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單純看房子的建安成本,其實房子的造價并不算高,一般2000元/平方米足矣,如果是小城市,還會更便宜一些1500元/平方米左右基本夠了(人工價格低)。有人會說,我家的自建房一平方米才幾百元,哪需要那么貴,需要說明的一點是,3層樓和30層樓
如果單純看房子的建安成本,其實房子的造價并不算高,一般2000元/平方米足矣,如果是小城市,還會更便宜一些1500元/平方米左右基本夠了(人工價格低)。有人會說,我家的自建房一平方米才幾百元,哪需要那么貴,需要說明的一點是,3層樓和30層樓的造價是完全不一樣的,農村3層自建與30層樓的城市住宅所考慮的因素完全不一樣,比如地基、抗震等,舉個更簡單的例子:3層樓不需要用到塔吊,30層沒有塔吊你能施工嗎?所以農村自建房的造價與高層住宅的造價完全不一樣。
PS:上述分析的是毛坯房,如果是精裝房,造價差別更大,比如萬科的精裝層級還分a標、b標、c標三個層級,不同級別的精裝,價格不一樣。
房子的成本
對于農村自建房而言,往往土地是自己的,房子的成本就是建安成本,但是對于城市住宅則不然,建安成本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城市住宅的成本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土地出讓金(即樓面價,最大的成本)、稅費成本、營銷成本(我們買房時的置業顧問基本能都是外包的,非開發商自身的員工,此外樓盤信息的推廣廣告也是營銷成本)、開發商的運營成本(工人薪酬、房租、辦公設備、水電)、財務成本(銀行貸款的利息等)。
上述幾個部分加上建安成本,才是一套房子真真正正的成本,至于說這個成本是多少?不同的地區差別很大,以我所在的廈門為例,目前的樓面價,即使是島外的,基本上也都突破2萬元/平方米了!
有人可能會疑惑:什么是樓面價?其實很簡單,樓面價來自于土地出讓金,比如廈門市政府拍賣翔安的一塊地,土地面積6萬平方米,起拍價20個億,最終萬科以30億的價格拿下,按照政府規定,這塊地的容積率為2.5,那么萬科可以在這塊地上建設:6*2.5=15萬平方米的建筑,也就是說萬科什么都不做,單單拿下這塊地的價格除以這個樓盤可建面積,一平方米價格就達到了:30億/15萬平=20000元/平方米。這就注定了,這塊地上的建筑,開盤時一平方米再低都不可能低于2.5萬元/平方米,畢竟還有其他多個成本在,低于2.5萬元/平,開發商就是在做慈善事業了!
現實中,目前我們的房價一大半其實都是受地價影響,地價越高,房價相應得越高。所以在沒有具體的城市,具體的地塊土地出讓金之下,根本無法說明一套房子具體的成本是多少?因為不同城市,不同地價,成本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為什么會有很多爛房子?
很多人吐槽房價高,開發商還老是層出不窮的爛房子,當然不排除有黑心的小開發商偷工減料,但是現實中現在越來越多的大開發商也如此,原因呢?難道就沒有良心一點點的開發商?答案顯然不是,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交房就維權”,與限價有很大關系!
目前很多城市對于房價的調控為一刀切,比如直接限價1.5萬元/平方米,如果開發商拿地的樓面價在1萬元以內還好,但如果開發商拿地的樓面價格在1.2萬元甚至以上呢?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類房子基本可以不用買了,雖然限價1.5萬元對于市場上的價格我們是賺了,但是開發商拍地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做慈善,土地出讓金是沒法省,稅費成本沒法省,銀行貸款利息沒法省,所以最終為了盈利,開發商就會竭盡全力節約成本,比如所有的建安材料全部使用最便宜最差的材料,所以高地價的情況下,限價又很低的,最終基本就是維權房。
總結
說出來,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信,目前上市房企的凈利率僅在10%左右,這個水平雖然也不錯,但是并不算太高,完全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暴利,那么為什么富豪榜上那么多房地產開發商老板呢?因為量大,比如碧桂園2021年營業額為7588.2億元,即使以10%計算,凈利潤也有近759個億,這是多么一個恐怖的數據,也正是因為如此,開發商才會要求要高周轉,畢竟周轉次數越多,賣的房子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陳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