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文淵說史編輯|文淵說史江西一男子年輕時聽了親戚的建議,將全部身家投入金礦之中,最后卻落得傾家蕩產。之后他帶著妻子住進深山開始挖“樹根”,被無數人嘲笑為“瘋子”,沒想到幾年后他竟然靠“種樹根”年入過億,還帶著26000多戶人家發財!這個“
文|文淵說史
編輯|文淵說史
江西一男子年輕時聽了親戚的建議,將全部身家投入金礦之中,最后卻落得傾家蕩產。
之后他帶著妻子住進深山開始挖“樹根”,被無數人嘲笑為“瘋子”,沒想到幾年后他竟然靠“種樹根”年入過億,還帶著26000多戶人家發財!
這個“樹根”是什么?為何會這么值錢?
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
這世間從來不缺乏成功,伴隨成功的一定也會有失敗,重要的是,失敗了之后要用東山再起的勇氣!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江西省德興市的一個“瘋子”的創業傳奇故事,而他就像是被別人評價的一樣,愿意一如既往瘋下去,因為相信能成功。
他就是宋劍春,出生于德興市一個小村莊中,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子弟。
宋劍春出生的時候,每家每戶還都在溫飽的邊緣掙扎,更別說脫貧和小康這件事兒了。
加上他出生的村子又靠著大山,交通也不怎么便利,想要發財就更難了,不過這也練就了他能吃苦的性格。
宋劍春是家里的老大,從小就擔負著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加上他們家也比較貧窮,因此他念書只念到初中畢業,就著急著去賺錢養家了。
因為他要是再讀書下去,可能家里連飯都吃不上了,因此那時候宋劍春并沒有多崇高的理想,他唯一想的就是趕緊賺錢,起碼能夠讓家里過得日子好一點。
不過他剛畢業的時候,也沒有什么能夠快速賺錢的路子,他就靠著給別人打工賺錢,但是那一點點可憐的薪水,并不能支撐家庭的重擔。
不過宋劍春確實是個聰明的人,雖然賺錢不容易,但是他在外面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那時年輕的他一心就想著自己能夠做點什么,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也是敢拼,他攢了點錢之后,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最開始他是培育魚苗的,因為這樣的小規模成本不是很高,但是總會有訂單,市場前景還不錯。
做了一段時間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另一個賺錢的方法,那就是養黑鳳雞。
黑鳳雞又被稱為黑烏雞,即使是現在,烏雞的價格也不便宜的。
那個時候,宋劍春發現周邊并沒有人養殖黑鳳雞,并且黑鳳雞的市場空間很大,也非常受歡迎。
黑鳳雞被稱為天然黑色藥用滋補珍禽,它富含有高蛋白,能夠滋補肝腎、補氣血等等,從古到今都非常受歡迎。
這也是宋劍春義無反顧去做這件事兒的原因。
但是宋劍春并不是單純賣黑鳳雞,他還賣黑鳳雞蛋,因為這種雞蛋比一般的雞蛋營養價值更高。
女人吃的話會讓皮膚更絲滑、細致;孩子吃的話對保護眼睛很不錯;平常人吃還能提高免疫力,是非常好的蛋類。
但一只黑鳳雞一年也就產50-60枚雞蛋,因此賣得也很貴。
宋劍春也是看中了這一點,因此他養雞的時候養得非常細致,他養的黑鳳雞基本是散養,也因此非常受歡迎。
聰明又勤奮的他,賣出的雞蛋都是十幾元一枚,可是銷量還是很不錯。
就是靠著養雞和賣雞蛋,宋劍春家里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甚至之后他用了沒多久就賺到了十幾萬,成為村里少有的“萬元戶”。
那時候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宋劍春家里,畢竟能夠吃飽穿暖已經是很了不起了,現在宋劍春靠著養雞都過上了小康的生活。
就在大家對宋劍春的前途非常看好的時候,宋劍春卻突然不養雞了。
2.聽從建議去挖金礦
本來是前途一片大好,每個月家里都能夠進賬1萬多了,宋劍春的一個親戚來到了他家里。
這個親戚來的時候還拿了一個金光閃閃的石頭讓他看,并讓他猜猜這個是什么東西。
宋劍春并沒有見過這個東西,但是他能看出來這個石頭并不普通,之后親戚的一番話讓他心動了。
這個親戚對他說,這個是金礦石,里面開出來就是金子,他一天的進賬都能夠達到1多萬甚至2萬元,可不比他在這里累死累活強?
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看著眼前的金礦石,宋劍春有點心動了。
之后親戚還給他講了很多關于采金淘金的東西,宋劍春思索之后,決定自己也去試試。
畢竟有錢不賺就是傻子嘛,沒有人和錢過不去,宋建春也想要賺錢。
他考察了很多地方之后,將自己家里的黑鳳雞全部賣掉了。有了本金之后,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淘金夢。
1995年,他將家里幾千只雞賣掉之后,承包了兩座金礦,又購買了機器、請來了工人,很快就開始動工挖礦了。
剛開始,看到源源不斷的金子從礦里開采出來,宋劍春覺得自己做了個很不錯的決定,之后他的財富肯定是翻翻的。
但是好景不長,這個美夢很快就面臨了危機。
因為之后他們需要更深入開采金子,但是每往下打1米,他的成本就需要2000元,可是越深入,他們開采出來的金子就越少,雜質就越多。
金礦不但開始不賺錢,甚至開始賠錢了,沒有辦法,他將家里的小轎車什么都賣掉了。
三年多的時間,折騰到最后,宋劍春這么多年積攢的100多萬元全部栽進去了,一分錢沒賺錢還賠了這么多。
這時候,村里的人都開始嘲笑他,說他本來好好的生活不過,非要去做什么淘金生意,到最后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是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其實在創業的道路上,失敗才是家常便飯。
而失敗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敗之后所要面臨的種種嘲笑、自己的無力和不甘、家人的失望和指責等等這種精神壓力。
甚至有人失敗后妻離子散,還有失敗后站不起來想不開的,可能的種種都有。
但是宋劍春并不怕,想要成功就要“厚臉皮”,無視別人的嘲笑,在這個世界上自由活下去也不難。
而且失敗后的宋劍春并沒有就此消沉,而是在剛剛失敗的時候,他就發現了新的商機。
3.攜妻子一起住深山
就在他們家備受嘲諷的時候,宋劍春帶著妻子毅然決然地住進了深山里,在那里建了一個小木房子,成日就住在里面。
村里的人都覺得這對夫婦可能是有問題,就算是失敗了怎么想不開跑去山里面住。
畢竟比起山里,還是村里的條件會好上許多,但是宋劍春卻悄悄在做一件大事兒。
他將自己最后賣機器的錢承包了八畝地,開始了自己新的創業之旅。
原來,在宋劍春之前去安徽出差的時候,偶然間發現了一種新的商機,那就是葛根!
葛根屬于他們家鄉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生命力旺盛,若是家里面長了一根,不好好處理的話,葛根就會長滿院子。
而且他們家鄉的人都會做葛根粉,這個在土里的“樹根”在這片土地上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但是葛根其實大有用處,不但能夠入藥,還能夠做成粉沖泡食用,還有做成飲料的。
宋劍春在安徽省金寨縣的時候發現葛根在那里1斤就收到30元錢,這才是真真正正的發財道路啊。
畢竟在自己的家鄉,這個東西到處都有,但卻一點都不賺錢,若是能夠賣到外省,這絕對會是不錯的商機。
畢竟那時候他們那兒的肉才3塊多一斤,這個不起眼的東西竟然比肉貴快10倍。
但是這個東西也不是盲目的都能夠用的,因此宋劍春來回跑,去尋找植物農業專家請教。
并且他看好葛根的另一點是,這個東西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強,畢竟經歷過一起失敗,宋劍春變得謹慎起來,沒有那么頭腦發熱了。
因為葛根是在土里生長的,若是今年價格低的話,他就可以先刨出來,等下年產量還能翻一倍,還能賣個好價錢。
而且這個東西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都能賣,要是需求多了就多賣點,需求少的就再長長。
關于市場宋劍春也仔細考察了,葛根能夠作為藥材賣出去,每年全國需求量在6000噸,但是全國種葛根的卻不多。
所以這絕對是個機會,宋劍春又重新燃起斗志,立志要成功。
曾有一句話叫做“要成功,先發瘋”,宋劍春在外人眼里就是這樣的。
他有事沒事就在村里挖葛根,自己家里、外面和山里都這樣,在別人眼里就是不務正業。
之后,他又開始全國跑,請教了專家才知道,若是想種好葛根,柴葛肯定不行,需要那種體型大、產量好的粉葛。
柴葛是細細長長的,就像是名字一樣,是那種柴火狀的,里面產出不多,雜質較多。
但粉葛就不一樣,粉葛體積大,產量高,粉質細膩,作用更多。
此前我們也提到,葛根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不用管也能夠長出一大片,因此有了好品質的粉葛做母體的話,葛根之后就能種得很好。
這時候宋劍春就一頭扎進去開始全國尋找好的粉葛,他要尋找的這種野生粉葛要求很高。
首先,這個東西是棒槌形狀的,粗而短的樣子,大小不能超過35厘米,重量卻要達到20斤以上。
這個才是他需要的東西,但是這種優良的品質并不容易找到。
而在他的家鄉,柴葛就占到85%,粉葛才占到15%。
他尋找了很久,找到家中的柴米油鹽的支出都成了問題,甚至他都要心灰意冷的時候,終于迎來了轉機。
葛瘋子的成名之路
在1999年8月的一天,宋劍春終于在一顆大樹下面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粉葛,也開始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但是因為他每天的所作所為,讓村里人很不理解,甚至很多人都說他是“葛瘋子”,也不知道每天在干什么,一分錢也不賺。
那段時間,宋劍春家鄉的人不僅嘲笑他,甚至還覺得他精神有問題,就跟瘋了一樣自己去受苦。
而就在他找到這個粉葛,并且開始為之努力的時候,新的麻煩再次出現了,而就到現在,宋劍春的麻煩還沒有消失。
那就是每年十月的時候,宋劍春所居住的山上就會出現大批的野豬,這些野豬來這里就是為了吃葛根。
但是靠微薄的人力想要戰斗野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因此宋劍春和妻子就常常用鞭炮和敲鑼來嚇跑野豬。
之后他更是在鞭炮上放蚊香這個方法來嚇跑野豬,這樣的效果還不錯,能有效阻止野豬偷吃。
2000年他還是一分錢沒掙,甚至去賣西瓜維持日常開銷。
一直到2002年, 宋劍春的葛根一畝產出3000多斤,按照批發價格賣給南昌的藥材廠,一畝能夠賣5萬多元,但是宋劍春很滿足。
重要的是,他在土里真的挖出了“黃金”,并且這個風險低,真的能夠賺錢。
2003年,宋劍春為了擴大葛根的產業,東拼西湊向親戚們借了一百多萬,承包了130多畝地,全部準備種葛根。
不光是他,他還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弟弟一起住到山上,每天就是種葛根。
并且他用了架子將葛根架起來之后,想象著這批葛根長成的話,上百萬的收入就會隨之而來。
但是收入還沒看到,首先看到了問題所在。
他在培育葛根的時候,發現葛根的頭部小小的,根部也是細細的,與他之前想象的差的太遠了。
那一段時間,宋劍春像是魔怔一般,一直在地里找原因,卻始終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自己家的雞在叼蟲子吃,突然給了他靈感。
因為宋劍春的院子里也種有葛根,為了讓土壤肥沃,他就給葛根上了豬糞,但會生蟲子。
家里的雞就會去刨蟲子吃,但沒想到,在雞吃食的時候,將葛根刨出來不少,這些葛根竟然一個個長得個頭極大。
之后他利用了這個方法,去將地里的葛根也挖出來6-8厘米,還稱這種做法叫做“拔頭露曬” 。
但效果的確很不錯,原本只有3斤的葛根長到了8斤左右,產量可不是翻一翻這么簡單了。
沒多久他重新陷入了沉思之中,因為他發現,只是葛根片賣的話,3斤葛根變成1斤葛根片也就15元左右。
加工就不一樣了,3斤葛根變成1斤葛根粉就能買45元左右,這價格差的不是一點呢。
但是在加工葛根粉的時候,他發現好的葛根能夠3斤加工1斤葛根粉,不好的20斤才能加工1斤。
因此他又開始折騰,找技術員,最后終于找到了雜交培育的方式,開始嘗試效果也很明顯。
葛根粉的含粉量從18%到35%,而且生產出來的葛根粉非常天然純正。
這個被別人稱為“葛瘋子”的人現在已經開始有名了,開始有人來這里學習種葛根,想加入自己的種葛根部隊了。
但是葛根粉的銷量在本地根本打不開,宋劍春開始在朋友圈里賣。
經過一段時間,他終于找到了銷路,可以作為土特產賣到上海。
企業要不斷創新才能夠不被淘汰,為了讓自己的產品多樣化,宋劍春又將含粉量低的葛根做成葛根丁泡茶,還將葛根花全都做成花茶,一年能多賺100多萬。
不但如此,宋劍春想著“民以食為天”,他用葛根找到各種廚師合作,創新推出了58道葛根做出的菜肴,十分受歡迎。
這些都讓他的葛根銷量翻了好幾倍,宋劍春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
2007年的時候,宋劍春重新有了心靈感,他加工出了葛根面條、葛根粉絲、葛根桃酥等等,重新打開了新的銷路。
2010年的時候,宋劍春想做葛根飲料,快消品一旦打開后,這個銷量會越來越好。可是飲料剛開始并不受歡迎。
最后他找到了木姜葉柯,才將飲料推廣出去,宋劍春開始了新的銷路。
2018年,他每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并且還在不斷上漲。
2019年的時候,宋劍春帶領著26000多戶農戶種葛根,幫助300多戶貧困農戶脫貧,每年讓他們多賺5萬多的錢。
“一輩子,一件事,一株葛,就夠了。”
這是宋劍春對自己的評價,也是他在葛根上一直用心的初心。
宋劍春的成功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么容易,他所遇到的問題千千萬,可是他從來沒有退縮過。
從前他住草屋,后來他住高樓,一剎那之間他又回到草屋,可是始終沒有被打敗的,是他一直的堅持和自信。
黎明的前夕最過黑暗,黑暗的道路異常難忍,可是當熬過這段時間,任何的困難都不在成為你心中的恐懼。
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的目標和信仰,其他人的看法又有什么重要呢?
強者一向是孤獨的,但正因為在孤獨中的堅持,才能夠成就別人達不到的美好!
無論是大山里挖掘的財富,還是城市里的金子,從始至終,不放棄,敢奮斗,愛拼才會贏!
丁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