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公元1900年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城。八國聯軍侵華是近代史上最蒙羞的一段歷史,戰后四點五億兩白銀賠款更是創了記錄,這段屈辱的歷史如今依舊燒灼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初慈禧太后的不惜一戰差點被滅國,聯軍從大沽登陸到進入北京只用三個多月時間,占領北京城更是只用了三天,列強的堅船利炮,百姓的愚昧無知讓慈禧明白了一個道理,得民心者才得天下,不得民心有了戰爭丟天下。自己只能帶著光緒帝倉皇,置京城百姓于之中!公元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旨在的二十一條要求9月15日,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創刊,次年改名《新青年》12月12日,袁世凱復辟帝制12月25日,蔡鍔等宣告云南獨立,組織護討袁;發表討袁宣言,護國戰爭爆發公元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下令撤銷帝制,仍稱大總統公元1917年7月1日,張勛、康有為擁清廢帝溥儀復辟(見張勛復辟)7月12日,段祺瑞討逆軍進入北京,復辟丑劇結束8月25日,南下議員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成立軍,選舉為大元帥10月,戰爭開始
答:1917年打擊帝國主義統治是十月革命。
1917年美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了更大利益,提高了自身聲望,取代了英法在西方世界中的領導地位。
文學革命開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學改良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是適應以思想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新文化運動而發生的。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轉向對封建主義文學的攻擊,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是提倡新文學的一場文學革命運動。在文學史上豎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