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姜黃也是近年來比較火熱的一種“保健品”植物。姜黃原產于南洋,在中國也有較為廣泛的藥用,作為中藥用于外傷、婦科等方面。在南亞國家,姜黃被用作治療燒傷、擦傷和刀傷。在印度,使用姜黃作為美容霜,抗菌乳液,用于治療感冒咳嗽。而現代醫學對姜黃更是很感
姜黃也是近年來比較火熱的一種“保健品”植物。姜黃原產于南洋,在中國也有較為廣泛的藥用,作為中藥用于外傷、婦科等方面。在南亞國家,姜黃被用作治療燒傷、擦傷和刀傷。在印度,使用姜黃作為美容霜,抗菌乳液,用于治療感冒咳嗽。而現代醫學對姜黃更是很感興趣,對其產生活性的各種物質進行了很多種相關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結果,并且提取出了一些已經制成藥物,這在植物藥里面并不多見。并且FDA認為姜黃是一種比較安全的可食用植物。我們來看看現代醫學認為姜黃有哪些潛在的藥效。
1、抗炎。姜黃是一種自然的消炎藥。姜黃素是姜黃中的一種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炎性。它能抑制調節炎癥過程的主蛋白的活性。抑制COX和LOX等炎癥酶的活性。此外,它能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等炎癥細胞因子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炎的作用。在一項慢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隨機對照實驗中,姜黃素的療效和治療后復發效果與皮質類固醇治療相媲美,并且沒有副作用。
2、既然姜黃具有抗炎的作用,那必然就會有止痛的作用。姜黃素對前列腺素和白細胞介素等炎性物質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減輕疼痛。對處理手術后的疼痛和燒傷的疼痛有明顯的作用。此外,姜黃素還可以減輕神經性疼痛。有研究認為姜黃油的消腫止痛效果和阿司匹林相當。
3、抗腫瘤作用。聽說過欖香烯注射液嗎?中國原研、專利藥、國家二類抗腫瘤新藥、全國醫保用藥目錄、國內首個經循證醫學(EBM)系統評價安全有效的中藥提取的藥物,就是從姜黃的同類植物中提取的,姜黃也富含其中的有效成分。姜黃素發揮抗癌作用的各種靶點,這些包括:轉錄因子、生長因子、炎癥蛋白、參與調節細胞周期和細胞死亡的各種蛋白。姜黃抗癌的研究很多,在顱內腫瘤,黑色素瘤,口腔癌、乳腺癌、結腸癌,白血病、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腫瘤上都有相關的研究,證明其有潛在的抗腫瘤的效果。
4、保護心臟。心臟病是世界上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姜黃素可能有助于逆轉心臟病過程中的許多步驟。姜黃素主要好處是可以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內皮功能障礙是心臟病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它涉及內皮細胞無法調節血壓、凝血和其他各種因素。一項研究表明,姜黃素對心臟的保護作用和運動一樣有效,另一項研究表明它與藥物阿托伐他汀效果相當。此外姜黃素也能減少炎癥和抗氧化,這在心臟病中也很重要。在一項研究中,121名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前后幾天被隨機分為安慰劑組或每天4克姜黃素。姜黃素組在醫院發生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了65%。
5、營養大腦神經,抗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是導致癡呆的主要原因。研究認為姜黃素可以穿過血腦屏障,并且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而這兩者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誘因之一。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一個關鍵特征是蛋白質纏結堆積,稱為淀粉樣斑塊。研究表明,姜黃素有助于清除這些斑塊。所以姜黃素對阿爾茨海默病應該具有潛在的預防作用,但是具體如何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6、抗關節炎。姜黃素是一種強效抗炎藥,所以它有助于關節炎。一些研究表明在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研究中,姜黃的抗關節炎活性超過了吲哚美辛(非甾體抗炎藥),特別是當治療開始于關節炎誘導期。還有許多研究都著眼于姜黃素對關節炎的影響,并注意到可以引起各種癥狀的改善。
7、抗抑郁。在一項在對照試驗中,60名患者被隨機分為三組,其中一組服用百憂解,另一組服用一克的姜黃素和第三組服用百憂解和姜黃素。6周后,姜黃素具有類似于百憂解效果,而聯合用藥組的效果是最好的。抑郁還與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下降和海馬萎縮有關,海馬是一種大腦區域,在學習和記憶中起著重要作用。姜黃素有可能逆轉這些變化,從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當然姜黃的作用相關研究還很多,護肝,抗結核,抗病毒,調節血脂,調節免疫,調節血糖,調節內分泌等。如此種種只能說明姜黃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其所含的有機物對一些疾病都有作用,但是并不是說可以直接用于治病。我認為將姜黃作為一種食物添加劑或者調味劑是非常健康的并且有利于一些疾病的調理。但是寄希望于大量食用姜黃來治療某種疾病并不現實,如何制藥,如何用藥的事情,交給更專業的人來做。否則可能會得不償失,因為不管什么東西,過量都會有危害。姜黃素在低劑量的時候是很安全的,但過量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每天攝入超過1000毫克的人可能會出現輕度消化問題,如腹脹、反酸、脹氣和腹瀉。劑量為450毫克或更高,可能會導致少數人頭痛和惡心,服用了8000毫克以上的姜黃素后,有人報告有皮疹。姜黃還表現出抗血小板作用,如果手術前使用,可能會導致出血。長時間使用可能導致胃部不適等。姜黃可能導致流產,所以孕婦禁用,對小孩的影響不清楚,最好不要使用。
科學解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
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