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那我是不是快死了?”2019年秋季的一天,蔡磊在北大第三醫院問診時,有些不確定地問醫生。對于醫生給出的可能是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癥”)的答案,蔡磊覺得不太真實,這怎么會?43歲的蔡磊是京東的副總裁,2018年8月,他發現自
“那我是不是快死了?” 2019年秋季的一天,蔡磊在北大第三醫院問診時,有些不確定地問醫生。對于醫生給出的可能是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癥”)的答案,蔡磊覺得不太真實,這怎么會?
43歲的蔡磊是京東的副總裁,2018年8月,他發現自己頻繁的肌肉速顫,當時以為是勞累過度,沒有放在心上。
2019年2月,肌肉速顫的癥狀越來越嚴重,蔡磊到北京協和醫院檢查。檢查之后,醫生建議他馬上住院。但蔡磊太忙了,沒有時間考慮太多。蔡磊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此前的六七年間他幾乎沒有去過醫院,他覺得太費時間。就在檢查的前兩天,他還在參加某互聯網大廠會議。
在京東奮斗十年,蔡磊擁有了很多光環:中國“電子發票第一人”、2018年“年度十大財稅人物”、社科院校外導師……圍繞他的是精英主義、一絲不茍。
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本以為自己走上幸福的軌道,命運跟他開了個大玩笑。兒子出生幾個月后,蔡磊在北京天壇醫院接受了PET-CT檢查。最后,歷經6次診斷,醫生告訴他:漸凍癥,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
確診后的半年里,他持續性失眠。哪怕是睡著,也會在深夜里數次醒來。
“力如太”是治療漸凍癥的藥物,一盒售價4萬元,連續吃18個月以上,可以延長生命2—3個月。蔡磊下定決心:要么死掉,要么干倒漸凍癥。
于是,蔡磊開始著手研發新藥,搭建一家醫療科技公司。為調查數據,蔡磊先后添加1000多個漸凍癥病友,說服他們填寫問卷。但在調研期間,不少病友的相繼離世,曾讓蔡磊感到崩潰。
陸續送走病友,蔡磊感慨:“到最后,活得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尊嚴。”
在研發新藥的幾年里,他投入上千萬元,建立了目前全球民間體量最大的單體數據庫,以及規模數億元的基金,同時推動六七條藥物管線的研發,建起一個頗具規模的動物實驗基地。
他在自救,也在救人。
一、漸凍癥:讓人逐漸失去尊嚴的疾病
患上漸凍癥有多痛苦,你知道嗎?曾有漸凍癥患者不堪折磨,在自殺失敗后,花4.6萬兩次雇閨蜜男友殺害自己……
漸凍癥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運動神經元存在于脊髓中,具有控制和調節運動的功能。當運動神經元功能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喪失運動能力。
第一階段:癥狀開始期:可能突然無法握筷,或走路無故跌倒,無明顯癥狀。此時需由神經內科醫師作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核磁共振等檢查,以確定診斷。
第二階段:工作困難期:明顯手腳無力,甚至萎縮,生活雖尚能自理,但在工作職場已發生障礙,此時需多休息,以免病情加重。并由復健科醫師評估,提供必要復健。
第三階段:日常生活困難期:病程進入中期手或腳,或手腳同時已有嚴重障礙,生活無法自理,如無法自行走路、穿衣、拿碗筷,且言語已稍有表達不清楚情形。
第四階段:吞咽困難期:病程已進入中末期,說話已嚴重不清楚,四肢幾乎完全無力,于進食時流質食物均易嗆到,若不插鼻胃管灌食,常導致吸入性肺炎。
第五階段:呼吸困難期:若患者于呼吸困難時,選擇氣管切開術,則就再也離不開呼吸器了,并需住進地區性呼吸治療中心或居家照護。
患上漸凍癥后,他們活著的每一天,身體的控制權都在不斷被蠶食。可能哪天醒來,就突然發現身體某個部位不再動彈。到最后,全身只剩兩個地方保持正常:還能轉動的眼球,以及完整的神智。
也就是說,患者會清醒地看到自己被冰凍的全過程。
二、花費千萬元,為何仍治不好漸凍癥?
第一,治病需要對癥下藥,但漸凍癥具體病因尚未明確。約90%的漸凍癥是原發性疾病,而且,漸凍癥目前沒有特效藥。
第二,前面提到的“力如太”,主要用于延緩病情,只能勉強延長生存期2—3個月。但“力如太”的價格過于昂貴,無法報銷,根本無力承擔。
此外,如果患者出現肺部感染,還要考慮呼吸機的費用;運動能力喪失后,還需專人照顧,這些都是不小的費用。
漸凍癥患者在確診后,存活期一般在3-5年左右。如果科學護理,存活時間可能會長一點。漸凍癥最大的影響在于對患者造成殘障,霍金在21歲被診斷為“漸凍人”,但是仍然與病魔斗爭了近55年,直到76歲才去世。
霍金能存活如此之久,屬于非常罕見的情形。主要是因為霍金的呼吸肌肉和吞咽肌肉沒有受到嚴重的影響。大部分漸凍人因為肌肉萎縮,無法進食,只能通過插管,或者做造瘺手術,幫助進食和排泄。生活質量低下。
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多是呼吸肌麻痹或并發的呼吸道感染。
第三,在護理方面,除了營養、起居等日常,還要特別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
第四,漸凍癥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發病初期,普通檢查很難查出病情,大部分確診全憑醫生的經驗,可能會誤診。早期癥狀容易與頸椎病、脊髓空洞癥、脊髓腫瘤和腦干腫瘤等疾病混淆,加大確診難度。
漸凍癥早期癥狀不明顯、沒有特效藥、治療難度大,最重要的針對方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當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密切關注,提高警惕,盡早就診。
王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