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赴臺學做飯團開店日賣逾二百個郭貌萍不少澳門人喜歡到臺灣旅行,當地的飯團深受旅客歡迎。澳門居民郭貌萍看好臺灣小食市場,專門赴臺灣拜師學藝。學有所成后,去年五月開創海然手工飯團專門店,銷售多款臺式小食,包括即叫即做手工飯團、蛋餅、鹵水食物,當中
赴臺學做飯團開店日賣逾二百個
郭貌萍
不少澳門人喜歡到臺灣旅行,當地的飯團深受旅客歡迎。澳門居民郭貌萍看好臺灣小食市場,專門赴臺灣拜師學藝。學有所成后,去年五月開創海然手工飯團專門店,銷售多款臺式小食,包括即叫即做手工飯團、蛋餅、鹵水食物,當中飯團日銷二百多個。
清晨準備飯團材料
郭貌萍表示,自己曾到臺灣旅游,非常喜歡臺式飯團,認為具有一定韍場,因此到臺灣向老師傅學藝,利用兩年時間,以多次到訪的方式學習臺式料理,先學手工飯團,還有蛋餅、牛肉面等,均依據老師傅所調配的材料份量制作。學有所成后,決定在澳開店,笑言澳門人生活節奏急促,但每天三餐不馬虎,尤其是早餐,可以吃得很豐盛。
現時該店銷售的手工飯團餡料包括菜脯、肉松、海鮮、鹵蛋、油條等,飯團種類共十五款,任君選擇,新鮮做的飯團熱騰騰,吸引不少上班族,尤以早餐時段人氣最旺。
該店早上七時開門,早在五時半已開始炊飯,包括白糯米、紫米和藜麥。為了嚴控質量,每天在開店前親自到店打點,試食飯粒彈性是否合格。由于當初開店時人手緊張,只能提供三種飯團供客人選擇,人手慢慢到位后,產品種類開始增加,更提供新鮮豆漿、臺式紅茶等飲品作配搭,臺灣味更濃。現時該店每日賣出二百多個飯團,雖然市面有同類店鋪,該店近乎是零宣傳,但她相信只要做好自家質量,自然會有人欣賞。
消費卡帶動生意增
談到經營困難,郭貌萍表示,當初挨得非常辛苦,光是租金每月已達十一萬元,加上裝修和設備,總投資額為廿七萬元,現時尚未回本,幸好近月生意開始穩定,部分是受惠于消費卡的推出,生意較平日增加兩成。由于該店將精力集中在產品品質上,因此從未做過廣告宣傳,主要靠客人光顧后口耳相傳,令更多人認識。此外,在員工培訓上也花了不少心思,皆因全為人手制作,必須教導員工掌握一定技巧,包括煮米、握飯及速度等。
未來發展方向,她希望先站穩陣腳,繼續嚴控產品素質前提下,再構思更多新品,包括米飯種類及餡料創新等,但未有打算開分店。此外,宣傳上也會多加著重,亦會承接機構訂單,希望將知名度擴大。
文/澳門日報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