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有最后一年可以先入學后考試的政策,學費貴點。
如果你不差錢,就去學校具體打聽。今年最后一年。
正常的話,所有在職考試都并入一月份考一套卷了。
管理類聯考和英語2,和正常考研考的一樣。
兩科300滿,需要總分160左右能考上在職的mba。
備考的話,現在開始,還來得及。10月報名,這個注意下。
自學就可以,前提是你讀過大學,沒念過全日制的大學也沒關系,起碼上過初高中就行。都沒念過,就找人單補數學吧,10-12節左右ok。
聯考考試特點,除了寫作就都是選擇題,所以你不用管知識點的公式怎么來的,拿來能用就行。知道怎么套用公式背就可以了,不要進一步刨根問底。應對考試沒那么多精力。
買機械工業出版社的管理類聯考的 數學分冊 寫作分冊 邏輯買周建武的輔導教程和習題精編。
這都是比較簡單的。
數學分冊先做基礎部分,然后做強化,所有的題都做明白,每天1小時-2小時大概一個月。
寫作分冊每天看看,有效性分析背寫作公式,然后練習找文章中的錯誤。一周寫一篇,得反思,修改,總結。大作文找素材,背去吧。大作文不是議論文,寫成議論文就是3類文不到的分。大作文叫說理文,就是古代的八股文。找師說和蘇式兄弟加他父親的論說散文看看,古文,只要是xxx論,或者論xxx的非歷史記敘材料,都是說理文,都符合聯考的滿分標準。你去看,只需要看現代漢語譯文,不用看古文,看人家的句子邏輯聯系,怎么設計的條理。大作文背不同素菜的10篇,自己每周寫一篇。不斷的改就行了。大作文的重點是立意,練習立意。
邏輯看周建武的輔導教程,邊看邊做習題歸類精編那本書。
這些東西都做完,快的話,10月中下旬左右。至多11月上旬做完,然后開始做真題,從07年到現在的真題,做透每一道題。
如果都做透,不要有不懂的,不在乎題量多,而在于懂。如果考前完成到這個程度,聯考綜合130分沒問題。起碼120分是肯定有了。
過線就行。英語46級如果過了的話,不是特別久遠,那么準備作文,背單詞,做真題就足夠了。英語基礎如果差的話,那么最好還是弄個網課看看,多背作文,寫作文,花錢找人批改,閱讀想辦法盡量讀懂,網課需要語法,長難句,還有閱讀。4級過了或者350+的程度,自己作真題看書就足夠了。沒必要牽扯太多精力。
復習最好保證每天拿出2個小時。周末多出4-6小時,這樣才能有效率。
廈門大學
軟件學院
08120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07數據挖掘技術及應用
08智能軟件與計算理論
09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
10數據庫理論及其應用技術
11軟件工程與面向對象設計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理論(含法律碩士)②201英語(含法律碩士)③301數學一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初試參考書目:
1、《C程序設計》,譚浩強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3、《數據結構—C語言描述》。耿國華,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參考書目:無特定參考書。
福州大學
軟件學院
08120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01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系統
02計算智能及其應用
初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③301數學一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復試科目:
①離散數學②計算機網絡③數據庫原理
本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復試書目
《離散數學》,耿素云,屈婉玲編,高等教育出版社;《計算機網絡》,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數據庫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兩個校區:本部校區[廈門]和漳州校區.還有一個翔安校區在規劃建設中。
2.本部校區:本科三四年級及碩博士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學學院、軟件學院這三個學院的本科生大三大四安排在廈門大學海韻校區[海韻那邊其實也是本部的..不是獨立的.] ,住在廈大學生公寓一期
其他院系的本科生大三大四安排在廈大本部
研究生住在廈大學生公寓二期
漳州校區:北區——本科一二年級,南區——嘉庚學院所有年級
3.金融系和其他院系應該也一樣,大一大二在漳州,大三大四在本部。
4.漳州校區是新建的,條件沒得說,有獨立衛生間,四人間,空調風扇熱水器都有,,有網線,床的尺寸是0.9×1.9M,床是下桌的那種, 宿舍面積23平方米[以前去看過一次,四張床下去剩下的空間也不是很多了`],反正條件已經算是一流的了``[和其他學校比一下就知道了]
大三后搬入本部,依然是四人間,其他條件類似[這是網上看到的,沒有親自去看過,但以后會有機會的,我今年成為廈大人咯。]
廈門大學是全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大學,也是唯一的跨海大學[大一大二在漳州校區就讀,大三大四在廈門,兩個校區隔海相望,漳州校區是新校區,學習環境,生活條件很好,更有被稱做"五星級"的圖書館,廈門本部則文化氛圍濃厚,環境優美].廈門大學的會計學和金融學全國第一,經濟學類的很強,招收的分數也很高。其他也有很多很好的專業。
[最后補充:這是廈門大學的網站,可以去看看: ]
歡迎報考廈門大學。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泛函分析、概率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C++、數學實驗、復變函數、偏微分方程、抽象代數、微分幾何、拓樸學、數值計算方法、運籌學、數學模型、西方經濟學、隨機過程、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其它選修課程
有些專業今年就能報考,首先要弄清單、雙證的區別。在職研究生這個概念籠統寬泛,泛指半脫產(邊工作邊讀研)。沒有在職研究生這個學歷,發什么證與在職與否沒有任何關系,和碩士證上也不寫在職二字,發什么證取決于入學途徑。你先了解個大概情況,斟酌后再定考哪種研究生。
在職考研有三條途徑即統考、GCT考、自考。下面分別予以解釋:
1. 統考或一月聯考(本文凡提及統考就包含一月聯考,統稱一月研):就是10月報名,次年1月考。專業繁多,目前各校通常有6個專業既有全脫產班也有半脫產班,即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法律碩士。,另外對外經貿大學的金融、保險、電子商務有半脫產班,廈大的金融、稅務、國際商務、社會工作、教育管理也有半脫產班。至于哪個大學還開設某專業半脫產班?以當年的招生簡章為準。這些半脫產專業適合在職人員報考,其中管理類專碩報名條件為本科畢業滿三年(從畢業之日起至研究生開學年的9月1日滿三年)或專科畢業滿五年,其他專業本科應、往屆生或專科畢業滿兩年都能報考。代表學歷,有研究生你的學歷就變成了研究生。不管在職、不在職、脫產、不脫產、應屆、往屆,考卷都相同復試線也相同,一月研屬學歷教育、都發雙證(研究生加碩士證),雙證研究生就是人事局認定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以晉級、晉升職稱、提拔、可以報考、聘任要求研究生學歷的崗位,這就是一月在職研很火的緣故。一月在職研考研流程與考學碩完全相同。
另有單獨考試,屬一月研的范疇、發雙證。報名條件:本科畢業滿四年、業務優秀成為單位骨干、發表過研究論文、有兩名專家推薦,并且是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在職人員,經教育部核準后可參加一月單獨考試,在具有單獨考試資質的招生單位申請報名。
2.GCT考(又叫十月聯考):6月25-7月10日報名,10月份考。大部分專業報名條件為本科畢業并擁有學士證滿三年(從學士證發放之日至報名年的7月31日滿三年),只有計算機、集成電路、控制工程、軟件、信息、電子與通信工程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剛領上學士證就能報考這幾個專業(但是這些電子類專業報名時學士證不滿三年的,讀完研究生所有課程后再實習滿兩年才準予申碩)。GCT 研究生發單證(只發碩士證不發),由所讀大學頒發碩士證。GCT研究生有17個專業,所有專業都有半脫產班。所有專業初試都是一張卷,即400分的大聯考,內容包括:英語、邏輯、數學、寫作,復試由所報大學命題。
3.自考(就是五月同等學力申碩):沒有工齡限制,入學不用考,自愿繳費讀某校的研究生進修班。在校幾年所學各門研究生課程學校考都及格后,大學只能給你發一個研究生結業證。當你三證(研究生結業證、本科、學士證)齊全后,并且學士證已滿三年,就達到了研究生同等學力。然后本人提出申碩申請,經教育部驗證核準后就有資格參加每年5月國家組織的同等學力申碩考試,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由國務院命題,考兩門即外語和相應學科綜合能力測試,兩門考試同時及格,并且論文答辯合格的由國務院學位辦頒發碩士證。各大學的研修班有各種形式,如全脫產、半脫產、周末班、函授班。想讀哪個大學的研修班就關注那個大學的網站,沒有統一的報名時間,由各大學自定開學時間。
GCT考和自考研究生都屬非學歷教育,發單證(沒,只發碩士證)。讀完這兩種研,你的學歷還是讀研前的本科,不能報考要求研究生學歷的職位,但這個碩士證在晉級、晉升職稱時管用 。獲雙證的唯一途徑就是考一月研。單證永遠轉不成雙證,如果先讀了單證研究生又想拿研究生,那就得重新參加一月研究生入學統考,被錄取后再從頭讀統考的研究生,才能拿到研究生。統考、GCT考、自考是三個不同的體系,學分不能相互頂替,必須重新考,從頭讀。
學位(碩士證)只對晉級、評定職稱有用,學歷()是就業等的主要依據。 如果對目前工作不滿意想跳槽,獲取雙證很有必要,好單位聘人要雙證生;如果現在工作挺好,考個GCT或自考研究生都行,反正這個碩士證在晉級、晉升職稱時都按研究生對待。GCT研究生、自考研究生都不轉戶、不轉檔、不派遣(讀完研后回原單位,學校不給推薦工作)、不屬全日制學歷,對找好工作意義不大。從考研的難易程度來說:統考是難進平出,自考是好進難出,GCT研究生是好進好出。值得一提的是自考首次申碩及格率只有15%左右。
有的考生想在職讀雙證研究生但想讀的專業沒半脫產班咋辦?工作問題只能和單位協商解決,比如采取上午讀研下午回單位上班,或節假日給單位寫些文章、做些翻譯、教些課、搞些革新或停薪留職,更有些能人留職讀研繼續拿工資,這些都要看你和領導的關系如何?領導一般認為讀研是好事,會通融的。有不少在職生采用上述方法順利獲取了雙證,值得借鑒。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