說原委
轉眼間又到了麥收節氣,整個河間府境內到處都是一派農忙的熱鬧景象。當地種麥子的農人把麥子割完以后,很快就會有“拾麥”的婦女來撿拾地里的麥子,一般這些“拾麥人”都是一切失去了丈夫的寡婦,由于她們一個人沒有辦法和力氣耕種麥子,所以為了活命只能在麥收季節跟在后面撿別人落下的麥子。
當時民風都比較淳樸,好多農人都在收麥子的時候故意不弄那么干凈,在地上落下一些麥穗,為的是讓這些“拾麥”的婦女好歹有一口飯吃,從而不至于被活活餓死,由此可見當地民風甚是淳樸。
話說這日在鎮子西邊有一個姓鄭的“拾麥”婦女正在地里撿拾著麥子,鄭氏幾年前剛生下一個孩子她的丈夫就得了傷寒死去了,只留下她孤兒寡母無依無靠的,每到麥收時節就靠著在地里“拾麥”維持生計。
這片麥地的邊上不遠處有一棵樹齡上百年的百年老松樹,它歷經百年而不死,長著粗壯的樹干和茂密的樹冠?!笆胞湣钡娜撕偷乩锔苫畹霓r人休息時一般都在這棵古松的松陰下乘涼。
這天,鄭氏帶著一個三歲大的兒子,她在“拾麥”之前怕孩子曬壞了,就把自己的小孩子一個人放在了古松下面乘涼。
自己則在樹旁不遠處的麥地里“拾麥”,當她把一塊麥地快撿拾了一半的時候,突然聽到自己的孩子在不遠處的松樹底下哇哇大哭起來。
鄭氏聽到自己的兒子在松樹下大哭,趕緊放下手中的麥子,飛一樣的向著大松樹跑了過去。
她還沒到近前,遠遠的就看到樹上有一條胳膊粗的大蛇從樹干上面半吊下來,在半空中正向著自己的小兒子吐著長長的蛇信子。鄭氏顧不得害怕,一下子就沖到了孩子身邊,俯身快速的抱起來孩子轉身就跑。
那條大蛇反應很快,一看就要到嘴邊的食物就這樣跑了,好像一下子發怒了,嘴里一邊發出呲呲聲,一邊從樹上用力蕩出老遠落在了地面上,在身后沖著鄭氏緊跟不放追趕而來,鄭氏嚇得慌了手腳,由于腿有一些發軟,雖然使勁了全身力氣,但是還是被大蛇很快就追了上來。
就在這危急關頭,突然遠處正在收麥子的幾個村民聽到了鄭氏的喊叫聲,就都拿著鐮刀大喊著沖了過來,一看是一條大蛇,大家毫不畏懼,沖上去就要和大蛇搏斗。
大蛇看到來了這么多人,應該是害怕了,馬上身子一扭,掉頭就往回爬,就見這條大蛇的身體呈波浪形前行,在麥茬上面就和飛一樣的前進,后面的人們緊跟不舍,一眨眼的功夫就追到了那顆古松底下。這時只見大蛇把頭向上探得老高一躍而起,迅速的爬到松樹的樹干上,然后縮身一竄就竄到了樹冠里面,探著頭不斷的對著下面的幾個人吐著蛇信子。
要說人的這個好奇心可真是個神奇的東西,還不到半刻鐘的功夫,松樹底下就圍滿了前來參觀的好奇的村民。這人一旦多了,對一件事情好奇起來,就連這么大的大蛇,竟然都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一個個的指著樹上的大蛇七嘴八舌的聊著,大家主要聊的內容就是一定要把這個大蛇給打死,大蛇見此情景好像也感到了害怕,把探出來的頭縮進了樹冠里面。
村里的幾個老人說這條大蛇應該就是這棵松樹給招來的,這棵古松已經長了幾百年,它身上絕對有了靈性,必須連這個大松樹也得砍了,不然只除掉這只蛇可不行,保不齊以后這棵松樹還會引來別的東西來傷人。
村子里的這些年輕人聽了這幾個老人的話,都覺得有些道理。于是大家就商量著砍樹的事情,最后決定把樹砍倒后再把蛇給殺了,這樣可以永絕后患。
說話的這個功夫,有幾個年輕人飛快的跑到村子里,不一會兒就拿來了鋸和斧頭。
說干就干,兩個年輕人也不怕這個樹粗大難砍,拿起斧頭掄圓了胳膊,一邊一個就沖著這棵大松樹的樹干砍去。
正在這時,只聽一人在后面大喊一聲,朗聲說道:“兩位且慢動斧,聽我說兩句。”
眾人回頭一看,只見一翩翩少年走了進來,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鎮上的秀才郎李雪鴻。
只見李雪鴻向眾人輕施了一禮后說道:“眾位鄉親,這蛇今日欲出口傷人,實在是饒恕不得,理應殺掉。但是這棵古松確是萬萬砍不得?!?/p>
一旁的人們紛紛不解,但是李雪鴻是鎮上唯一的秀才,平時又常常待人和善,還經常幫襯鎮子上有困難的鄉民,因此雖然才過弱冠之年,但是平時鄉親們都對他敬重有加。
于是這兩個砍樹的年輕人聽到他的話都放下了手中的斧頭,暫時停止了砍樹。
只聽人群中的一位老者對李雪鴻說:“李公子,你說這棵樹砍不得,我想其中一定是自有一番道理,能否給老頭子我和鄉親們講一下,也讓我們明白?!?/p>
李雪鴻聽完以后松了一口氣,然后對眾人欠了欠身說道:“諸位鄉親有所不知,這松樹是咱們村的吉樹,更何況的是這樣的百年老松,就連山中都很是少見,咱們這河間府境內一座山都沒有,能長出來這么一棵松樹,并歷經百年依舊枝繁葉茂,大家伙說這是不是一個特別難得的事情,這棵老樹見證經歷了我們祖上多少代的喜怒歡樂生老病死,我們守之愛之還來不及,又怎能忍心砍伐?!?/p>
眾人聽完李雪鴻這番話紛紛點頭稱是,只見剛才的這位老者一拍腦門道:“幸虧李公子及時趕來勸阻,不然我老夫豈不是愧對祖宗”,說完對李雪鴻躬身就行了一禮。
李雪鴻趕忙把老人扶起,然后又對眾人致謝了一番,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是啊,這棵普普通通的古松在李雪鴻心里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他每次看到這棵滿是年代感的古樹,就會想到那些斑駁的歲月,通過這棵古松仿佛能和古人對話。
松樹不砍了,但是這條大蛇可是不能放過的,人們都在琢磨著怎么把這條大蛇滅掉的時候,卻見到鎮上從小就習練武術的劉玉芳拿著一把弓箭走了過來,眾人只見他彎弓搭箭,對準樹冠就是一箭,弓弦響處,箭應聲而出,一下子就竄進了樹冠里面不見了。
可是樹上面并沒有什么動靜,看了半天箭也沒有落下來,眾人紛紛抬頭看著,有的說沒射中,讓他再射一箭,也有的說可能射到樹干上了。
就這樣過去好一會兒,忽然嘩啦一下,這條大蛇竟然卷成一團從樹上一下子落到了地面上。
眾人嚇得就是一陣驚呼,四散開來,平靜下來以后,只見這只蛇的身上果然插著劉玉芳射出去的那只箭,箭頭不偏不倚正中這只大蛇的七寸之處,這只蛇扭曲在一塊,再也沒有了剛才的威風,然后眾人一擁而上,把這只蛇徹底的送上了西天。
2、不日后小娘子突患怪病,睡夢中古松樹竟發人言
這件事情結束以后李雪鴻就回到了家里,和往常一樣平靜的生活著??墒沁^了幾天以后卻不對勁了,身體一向都很好的妻子竟然生病了。
而且她生的這個病特別奇怪,晚上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以后就不停的做噩夢,身體和包裹著一層網一樣,渾身無力走兩步都困難,而且最奇怪的是平時一向吃飯細嚼慢咽的妻子現在吃東西竟然沒嚼幾口就直接吞進肚子里,這根本和妻子往日端莊的氣質不符,可急壞了李雪鴻。
他和妻子的關系平時一向很好,妻子不但賢惠能干,平時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且也頗通詩文,平時和李雪鴻吟詩作對,兩個人有著共同的語言和愛好,既是自己的愛妻,也是紅顏知己,這樣的姻緣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妻子這一下子病了,比他自己病了都讓他難受發愁。
于是他找了好多當地的醫生前來診治,但是服藥以后卻都猶如泥牛入海,病情絲毫不見好轉。就這樣他整日苦悶無計,茶飯不思。
內心的焦急無人可以訴說,李雪鴻常常一個人走到鎮子旁的那棵百年古松下面對著松樹自言自語,和松樹說著他心中所思所想,這樣每次說完之后他心里會稍微好受一點。
有一天,他吃完晚飯,坐在院子外面的藤椅上納涼,就在這時忽然間眼前出現了一位白發長眉的老者。
老者走近后對著李雪鴻躬身一拜。
李雪鴻就是一愣,從藤椅上驚得做起趕緊問道:“您是何方高人,為何對我行此大禮,豈不是折煞晚輩?!?/p>
這位老者聽李雪鴻說完之后笑著說:“恩人不必詫異,也不必驚慌,咱們兩個人既是無話不說的摯友,又是忘年之交,不必害怕。”
李雪鴻聽完更是一頭霧水,趕緊起身拜問:“您何出此言,恕晚輩愚鈍,實在想不起來是在何時何地與您見過,又怎是您的恩人,前輩請勿戲耍于我?!?/p>
老者聽后哈哈一笑道:“恩人請莫怪罪,實不相瞞,我就是村西頭那一棵粗皮老松樹。那一日要不是幸得恩人經過出言搭救,今日我怕是早就成了斧子下面的木頭劈柴,今日幻化成人形,是有一事特來相告于李公子。”
李雪鴻素來膽大,聞言只是略顯意外,然后打量一番后詫異的說道:“哎呀,原來是您,您不用客氣,那日只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晚輩今日得見您真是三生有幸,您親自前來找我何事,盡管說來便可?!?/p>
老者微微一笑說:“恩人,您每日和我在樹下的談話,我都聽到耳中,入于心里,知道您近日每天都在為妻子的病發愁,特來給您排憂解難,告知于您治病之法?!?/p>
李雪鴻聽到這里突然有些激動,趕緊說道:“您真的有治病之法嗎?還望速速告知于晚輩?!?/p>
老者接著說:“李公子切莫激動,聽我細細說來。經過我這幾日的打探,我才得知,您妻子的病并不是無故得來,而是那日被村民打死的那條大蛇所為。那條大蛇修煉已久,那幾日爬到樹上想要吸收我的靈氣,不料被我施法斗了一晚,它見不能得逞正要離開,剛好見到一小兒正在樹下乘涼,它正欲下樹吸收那小兒身上的精氣,哪知竟被人發現,最后反被打死,他聽到人們想砍樹之后再捉住他打死,心中暗自盤算逃跑的計策,實在不行還可以和我一同死去,拉上我當墊背的,它想不是因為我它也不會來這里。卻不料我被您救下,它竟被一箭射死,因此它記恨上了您,它死后存留的那股怨氣跟著您回了家,您平時經常做好事一身正氣,它無法近身,由于女子陰氣居多,所以它索性就跑到了您妻子的身上,所以您妻子從那日以后就得了這個怪病?!?/p>
李雪紅聞言就是一驚,沒想到妻子的病是因為這個原因,怪不得吃飯直接沒嚼兩下就直接吞下,四處醫治而不得痊愈。然后趕緊對老者行了一禮說:“您可有治愈之法,還請您告知于我,晚輩感激不盡?!?/p>
老者說到:“李公子不必多禮,我今日前來只為報答公子救命之恩,再說公子于我已是摯友,我理應相告。你就按我說的辦,去樹下靠北邊一丈遠的地方往下挖,會挖到一個樹根,上面長著一塊我多年吸收日月之精氣結成的一大塊天然靈藥,你拿回家以后搗碎晾曬后煮水熬藥給你妻子每日喝下五錢,然后再去藥店買一點雄黃粉撒在你妻子身上,不出幾日,你妻子之病定會痊愈。”
李雪鴻聽完躬身一拜,起身正要說話,只見面前空無一人,剛才的那位老者竟然消失不見了蹤影。
3、深夜里挖靈藥嬌妻得愈,李雪鴻傳授業千古流芳
這時候李雪鴻忽的從藤椅上驚醒,環顧四周一片沓然,他想不明白,剛才發生的這一切難道是我的黃粱一夢不成?但是卻又那么的真實,他有點恍惚了。
又一想可能是松樹怕白日突發人言把他嚇著,于是就化為人形入自己夢中,這樣一想,李雪鴻覺得這個夢非同一般,于是他根本等不到天明,顧不得天色已晚,回到院子里拿起鐵鍬就向村西頭走去。
轉眼就走到了松樹底下,他先是對著古松拜了一拜,然后走到樹北面一遠的地方挖起來,挖著挖著,在月光的映照之下,他看到果然有一根松樹根上長著一個大疙瘩,李雪鴻這時候心里既感到高興又不可思議,心想竟然真有這樣的事情,老松樹所言果然不虛。他用力鏟斷松根,抱起這塊大疙瘩就快速的跑回了家里。
他怕妻子知道再出事端,就把挖到的東西藏了起來。第二天一大早,李雪鴻吃完飯就拿出了昨晚挖出的東西,放在水里洗干凈了上面的泥土,然后拿來刀斧準備分成碎塊。
正在這個時候,只見門外面走進來一人,李雪鴻抬頭一看,原來是他的好友趙清平。
趙清平是鎮子上的郎中,這次來是想看一下李雪鴻的妻子病好沒好,他走進院子里一眼就看到了李雪鴻手里拿的那塊大疙瘩。
他快步走上前去,仔細看了兩眼,指著這塊大疙瘩就向李雪鴻問道:“李兄,這個東西你是從何處得來?”
李雪鴻聞言笑了笑說:“從村西頭那棵大松樹底下挖出來的,怎么了?”
趙清平有點不可思議的說:“你可知這是何物?這可是一塊兒茯神。”
李雪鴻不解的問道:“茯神是什么東西?!?/p>
趙清平一臉神秘的說:“松樹為長青不老之物,吸日月之精華,得地之氣而結苓,叫做“云苓”,俗稱“茯苓”,抱松根長成的茯苓極為罕見,萬不得一,被叫做“茯神”?!?/p>
李雪鴻一聽大喜,又問到:“這東西有什么用???”
趙清平接著說道:““茯神”有利水之能,化氣之功,可安魂養神助眠,久服不饑延年,輕身不老,還能鎮妖靈,可治驚魂之夢,使人之魂魄各安其位,從而百病皆愈。”
李雪鴻聽完這番話,心想老松果然不騙我,把這樣一個寶貝疙瘩送給我,可真是不得了啊。
于是他把“茯神”切完稍加晾曬就給妻子煮上了,然后又在趙清平那里取來雄黃粉。
把雄黃粉撒到妻子身上以后不長時間,就見他的妻子從嘴中吐出來好幾大口黑水,自從吐出黑水以后,吃飯立馬就不再大口吞咽了,恢復了往日細嚼慢咽的樣子。但是其他疾病還是一切如常。
他又把熬好的“茯神”水讓妻子喝下,結果當天妻子的睡眠就好了許多,也沒有再做那些噩夢,就這樣連著服用了一個星期以后,整個人竟然神奇的恢復了往日的樣子。
這件事以后,李雪鴻對這棵老松樹更是敬重有加,常常去松樹前面拜謝。村里的人在李雪鴻的勸說下也都十分愛護這棵百年古松。
李雪鴻后來又中了舉人,雖然他始終沒有高中進士,但是他的一生都在當地傳道講學,致力于當地的教育事業,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了每一位普普通通的農家學子的身上,當時他的學生遍及河間府,其中不乏進士及第的名士,一時被人們傳為美談。他的品質就像那棵百年古松一樣,永不枯萎,從來不會衰老。李雪鴻最后子孫滿堂,活到古稀無疾而終。
小油燈說:
貪吃蛇貪得無厭倦,自作孽不可活。本來很多年都活的好好的,結果生了歹念,寄生松樹上不成結果又打起了孩童的主意,結果終食惡果。
村民為了捉蛇想砍倒百年老松,雖有不妥之處,但是終歸為鏟除惡蛇,可以理解。
李雪鴻為保古松耐心勸說村民,給他們講述了這棵古松的重要性,從而保住了這棵世世代代生長著的古松。
沒想到這條惡蛇竟死了也不甘心,竟記恨李雪鴻讓松樹不能和它一塊死去,在這個故事里最終連魂也被消除殆盡,它了曾想過,這一切都是它絡由自取,又怎能怪于他人。
可是李雪鴻行善事,得好報。最終老松樹把它孕育多年的這塊茯神獻給了李雪鴻,李雪鴻的妻子得愈。
最后李雪鴻又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教化著更多的人,實在是讓人心生敬佩。您說呢?
(本故事由小油燈講故事原創首發)
故事內容純屬虛構,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張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