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到加特林機槍,許多人想到的都是搞笑視頻里的"冒藍火、噠噠噠",或者是軍迷口中經典的"大慈大悲的加特林菩薩"。總之,火力兇悍、瘋狂輸出就是這款武器的最好象征。而自從加特林誕生之日起,民間有關于它的DIY杰作就
提到加特林機槍,許多人想到的都是搞笑視頻里的"冒藍火、噠噠噠",或者是軍迷口中經典的"大慈大悲的加特林菩薩"。總之,火力兇悍、瘋狂輸出就是這款武器的最好象征。
而自從加特林誕生之日起,民間有關于它的DIY杰作就層出不窮。就在不久之前,美國的一家軍工企業(yè)就成功讓加特林機槍再次華麗變身——它們給這個大家伙安裝了一個特別的配件,同時還給它提供了一個新的供彈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往下看。
一、"渡人性命"的大殺器
大名鼎鼎的加特林機槍,它的誕生可以說具有很大的戲劇性:其發(fā)明者理查德·喬丹·加特林(下圖)原本是一位喜歡制造機械的技術人才,但年輕時不幸罹患天花,因此在戰(zhàn)勝病魔后,他本人便成為了一位懸壺濟世的著名醫(yī)生。
南北戰(zhàn)爭時期,他不忍目睹己方士兵因火力懸殊被迫成為炮灰,于是他決定用自己的行動,為部隊打造一款可以克敵制勝的法寶,而這個法寶就是加特林機槍。按照他的想法,早期的前裝槍彈藥裝填十分費時費力,為了提高作戰(zhàn)效率只能無休止地送人頭;如果有一款射速夠快、火力兇悍的新槍械,就可減少己方部隊的傷亡。
1862年,加特林機槍正式誕生。該槍采用手搖動力進行供彈,每一根槍管都配備了獨立槍機,可以在操作中按序進行著推彈入膛、擊發(fā)、退殼拋殼的動作;在那個燧發(fā)前裝步槍1分鐘打三槍的年代,這款"人員收割機"的射速就達到了驚人的每分鐘200發(fā)。
不過在1884年,德國的馬克沁重機槍卻誕生了,其操作簡便和供彈便捷的優(yōu)點,讓這款"舶來品"迅速走紅,而加特林機槍則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雖然加特林本人在1893年將供彈方式從手搖改為了電機驅動,將射速又提升到每分鐘3000發(fā),可使用者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
但天無絕人之路,40多年后,面對自動武器無法對付高速飛行器的問題,加特林機槍再次出山,之后正式奠定了自己"死神收割者"的位置。日后許多多管機槍及機炮都被稱為"加特林機槍",如美制M61"火神"機炮、M134"米尼崗"機槍、"密集陣"系統(tǒng);我國的1130近防炮等等。
除了軍隊采購之外,民間的輕武器愛好者也會購買加特林機槍,并將其帶到靶場上感受一下"加特林菩薩"的強大火力。雖然這么做的人只是少數,但依然會有公司為這些愛好者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美國最大的非致命性武器制造商——蒂普曼兵工廠公司(Tippmann Armory)。
二、另類的創(chuàng)新產品
別看是一家非致命性武器生產公司,但蒂普曼公司也是有民用武器的生產權限的,尤其是加特林機槍更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該公司生產的加特林機槍,是根據1865型加特林手搖機槍設計理念仿制的,雖然口徑變成了9×19mm,但功能與原版卻非常接近,并且該槍最大的特點是采用GLOCK彈匣供彈,這可以說是一大創(chuàng)新之舉。
該款機槍問世后,一度引起了很大轟動。雖說美國是槍支愛好者的天堂,但手中有一個合法的重型武器還是不被允許的。為此公司使用了早期加特林的設計原理,使用手搖方法來發(fā)射彈藥,取消了槍支上最為常見的扳機,使其變成一種法律規(guī)章之外的合法武器。
可對于一些資深愛好者來說,只是懷舊設計就顯得過于單調了。因此蒂普曼公司與另一武器配件企業(yè)為槍械愛好者推出了機槍的好幫手,即一款新研制的消音器。當它安裝在機槍上之后,整體呈現出效果是這樣的——
這款巨大的消音器安裝之后,使得加特林機槍看起來更為威風凜凜,同時降噪效果和穩(wěn)定性也是越發(fā)優(yōu)秀,更好地讓操縱者所控制。該消音器采用八個單獨的消音器內芯,可以為每根槍管都提供了一個獨立的、功能齊全的消音器模塊,對槍管提供了更為優(yōu)異的保護和實用效果。
該款消音器制造工藝比較精湛,使用了不銹鋼、鈦、鋁、黃銅來制造。保證了產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消音器消音器直徑133mm,重量為3.63千克。保因為是平均分配給每個槍管,所以消音器實際只承受了普通消音器1/8的損耗,這也就意味著這款消音器使用壽命要比其他消音器長得多。而且因為耗損情況較小,所以也不用像一般的消音器需要經常清理。
如果真要問這款消音器的不足之處,那就是會讓槍身變長且重量變大。同時為了保證平衡,因此還會在槍架后安裝一個5.9千克的配重。如果購買這款消音器,那么公司還會附送組裝、安裝、拆卸工具以及配重。當然這款消音器的價格也是不便宜,零售價約合人民幣27355元,加上機槍本身的價格——人民幣32604元,這一套下來將近6萬元。
結語
雖然價格上比較貴(相比一般的民用槍支),但對于槍械極為喜愛的美國人來說,花上6萬人民幣搞上一把拉風的加特林機槍也不算啥大事。畢竟對于一些人來說,能夠感受到100多年前的加特林,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好貨不便宜",為了滿足自己的火力欲望,付出一定的現金也是值得的。
參考資料
1.《槍械與彈藥》
2.《輕武器百科全書》
3.《加特林的榮光:美國輕重機槍史》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