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起因還是那是那個笑話。去年在上海嘉佩樂參加一個活動,正好和嘉佩樂酒店的銷售以及成都一個做奢華郵輪旅行社的老板聊天。大家開聊郵輪,旅行社的老板說她上過瑪麗皇后2號,非常的喜歡;嘉佩樂銷售說她上過喜悅號,也覺得不錯。然后旅行社的老板翻了個白眼,
起因還是那是那個笑話。
去年在上海嘉佩樂參加一個活動,正好和嘉佩樂酒店的銷售以及成都一個做奢華郵輪旅行社的老板聊天。
大家開聊郵輪,旅行社的老板說她上過瑪麗皇后2號,非常的喜歡;嘉佩樂銷售說她上過喜悅號,也覺得不錯。
然后旅行社的老板翻了個白眼,說冠達的船上可是從不用塑料餐盤的。
存在鄙視鏈很正常,鄙視鏈就是優越感。人或多或少都會相互比較,比較便會發現差距,而這種差距會讓人產生優越感。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認同了這種差距,于是成為了這個鄙視鏈中的一環,在弱勢群體面前產生優越感的同時被比你更優秀的人鄙視。
所以,鄙視鏈挺無聊的~~~
但鄙視鏈的存在,有助于你選擇更好的旅行方式。例如郵輪,每年都有新船來中國,說自己噸位最大、載客最多。
其實這事兒啊,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真正的好船,都是小型的。
今天的文,聊一聊郵輪的鄙視鏈。并不是非要把各家的郵輪比較個高低優劣來,只是希望大家能通過這篇文章,更合理的選擇出適合自己的船來。
還是那句話,沒有哪艘船會適合所有的人,也沒有哪條航線你一定就會喜歡。選擇合適自己的,才是應該的。
在開聊鄙視鏈之前,先來說說方法論。
1)郵輪好不好,看評測很重要
前陣子跟蘇叔叔(攜程郵輪的形象,其實是個萌妹紙)聊天,我問她怎么會如此了解郵輪。她說入職攜程的時候,她老板就丟給她一本《伯利茲郵輪指南》,讓她去自學。
看完了這本書,她在郵輪上的專業度就超過95%的專業人士了。這不忽悠,就像很多人問我怎么學攝影,我都會讓他們先去看紐攝(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看完紐攝的上下兩冊,自然就懂拍照了。
在郵輪行業,《伯利茲郵輪指南》就是郵輪圣經。
《伯利茲郵輪指南》每年更新一版,涵蓋內容從新手選船、出行須知、到全球現役200多艘郵輪的各項參數與測評。
總分 = 船總分(滿分500分)+艙房住宿(滿分200分)+餐廳飲食(滿分400分)+服務(滿分400分)+娛樂(滿分100分)+船上體驗(滿分400分)。
滿分2000分,奪得全球最高分的郵輪,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世上最好的郵輪。
載客量達2500人以上的郵輪,冠達郵輪“瑪麗皇后2號”以1683分摘冠。
為什么我說冠達是中大型郵輪中的王者,就是這個原因。
除了《伯利茲郵輪指南》外,Travel Leisure對于郵輪的測評也是非常靠譜的。
https://www.travelandleisure.com/
在Travel Leisure的評級中,超大型船冠達第一、迪士尼第二、公主第三、荷美第四,我覺得沒毛病。
小型船(載客249人以下)星風第一、水晶探險第二、UnCruise Adventures第三、銀海第四,也不算太有毛病。
2)營銷會騙人,但數據不會說謊
郵輪要看這么幾個指標。
標準載客/船員的比例
一般的比例大約為2:1到3:1,平均1-2個艙房配有一名服務人員。這個比越低,就說明這個船的服務越好。
乘客空間比
由噸位/載客量得出,數字越大代表乘客活動空間越大,舒適度越高,一般大眾型郵輪為30-40之間,意味著船上乘客享有大得不可思議的人均空間。
舉個例子,光譜號168,666噸,載客4,246人,噸位/乘客人數比例是39.72。
量子號167,800噸,載客4,160人,噸位/乘客人數比例是40.34。
所以,別看光譜那么大,游樂設施那么多,其實在擁擠度上,量子會稍微好一些。
再看看冠達的瑪麗皇后二號,150,000噸,載客2,691人,噸位/乘客人數比例是55.74。那么你覺得,座哪艘船會更舒服一些呢?
房間面積
這個也很重要哦,房間面積肯定是越大越舒服啦。這個不難,在預定的時候都可以看了到的。
有些船可能會把某些房型標為套房,但是哪怕是套房我也建議你多看一樣房間的面積,因為很有可能某些船的套房會不如某些船的陽臺房那么大。
建造年份和重新裝修年份
科技越來越發達,新船在體驗度、科技感上是存在不少優勢的,這點毋庸置疑。
例如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幾乎每2年就會把最新的旗艦放到大中華區來運營,充分利用了消費者們喜歡打新的心理。
當然,在服務上,新船因為船員相對比較新,之間的搭配也并沒有很默契,可能服務上會不如老船。
但大部分新船的硬件,是完勝的。
各家郵輪公司定位不同,不同的人要選擇不同的船
例如小型奢華類的四王,銀海、水晶、麗晶七海還有世邦,每天的人均1000-2000美金,適合上層有錢人。如果自己的層次沒到,硬上去,反而會覺得很拘謹。例如讓你時不時穿個正裝什么的,對我來說就很頭大
中型的品質郵輪大洋、名人、冠達,也是不錯的選擇,每天人均在300-800美金左右,體驗上沒那么拘謹,但各個方面都很得體,適合我這類中產。
再就是其它的一些大眾船了,沒啥門檻,也不貴一天200美金左右就夠了。例如公主、皇家加勒比、MSC、NCL這些。
而同一個郵輪集團下面,會囊括所有類型的郵輪品牌,這樣盡可能多的覆蓋更多的用戶。
例如NCL,旗下就有麗晶七海、大洋、NCL,奢華、中產、大眾,船型也是小、中、大。按照王姐姐的話來說,就是Chanel,Coach和zara的區別。
說完方法論,進入到郵輪的鄙視鏈環節
郵輪鄙視鏈一,小型郵輪鄙視中型郵輪,中型郵輪鄙視大型郵輪
世界上最好的四家,銀海、水晶、麗晶七海還有世邦,并稱“四王”,都是小型船。德國的Hapag-Lloyd也不錯,算上小型奢華郵輪中的后起之秀。
她們所接待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貴,背景不一般,船票比普通郵輪高出不少,能夠在此度假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相對于普通郵輪動輒載客量達3000甚至6000人,四王級別郵輪一般只允許客人在400人左右甚至更少,這樣使得船上工作人員可以為客人提供最為細致精美和周到的服務,客人和船員配比為1:1.5。
也由于船的體量小,四王可以去很多大船抵達不了卻非常精彩的地方,這就是它的獨特之處。
下圖是銀海郵輪的加拉帕戈斯號,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航行在加拉帕戈斯這個神奇的地方。
郵輪鄙視鏈二,同一家郵輪公司內,大噸位的鄙視小噸位的,新船鄙視舊船
中國市場就有一個規律,每年來的新船都是旗艦,而且一年比一年大。
很早以前是皇家加勒比的量子,后來刷新成了光譜,明年MSC的榮耀號也要來了,然后誰都說自己是最大、最新。
大部分情況下,同一家公司大船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皇家或者NCL自己的小噸位船就比不了自己的大噸位的船。
大船上面玩樂多,例如今年來的光譜吧,有北極星、南極球、甲板跳傘、甲板沖浪、碰碰車、CS、擊劍、攀巖......還有超大的兒童中心。
餐廳也會更多一些。
但如果是中型的船,在玩樂的設施上肯定不如大型船的。
下圖是郵輪的噸位圖,前面的5艘光譜、量子、贊禮、世界夢、盛世公主我覺得可以看成國內郵輪市場的第一梯隊。而后面的那些明顯比這5艘船差多了。
明年MSC的榮耀號要進來了,再一次是刷新國內母港郵輪的最高噸位。大眾郵輪一般在盲選的時候,選擇那些噸位大的基本沒錯。
不過缺點么就別指望大噸位的郵輪有所好服務,當然玩樂設施肯定是會比較足的。
而真正懂的人,噸位/乘客人數比例。
郵輪鄙視鏈三,主場郵輪鄙視非主場郵輪
例如阿拉斯加,就是公主的主場。
冰河灣國家公園,有著最震撼冰川風貌,被譽為“大自然最偉大的奇景”,同時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里是阿拉斯加的熱門地標,整個冰河灣國家公園包含了18處冰河。
冰河灣國家公園每天只允許兩艘郵輪進入,挑選的標準極為嚴苛。但這兩艘郵輪中,必然有一艘是公主郵輪,或者兩艘都是公主郵輪。
這就是公主郵輪在阿拉斯加的特權。
NCL和荷美,雖然也在阿拉斯加重點發力,把更多的郵輪更新的郵輪都放到阿拉斯加航線上來,但就是不如公主。
同樣的道理,跨大西洋航線(從英國到美國的航線),主場航司的冠達,也只有冠達敢去經營這么一個全都是航海日,全部都在船上的線路。
保羅高更號是全年僅在大溪地航行的豪華郵輪,每次只同時接待332名乘客,工作人員和乘客比為 1:1.5,空間和乘客比為58。
雖然每年有不少郵輪途徑大溪地,或是以大溪地為中間停靠運營幾個航次,但只在大溪地航線的保羅高更。因為它吃水最淺,最適合航行在大溪地的水域。
加勒比海一定是屬于皇家加勒比的,皇家在加勒比運營的船都是22萬噸、23萬噸的海洋綠洲號、海洋交響號、海洋魅麗號,而在國內運營的光譜、量子也就15、16萬噸的體量,和皇家放在加勒比的郵輪沒法比。
沒辦法,主場航線,是必須拿實力去捍衛的。
歐洲河輪的王者不是維京,維京充其量只能算第二檔。水晶、AMA、AVALON都要比維京來的好,但沒有中文服務,也沒有針對國人的行程這是硬傷。
郵輪鄙視鏈四,探險船鄙視常規郵輪
在我的愿望清單中,有一條就是坐著銀海郵輪加拉帕戈斯號探險船,前往加拉帕戈斯。
不過這個愿望應該是要變了,銀海奢華系列的Evolution-class探險新船Silver Origin明年3月下水,而且就放在加拉帕戈斯。
7日的價格加上稅14,000+刀了,我覺得我還是努力的搬磚賺錢吧。
這艘郵輪專用于島嶼探險,常年在此區域航行,配備著探索加拉帕戈斯群島所需的所有設備,包括皮劃艇和浮潛設備。郵輪幾乎每天都安排不同的島嶼登陸,讓客人盡可能多地探索加拉帕戈斯群島。由于郵輪較小,因此可以更深地駛入群島,也便于在島嶼間穿梭。
世邦郵輪也在打造最新的探險船,奢華探險系列的郵輪絕對會是下一個風口,因為它們夠小,可以深入到傳統郵輪所不能觸及到的港口。
大型郵輪的目的是讓旅客更多的享受在船上的生活,為此郵輪不僅僅只在人們”衣食住行“ 上下功夫,而且配置了更多更豪華的娛樂設施,使旅客游和樂結合在一起。
而探險郵輪則更多的是專注船外的世界,去哪兒很重要。
目前常見的探險郵輪的目的地有:南北極、阿拉斯加、加拉帕格斯、亞馬遜、智利峽灣、金佰利-西澳、大堡礁、俄羅斯遠東、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科羅拉多河、印尼雨林.....
還真的都是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目的地,至少是與眾不同的目的地。
郵輪鄙視鏈五,全球郵輪航線鄙視國內母港航線
很多人坐了一次郵輪后,覺得郵輪很沒意思,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船太差了,國內母港有很多差的船,而且每個航次都會有超低價格甩賣。另外一個原因是航線實在不行,現在郵輪不能去韓國,所以上海出發5天的航線一般只能落地一個日本目的地,多半還是在九州。然后安排2個免稅店,一個小景點,全程都是買買買,挺無聊的。
天津港更慘,出入渤海灣各需要一天,也就是往返都會有一個航海日,航海日一多就挺無聊的。
深圳、廣州出港的航線稍微好點,能去菲律賓、能到中國臺灣、能去越南。可玩性上比上海、天津港要略佳一些。
當然,這也是相對的,珠三角的人民對于郵輪不能去日韓也都還是滿怨念的呢。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別人的總是最好的。
其實我還是滿期待三亞港的,三亞港除了去越南外還能去西沙。不過挺可惜的,目前運營西沙航線的都是一些很差的船,什么長樂公主、海南之夢,而且還完全不便宜。
如果有可能,去國外坐郵輪吧。
新加坡是個母港,能去檳城、馬六甲、蘭卡威、泰國的普吉、蘇梅島。
地中海不用多少,周邊多少歷史名城,去刷個兩次都不為過,一次東地中海一次西地中海。
環日本其實也挺好玩的,但是對于國人來說你必須要有多次日簽,單次是不能郵輪環日本的。
阿拉斯加、加勒比都是經典航線;還有北歐、大溪地、夏威夷、加拉帕格斯......
更別說南北極了。
前陣子多肉小姐姐在新加坡上了一次船,去的就是馬來和泰國,我看她朋友圈里玩的挺爽的。
還有一個原因,國內的母港郵輪和國外母港在經營方式上有區別,國內很多都是旅行社包船,超售的很嚴重,人一多什么體驗都沒了。
聊郵輪鄙視鏈的目的是希望能幫大家找出適合自己的郵輪來。
很多人和我說坐過一次郵輪后就再也不要坐郵輪了,可見一次失敗的旅行會給大家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
我差不多坐了快10次了,一直很喜歡這種旅行方式,希望你們也是。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