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海疫情,這個階段買東西不容易。劉先生加入了各種群,找到了一些鏈接,可以給寶寶買東西,叫一個跑腿就行。劉先生沒事就研究球球用的東西,一次積攢好多下單。拿到快遞消毒好,他給我展示自己的成果。他拿了一把刷子給我看,我第一反應,球球又不穿鞋,你給
上海疫情,這個階段買東西不容易。劉先生加入了各種群,找到了一些鏈接,可以給寶寶買東西,叫一個跑腿就行。
劉先生沒事就研究球球用的東西,一次積攢好多下單。
拿到快遞消毒好,他給我展示自己的成果。他拿了一把刷子給我看,我第一反應,球球又不穿鞋,你給他買一個鞋刷子干嘛?
▲劉先生買的梳子
然后,劉先生說是梳子,山羊毛的,199塊錢呢,他沾沾自喜的樣子,仿佛這是什么魔法棒,有了它,球球就會頭發濃密一樣。
可是球球滿月后,就剃光頭了,不需要梳子呀。大概他自己頭發不好,怕球球隨他,養頭發從月子里抓起。
▲光頭的球球用這個梳子梳頭
除了梳子,劉先生還買了什么剪指甲的,洗澡的浴盆,單看每一個價格都還能接受,但他標準非常高,每一個都找國際大牌買,綜合到一起,就不少錢了。
我吐槽劉先生,養孩子只是一個開始,沒有必要的東西就不要買了,有需要的,質量差不多就行,沒必要買大牌。
劉先生反駁:我覺得買包也沒必要。
我真是太失算了,在過去多篇文章中,我不止一次吐槽劉先生摳門。可是到了球球這里,真是太敗家了,簡直變了一個人。
在我老家有一個習俗,大概意思就是孩子穿其他小孩的舊衣服,長得更健壯,就像起名字一樣,什么狗蛋等,說這樣的“小名”好養活。
我侄子(親弟弟的孩子)和好友孟老師的孩子比球球早半年出生,他們有好多衣服,都小了,很多標簽還在,給我打包了幾十件寄到我家了。
等去了月子中心,人家又給了2套衣服,完全夠穿了。就這樣,我沒有給球球買一件新衣服。
小孩長得太快了,球球剛出生時50cm,我給他穿52cm的衣服,沒有幾天就小了,現在59cm的衣服也快不能穿了。
只要衣服質量好,干干凈凈的,我覺得沒必要一定要買新衣服。
除了衣服,孟老師還送我了一包大王光羽紙尿褲(NB號的),她家寶寶穿小了,剩了一包,我就帶著去醫院了,也沒有額外再準備。
她還送我一個大件,尿布臺,這是孟老師好朋友的小孩用完后傳給她的,她用完又給了我,我打算用完,再給其他朋友,就這樣傳下去,我們感覺挺好的。
就這樣,身邊朋友七七八八送了一堆東西。他們給我的時候,還怕我有想法,都說一句:“你要是不嫌棄......”
我怎么會嫌棄呢?這樣我覺得很好,能夠拉近朋友之間的感情,還能物盡所用,省錢。
養孩子這事,我和孟老師討論過,我們早已明白,花錢沒有上限,只要你想要,總會有品牌滿足你。
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養娃需要的開銷只會越來越大,四腳吞金獸可不是浪得虛名的,我們花錢還是悠著點。
這也不是說,我們打著孩子成長要學會吃苦的目的,故意省錢,給孩子用不好的。這沒有必要,從心理學上講,還容易讓孩子有匱乏感,得不償失。
而我這樣提醒自己,是要警惕一點,養孩子的過程,不要什么都用最好的,這不是孩子的需求,這是滿足我內心所謂的虛榮心而已。
我們給孩子買的,要根據需求來,而不是花錢多少。
這一點,我爸媽做得特別好,小時候我家條件不錯,吃喝和衣服,都比周圍小朋友好。
爸媽疼愛我和弟弟,但不溺愛,平常吃飯,都是自己吃,爸媽也從來不吃我們姐弟的剩飯。
我喜歡吃咸鴨蛋的蛋黃,不喜歡吃蛋清,但我媽媽會給我留到下一頓,就是你必須一次要吃一個完整的,而不是她替我吃不喜歡吃的。
我爸爸更是對自己就很好,自己享受好的生活,也給孩子提供好的。現在他一個人在老家,我都一點不擔心他生活,因為我知道他會對自己好呀。
這樣長大的我,生活上很會享受,在朋友眼中,也有點矯情,可是在做事上,也能吃苦,也很堅韌。這些都是不沖突的。
所以,我不會因為有了球球,為了什么都給他買最好的,我就不買衣服、不買包了。
等解封后,能夠自由逛街,我第一時間,就要去買衣服,懷孕的時候,都沒怎么買衣服,這個春天,坐月子中,更是沒有穿好看的衣服。
我愛球球,也愛我自己。設想得很好,只是我忽略了,我有我的計劃,劉先生另有計劃。
我的這個理念在懷孕時,和劉先生講過。他特別認同,還擔心我給孩子的什么都要最好的。
結果涉及具體的行動,劉先生完全不一樣了,那簡直比我買包都沖動。
生球球的時候,我保留臍帶血了,花了2.58萬,這事我做了一些功課,有作用,但不保留也行。劉先生堅持要保留,要不是我攔著,他胎盤啥的都保留了,加起來大幾萬呢。
這幾天,我們還在月子中心住著(爭取到了按天續住),照顧球球的許老師就提了幾句,疫情也沒過去,不然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玩具,練習抓握等。
這句話,劉先生聽心里去了,他找到一家愛嬰室的店,人家針對小區團購做的,3000塊錢起送。上面的東西,我們也沒什么需要的,劉先生看中的玩具加起來最多兩三百。
我覺得沒必要買,劉先生竟然努力湊單,為了給球球買玩具,硬是買了3000塊錢的東西。
對了,在這之前,還有另一個店是5000塊錢起送,他為了給球球買個啥東西(我都不記得了),湊了5000塊錢。讓人家跑腿的送的。
我差一點暈過去(夸張了,就是表達一下我的心情),這這這也太太太敗家了。
我們嬰兒車和安全座椅買的都沒發貨,月子中心里品牌展示的樣品被我們買了,人家有一個打完折9500塊的床,還有一個便宜的,劉先生眼睛都沒眨就選擇了9500塊錢的。
月子中心的安全座椅,我覺得挺好了,他覺得沒有他研究的好,迫于現實,就買了。還和我說,咱們的要到貨,就把月子中心的這個退了吧?
劉先生本來就是工科男,擅長研究,動不動給我發一個小紅書鏈接,讓我看人家推薦的東西,自己也會看各種指標,有時為了那么一點點好處,他愿意多花不少錢。
而以前的他,對比完之后,會選擇一個性價比最高的,還會告訴我,那個功能雞肋,用不到。
我們家小推車也有了,孟老師住月子中心送了一個,她婆婆也送了一個,自然要用婆婆送的,另一個送我了。
劉先生覺得這個不足夠好,要買一個,我忘記哪個牌子了,一萬多塊。
我倒吸一口涼氣,懷疑自家老公,腦袋進水,被驢踢了。在我的強烈反對下,他讓步了。
我想要知道這是為什么呢?大概也是成長環境,我婆婆特別疼孩子,自己非常節約,什么好的都留給孩子,劉先生或許不自覺地模仿了自己的父母,什么好的都給孩子。
我一方面對劉先生的巨大轉變不停地倒吸涼氣,一方面也在思考,劉先生這么給球球花錢買東西,對我家生活有影響嗎?
沒啥影響,可有必要嗎?
當我問出這句話時,不禁想,啥又有必要呢?
在帶娃上,劉先生親力親為,比我這個當媽的都得心應手,這沒得說。可是這給娃花錢的金錢觀差異有點大,我想未來沖突還多著呢,果真,考驗夫妻感情,生一個娃試試。
為了家庭和諧,劉先生愿意這樣敗家,就先這樣吧,他開心就好。后面我再battle,看看效果如何。
是不是還有其他辦法能讓劉先生買的這些東西性價比高一點?我要不要去生二胎,讓這些東西繼續使用?哈哈哈哈。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