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股神”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已經舉行了20屆。最近的一屆是在2019年6月,被孫宇震以約3000萬人民幣的價格競得。迄今為止,共有3名中國人獲得過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分別是段永平、趙丹陽和朱曄。據稱,他們在跟巴菲特深度交流以后獲益不淺。深
“股神”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已經舉行了20屆。最近的一屆是在2019年6月,被孫宇震以約3000萬人民幣的價格競得。
迄今為止,共有3名中國人獲得過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分別是段永平、趙丹陽和朱曄。據稱,他們在跟巴菲特深度交流以后獲益不淺。
深圳語文名師熊芳芳,“不愿一生被人安排”,以48歲的“高齡”辭職,放棄深圳公辦學校的編制,在行業內引起轟動。如今在各大平臺上開班賣網課,價格高達每節課400元左右。
網絡上有很多財經、醫療、法律等領域的專家,為用戶提供付費咨詢服務。單次的價格,從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賺得盆滿缽滿。
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又云: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高質量的知識分享,自古以來都很貴,都很有價值。
對大多數人來說,獲取知識最便捷、性價比最高的途徑,莫過于讀書。
暑假期間,終于靜下心來看了幾本書,感覺有些收獲,在此跟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是《清北學霸筆記》《等你在清華北大》系列。
畢業于浙江寧波鎮海中學的王奇琦,跟大多數女生一樣,從小對數學感到頭疼。參加過補習班,刷題無數,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到了高中,數學更是成了短板,連續三次數學考試沒有及格。
沮喪、絕望、自我懷疑,王奇琦的情緒陷入了谷底。但她是個好強的孩子,不愿意接受“女生學不好數學”的偏見。她決定更加努力地去拼搏。
有一次,王奇琦在整理錯題時,因時間倉促,只抄了題目,沒抄寫過程。第二天補寫過程,相當于重做了一遍。突然發現,自己對這道題竟然完全理解了。
原來,整理錯題并不是體力活,需要及時反思和回顧。王奇琦用這個方法篩選出自己最薄弱的知識環節,重點攻克。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下一次的數學考試中,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老師的鼓勵,同學的交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更是給王奇琦無窮的信心和動力。這里面的故事就不贅述了,總而言之,她努力向上的學習精神,在感染和感動了身邊的人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反饋和正向的激勵,讓她從對數學感到頭疼,轉而愛上了數學,最終以702分的好成績圓夢清華。
從數學不及格,到逆襲考上清華,王奇琦總結了她成功的三點經驗:
1、建立自信,積極努力。
2、用好錯題本,用對學習方法。
3、與老師、同學良性互動,獲得支持,更有學習的動力。
歷史原本是“副課”,沒想到在新高考模式中,竟然逆襲成為與物理同等的地位。人人都懂點兒歷史,說起“清宮秘史”之類的掌故,都能頭頭是道。但真正建立起“大歷史觀”,獲得歷史“縱橫感”,并沒那么容易。
畢業于江西南康中學的伍廉榮同學,分享了他學習歷史的訣竅。
他認為,學習歷史,“縱橫感”很重要。歷史有兩個維度,古今時間線為“縱”,中外對比為“橫”。
利用向量軸法,記憶歷史時間的流動。利用時間截面,并列比較歷史事件。通過邏輯歸納法,發現歷史規律。這樣學歷史,就能產生“會當凌絕頂”的感覺,仿佛古今中外的歷史,盡在掌握之中。
向量軸法,是將歷史事件和紀元緊密聯系,用時間軸來捋順。網上或資料書中,有現成的梳理歸納,但還是建議親自動手繪制,這樣印象更深刻。
橫向對比法,是將中外同一時期發生的事件,并列排序,制作一個對照表。然后從中尋找共性和差異,從而發現新的歷史角度,獲得分析歷史的能力。
分析歷史,有三個常見的維度:經濟、政治、文化。總結歷史規律時,要多從這三個維度考慮。
獲得歷史縱橫感,建立大歷史觀,相當于在大腦中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將古今中外的歷史囊括其中。再對具體細節進行豐富,整個歷史學科就完全打通了。
以上,僅是從《清華學霸筆記》中擷取的兩個小案例的一部分,并沒有詳盡到細節,完整的內容更精彩。本書中共有二十多個這樣的案例,均取材于清華學子真實的成長經歷。
他們在考入清華之前,也曾陷入過人生迷茫,受到過學科短板的限制,踏入過學習的誤區。最終能夠脫穎而出,超越同儕,是因為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不退縮,主動尋求突破,從而獲得了快速成長。
這套書共有四本,收集了一百多位清北學霸分享的真實經歷和學習秘訣,每一篇都寫得非常用心。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初中生,都能從中獲益。
花3000萬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或許物超所值,但對普通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花400元聽一節名師課,或許能得到一點啟發,卻未必比清北學霸的經驗分享更有價值。
還是那句話——閱讀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沒有之一。↓
我是毫米,資深教育領域作者,歡迎關注!
高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