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大多數人來說,夜明珠只存在故事中,或是電視劇的虛構情節里,只有王侯將相才能擁有,事實上,它是真的存在的。在電燈被發明出來之前,古人們想盡辦法在夜里照明,從最初的火把、油燈到蠟燭等等。但這些光源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們都會有燃盡的時刻。當
對大多數人來說,夜明珠只存在故事中,或是電視劇的虛構情節里,只有王侯將相才能擁有,事實上,它是真的存在的。
在電燈被發明出來之前,古人們想盡辦法在夜里照明,從最初的火把、油燈到蠟燭等等。
但這些光源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們都會有燃盡的時刻。
當人們發現了夜明珠之后,都十分詫異,為何太陽已經落山了,眼前這塊石頭卻發著瑩瑩綠的光亮,連路都能照清?
夜明珠在古代不僅價值巨大,可以“得之者富”,而且夜晚放在房間還能當蠟燭照明,所以“可以燭室”。
由于社會科學的落后,普通人無法知曉其原理。
那么,一顆重達6噸、曾被估價26億的夜明珠,又有著怎樣跌宕起伏的經歷呢?
陜西男子新疆尋寶,挖出重6噸夜明珠
出生于陜西寶雞的青年趙社良,一直做古玩生意,西北地區是我國最早開發各種玉石的地區,他也算是有些地理優勢。
但趙社良在圈內混得并不算太好,古玩市場并不穩定,要淘到真正有價值的寶貝也不是容易的事。
為此他一有空時便四處奔波,游走于不同的礦地之中,卻一直未能有什么好的發現。
2004年,國家開始嚴打盜墓行為,很多靠灰色手段獲得的物件,也無法繼續在市面上流通。
趙社良感到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多年來,他都在陜西周邊,沒有去過更遠的地方“尋寶”。
他決定暫時放下手上的生意,去別的地方轉轉,看看是否會有新的契機出現。
根據分析和判斷,趙社良認為在新疆的羅布泊一帶,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
這里曾有過激烈的地殼運動,地底下有很大的幾率存在高質量礦石。
那里條件艱險,一般人都不會愿意去的,但這對趙社良而言,或許反而是大好機會。
趙社良雇了幾個幫手一起來到了新疆,新疆除了各個大城市之外,都是地廣人稀的大草原或荒山,交通不便利,設備也很難運送過來。
然而,經歷多年生意場打磨過的趙社良并沒有想過輕言放棄。
他每天都在不同的礦山中勘察、分析,將采集到的石頭進行了專業的成分檢驗,一次一次的失敗,并沒有令他產生過退縮的念頭。
雖然趙社良并沒有十足的信心可以挖出什么驚世寶貝,但他想要最后再賭一把。
這座在外人看來毫無價值的礦山,卻被趙社良用高價承包了下來,這在當時十分令人不解。
趙社良毫不在意,帶著人開始實施開采工作。
最初的確如旁人所說,這里沒有任何價值,挖出來的都是普通的石頭。
但是他依然堅持繼續開采,慢慢地,一些零零散散的玉石被挖出來,還發現了一些閃著熒光的玉石。
趙社良似乎看到了希望,像是破釜沉舟一般,曾經瀕臨絕望的時刻都被拋諸腦后,他給工人們做心理建設,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加油打氣。
經過一番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人們最終發現了這塊巨大的會發光的石頭。
他們停下了挖掘,小心地撫摸著石頭的邊緣,細看著那些高級的紋理和質地,每個人都欣喜不已。
趙社良和工人們一鼓作氣,沿著石塊邊緣挖掘,得到了一個形體不大規則、發出微微暗光的大石塊。
以他的專業技能,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顆罕見的天然夜明珠。
而且這顆夜明珠的體積,或許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夜明珠其實是一種螢石,含有發光元素。
在經過幾千萬年的激烈地殼運動中,集聚,沉淀于礦石中,曾是非常稀有的玉石。
螢石自帶的吸光的性質,讓它能在離開光的照射后持續發光較長一段的時間,特點為晝弱夜強。
收藏家們喜歡把熒光石放到燈下照一會兒,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它會繼續發出美麗的熒光。
因此,部分工藝品其實是利用了螢石的特征,制作出一些冠以“夜明珠”名稱的飾品。
三年打磨后專家估值26億
挖出來這塊巨大的原石之后,趙社良將其小心地保護并進行了稱重,發現這顆夜明珠的重量竟達6噸之多。
趙社良只感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用鍥而不舍的堅持,終于得到了讓他滿意的回報。
他將夜明珠運回家,開始進行細致的打磨處理,由于整個石頭的不規則,趙社良請了熟練的師傅將其細細打磨。
趙社良嚴格要求師傅們精益求精,盡量將所有細節做到完美,三年后,終于將其打磨完成。
經過加工,這個直徑達1.67米的夜明珠的表面顯得極致光滑,外形非常漂亮,整體質地溫潤,給視覺帶來極大震撼。
尤其在夜幕降臨以后,這顆碩大無比的夜明珠散發出明亮的綠光,這種光芒要比電燈來得更溫和更細膩,如同月光一般冷淡幽清。
趙社良知道,這個巨無霸夜明珠絕無僅有,它的價值一定會令人震驚。
趙社良邀請到了幾位對螢石更有研究的專業鑒定家,對夜明珠進行了詳細的檢測。
如此巨大的夜明珠,歷史上幾乎從未有過具體的記載。
在夜晚,它甚至能發出足以照亮夜空的光亮,令人望見時感覺內心寧靜祥和,如被滿月時的月光灑在身上一般,人們當然喜愛不已。
傳聞慈禧死后,身體卻一直沒有腐爛,直到盜墓者在盜墓時驚奇地發現,原來慈禧口中竟然含著一顆夜明珠。
這使得有關夜明珠的傳說更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盜墓者將這顆雞蛋大小的夜明珠盜出。
由于發現得早,當時市面上并不多見,又加上其特殊的文物價值,市場價一度達到8億之高。
眼前這顆比慈禧口中大了上百倍的夜明珠,經過多方鑒定討論后,被估值至少26億人民幣,是名副其實的稀世珍寶。
高價賣不掉,放在公園成路燈
專家們給出了估價后,由于價格實在太高,一直無人聯系他收購的事宜。
畢竟,即使再富有的人,也不會一下子拿出26億買下。
2010年,趙社良希望讓更多的人看見它,于是他帶著這顆夜明珠輾轉于全國各地進行展覽,立刻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展覽給他帶來了一些收入,但和夜明珠本身的估值比起來,卻是九牛一毛。
隨著名氣的增大,也使得人們開始去了解更多有關夜明珠的知識。
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其實制作夜明珠的螢石并不是非常稀有的玉石,甚至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經常接觸到。
比如用作煉鋼的礦質,還有生產鋁要用到的溶劑,包括搪瓷用具、乳白玻璃制品以及燃油生產催化劑等等。
中國有著豐富的螢石礦,總儲量在世界排第二,幾乎各個省都存在螢石資源,因此當今螢石價格已經比較便宜。
其他世界寶石級別的螢石主要分布在美國、哥倫比亞、瑞士、意大利、英國等等。
為了合理開發和利用螢石礦產,國家在2003年已不再開放新的螢石開采許可證。
螢石也常被制作為手鏈,因為不僅有綠色的螢石,其實還有藍色、黃色、紫色等等。
而民間傳說不同顏色對應不同功效,佩戴在身上有穩定情緒等神奇的效果,前提是天然形成的螢石。
除卻這些說法,這豐富的顏色也使人看著都感覺心情愉悅,黑暗中還會發出光芒,更吸引了愛美的女性們將其作為飾品。
漸漸地,趙社良想通了。他不再執著于要將夜明珠賣出去,而是繼續展出給世人參觀。
當時市面上常有黑心商販用人造螢石來騙取大眾錢財,趙社良也會在展出的同時普及一些玉石知識。
最終,趙社良決定把這顆夜明珠安置在煙臺的毓璜頂公園。
2016年9月29日,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將落戶于毓璜頂公園的新聞傳遍了大街小巷。
恰逢當地“文化毓璜 圣地煙臺”非遺項目展開展,人們紛紛慕名前來,一睹夜明珠的光彩。
這顆在白天看起來普通的大石珠,在夜里照亮著四周的一切,連路燈的光似乎都黯淡了下去。
從此,夜明珠被當作路燈的說法,也就慢慢傳開來了。
有人替趙社良感到惋惜,如此來之不易的夜明珠,變成了“路燈”不可惜嗎?
對趙社良來說,當年找到它的確花費了一番苦功,但這是其人生中一件很有意義的大事。
與其放在家中置灰,不如讓它的光芒照耀在更多的人身上,如此一來,曾有過的辛苦,也全部值得了。
將夜明珠安置好之后,趙社良反倒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且并不是捐贈,所有權仍屬于趙社良。
趙社良回到陜西之后,繼續經營著原先的玉石生意,經歷此事后,他變得更加沉穩、踏實。
直至2022年初,趙社良雖未在生意上得到大富大貴,但他曾發現過一顆價值26億的寶石,這已經成為他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了。
春節前,趙社良再次來到了煙臺,他特地在夜晚時分走近這顆夜明珠。
如今距離它的現世已過去18年了,被當作“路燈”也有快6年,這里已成為游客必定前來打卡的網紅景區。
趙社良看著夜明珠,欣慰地笑了,臉上的笑容,似乎像夜明珠散發著的光芒給人的感覺那樣,讓人感到安定、寧靜。
劉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