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咱們農村,特別是北方農村有這么幾種草特別招人討厭,一種是蘆草,在我們老家叫它野葦子,它的根系特別發達,除草劑都拿他沒辦法;另一種是葎草,我們這邊叫它拉拉秧,這種草葉片和莖稈上都生有毛刺,一長就一大片,莖蔓四處攀援,搞得莊稼都沒法生長;另外
在咱們農村,特別是北方農村有這么幾種草特別招人討厭,一種是蘆草,在我們老家叫它野葦子,它的根系特別發達,除草劑都拿他沒辦法;另一種是葎草,我們這邊叫它拉拉秧,這種草葉片和莖稈上都生有毛刺,一長就一大片,莖蔓四處攀援,搞得莊稼都沒法生長;另外一種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茅草,這種草的根系也是極其發達,除草劑對它也是毫無辦法,我們村有的老鄉為了對付它,竟然采用勾機深挖土壤,把它的根刨個一干二凈,但是偶爾剩下一些,第二年它就會頑強的繼續長出來。
記憶中的茅草很美好
茅草是我們這邊的俗稱,它的學名叫白茅,是一種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只要有過農村經歷的人對于茅草都不會陌生,它生長在溝渠邊、田間地頭,對土壤幾乎毫不挑剔,隨處都能見到它們的影子,春天的時候它的它長葉子之前先出抽出裹著毛絮的苞,我們當地叫它“毛毛錐”,很形象的一個名字。嫩的時候拔下來,剝開外面的一層皮,里面是嫩嫩的絮,吃到嘴里絲絲的甜,那時候我和村里的孩子一樣,放學后就去田邊拔來吃。因為時間很快,不出三五天里面的絮狀物就開始變老,不但不甜,而且開始嚼不爛了。隨后這些花苞很快膨大,然后幾天的時間就開出白色的花。
除了可以吃茅草的嫩花苞,經過了一冬天的積蓄,它的根這個季節也是最好吃的,我們當地叫茅草的根為“甜甜根”。甜食對人類始終是充滿著誘惑的,尤其是孩子,放了學帶著鐵锨,挖出白白的茅草根,像極了微縮版的藕根。講究的洗洗,不講究的用手捋下泥土就往嘴里塞,吃到嘴里那種甜甜的感覺至今都令人回味。
茅草的生長勢非常旺盛,花期已過,馬上長出葉子來,嫩嫩的葉子是驢、牛等牲口非常喜歡的美食。如果雨水合適,茅草的葉子能長到五六十公分高,老人們喜歡割了茅草曬干,冬天作為好的飼料給牛羊吃。隨著秋天到來,茅草的葉子開始變黃或者脫水變紅,最后干枯,小時候無聊的時候,我們喜歡放火燒荒,就是這種草燒起來噼噼啪啪,燒過之后第二年繼續生長。我經常感覺少年白居易或許就是燒著種草寫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名篇。
農業中的茅草很煩人
雖然茅草給孩子們增添了很多回憶和樂趣,也給牲畜們帶來了鮮嫩多汁的美食,但是對于莊稼人來說,茅草卻是極其煩人的。就拿我家來說,種紅薯的地都是沙壤土,地里只要有茅草,那么紅薯塊莖一定就有被茅草根穿過的洞,茅草根穿透力特別強,不管土豆、紅薯,它都能給你穿透,讓非常漂亮的薯塊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疤。另一個讓人煩的原因是,茅草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只要有根它就能成活,而且今年幾棵,第二年就一大片。普通的鋤頭對于它來說無濟于事,有的農戶為了根除茅草曾經使用除草劑,可是卻毫無效果,最后對于面積較大的地塊只能采用挖掘設備深挖,真正的做到“斷草除根”才能控制。
生活中的茅草根是個寶
茅草雖然很頑固,不過老農民對它也是既恨又愛,因為它的根對于農村人來說卻能換到錢。冬春季節,那時候農村人很少出去打工,沒事了人們就去地里挖蘆葦根和茅草根賣錢,茅草根挖出來后,用水沖過的白白嫩嫩,放在陽光下慢慢曬干,然后打成小捆等著街上那些收購小販過來收購,作為中藥材進行銷售。挖一天能掙個一兩塊錢,在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這絕對是一筆不錯的收入。除了挖茅草根賺錢外,誰家孩子發熱或者上火,大人們還會用茅草根來煮水給孩子喝,煮出來的水黃黃的,帶有絲絲的甜味,不過對止咳、祛火效果很好。 長期以來我總覺得茅草根無非就是一種頑劣的野草而已,直到參加工作后一次去昆明出差,在一家酒店看到一份價格不錯的湯里竟然有它的影子,詢問后,才知道這種草根確實是一味中藥,而且飯店的服務員還告訴我,這種湯是從東南亞一些國家學習來的,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煲湯大都會放入幾段茅草根。
如今茅草已開始有了人工種植
“這是我們當地人工種植的茅根,一斤新鮮的茅草根就要十多塊錢,比普通的蔬菜都要貴。”說到這種草,當地飲食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他說現在人們重視養生,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解毒補氣等很多功效,所以一些地區已經開始人工種植茅草。經過查詢一些資料,顯示茅草根確實有很多功效,而且其根部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食用對人體大有裨益。
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在今日頭條搜索了下,茅草根確實有銷售,它的干根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不過隨著人們對耕地的不斷重視,對農田的不斷治理,過去隨處可見的茅草,如今已經越來越難見到。如果有朋友對這種草感興趣,可以小范圍試驗種植,看看是否有銷量,如果銷量可以,不失為一種種植致富的新途徑,畢竟這種草對土地和管理不挑剔,好地差地都能種植。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化太快,過去的頑固雜草,如今竟然開始登堂入室進入大酒店,過去難以清理干凈,如今竟然成了種植項目,您覺得這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農村長大的您是否還記得茅草呢?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