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的載重車輛都處于起步狀態,汽車工業“缺重”的情況很突出,國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將利好政策擺在企業面前,引進了國際先進的造車工藝。那時候國內能夠生產10噸以上載重汽車的廠家只有三家,其中一家就是長征汽車廠。聽到長征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的載重車輛都處于起步狀態,汽車工業“缺重”的情況很突出,國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將利好政策擺在企業面前,引進了國際先進的造車工藝。
那時候國內能夠生產10噸以上載重汽車的廠家只有三家,其中一家就是長征汽車廠。
聽到長征汽車廠這個名字就讓人想起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而長征汽車廠也寓意著國內的造車工業初期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
長征汽車采用的捷克太拖拉技術生產重型汽車,長征太拖拉在當時的國內外大工程中頻頻出現,聲名顯赫。
長征與太拖拉
如果談到斯堪尼亞,大家都知道這個出自瑞典的重卡品牌是重卡領域內大名鼎鼎的“公路之王”。
而如果要從車型彪悍,越野性能強方面下手的話,經常玩一些國外卡車游戲的卡友就會想到“太拖拉”,這個來自東歐捷克的卡車,堪稱重卡中的“肌肉男”。
曾經在國內的油田、工地等使用過很多進口的太拖拉T815,其中有一部分車子是由長征汽車組裝生產的。
在1984年根據中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簽訂的技貿合作協議,那會還屬于中國重汽集團下屬公司的長征汽車引進了捷克太拖拉815車型,在原型技術上以SDK的方式生產,在那時候的長征汽車也因太拖拉而遠近聞名。
由于太拖拉T815不僅在外形上十分彪悍,在動力方面也很強勁,當年的車型不僅可以選裝排量12.7L V8發動機、15.8L V10發動機、19L V12渦輪增壓發動機。
還能夠選擇康明斯與道依茨的水冷發動機,其中最強大的T815是裝配了MTU發動機,高達820馬力。
由于太拖拉的屬性可能偏向于“越野”、“山地”運輸,所以它在軍用、越野、礦用領域的用車比較頻繁出現,相反在常規的公路運輸上就不是很適宜,在當年的時候,自重大、油耗高、行駛速度低等因素使它無法被個體的公路運輸戶所接受。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太拖拉重卡在引進國內之后將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也正是因為太拖拉長征汽車才能被大家所熟知,在多年后的今天,長征汽車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技術沉淀之后,帶給我們的將是嶄新的一面。
堪稱價格屠夫
從2018年開始,三一重卡“創業”之后,從工程機械王者轉戰商用車市場,產品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市場歡呼,其中它的成功因素不能缺少厚道的配置、親民的售價,要知道6X4的牽引車能在30萬以內下地的車型沒幾款,三一重卡真正做到了。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是在擾亂市場,要知道有競爭才能有低價,車輛的售價降低后,才能減少車主的購車成本。
但是光價格低沒有用,如果質量跟不上的話,也沒人敢買,三一重卡就是憑借著這一套成熟的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吸引了大量用戶的目光。
而長征汽車在2019年推出的鳳凰C5牽引車,其中首批100臺到用戶手里的價格僅需23萬元,并且支持線上搶購,這個價格已經不是可以用超高性價比來形容了,完全是打破了中國牽引車重卡市場的底線,同時也代表著長征汽車“涅槃重生”的決心。
在網絡信息發達的年代里,關于長征鳳凰C5重卡的消息不斷,甚至傳出了30萬元即可辦好牽引車與掛車的消息,證明這臺長征鳳凰C5的售價確實不高,最后能否取得成功就得取決于它的產品力了,只要質量過得去消費者還是會買單的。
成熟動力鏈,輕量化效果顯著
當前國內重卡的動力總成最為常見的無非是濰柴、康明斯、錫柴、玉柴等,變速箱則是廠商自主研發以及法士特變速箱,這臺長征鳳凰C5在動力配置上與三一重卡有的一拼,都是采用了濰柴+法士特的動力鏈。
遺憾的是目前長征鳳凰C5重卡僅提供了6X4驅動版本,搭載濰柴WP10H400E50發動機(可選裝濰柴430馬力發動機),排量為9.5L,滿足國五排放標準,400馬力,輸出功率294kw,扭矩為1900Nm,在1000-1400rpm即可爆發最大扭矩轉速。
擁有6萬公里長換油的標準,雖然動力數據不大,但是對于中短途運輸路況來說,既能保障動力輸出,同時也有著較好的燃油經濟性。
匹配我們熟悉的法士特12JSD180TA,手動12擋變速箱,后橋為2X11T后橋,荷載18000(二軸組)kg,速比為3.7,采用前2后4的少片簧結構,90#的牽引鞍座。
12R22.5 18PR規格輪胎,配備大容積600L+400L的鋁合金油箱,整車自重滿油狀態僅為8噸左右,在同級別車型中優勢明顯。
外觀介紹
從外觀上看這臺長征鳳凰C5,既有太拖拉的感覺,又有達夫卡車的效果,在涂裝上也采用了“荷蘭橙”的車漆,駕駛室側面是騰飛的鳳凰貼花,將車型的設計語言展現的淋漓盡致。
前中網是長征汽車改進設計的,采用了大嘴式的進氣格柵,這也是當前主流的設計,車標則是有些像浪形的效果,加上繁體字的長征鳳凰,有種讓人過目不忘的感覺,車燈總成都集齊在了保險杠上,可以把它當作是“鳳凰”的雙眸。
高頂駕駛室頂部也噴涂了長征汽車的標識,進一步提高品牌辨識度,后視鏡采用雙層門鏡的設計,既有良好的視覺空間外,也增加了駕駛室的協調性,雨刮位置是一個特色,有些歐式風格。
來到駕駛室的側面,可以看到它是采用雙層蹬車踏板的設計,整體的跨度有些大,第二層如果采用車門全包圍方式會更好一些。
不過這樣的設計放在中短途行駛的車上也沒所謂了,用戶更多的是關心動力總成與車輛自重,車門上WP400H的標識表明了它的“小心臟”。
內飾方面
打開車門之后會發現,這車的舒適配置倒挺齊全的,中控大屏、氣囊座椅、雙層臥鋪等,即使是應對長途駕駛,兩名駕駛員在車內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應該夸獎的是臥鋪的空間,下鋪的橫向空間充足,即使是180斤的大胖子也能夠靈活翻身。
總結
長征鳳凰C5使用的還是被稱之為黃金動力鏈的濰柴+法士特組合,適合國內的各種路況,也符合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
現在它提供了濰柴400馬力版本車型(售價26.88萬元)、濰柴430馬力版本車型(售價27.98萬元),在終端還有不同程度的優惠,優惠完的話還真有希望做到30萬搞定車頭跟掛車。
對于購車預算有限的卡友們,還真能花少一些錢,辦更多的事,最大程度縮短車輛的回本周期。(文/卡家號:Truck)
劉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