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AI財經社荊文靜編|鹿鳴因為沒有得到“國酒”商標,貴州茅臺一怒之下告了商評委,還“請”來五糧液、劍南春等31家機構一起法庭見。8月10日,據媒體報道,茅臺集團于7月下旬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
文| AI財經社 荊文靜
編|鹿鳴
因為沒有得到“國酒”商標,貴州茅臺一怒之下告了商評委,還“請”來五糧液、劍南春等31家機構一起法庭見。
8月10日,據媒體報道,茅臺集團于7月下旬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評委),要求商評委撤銷對其“國酒”商標不予注冊的復審決定,就不予注冊復審申請重新作出決定。除了起訴商評委,茅臺集團還將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機構和企業列為“第三人”。
AI財經社查詢中國商標網顯示,茅臺從2001年就開始申請“國酒茅臺”商標,顯示有9次申請,相繼被駁回、駁回復審等。最后一次,2016年底,商評委以“不予注冊復審”拒絕申請,最終引發茅臺集團這次訴訟。
而茅臺之所以選擇五糧液、劍南春等31家機構或企業作為“第三人”,原因則是,在2012年貴州茅臺商標申請通過初審后,上述企業在公示期三個月內頻繁提出異議,并且異議成立。最終導致茅臺申請“國酒”商標失敗。
目前來看,不管這次訴訟是勝還是敗,在高端白酒市場這個戰場里,貴州茅臺似乎已經成為眾矢之的。
圍剿
根據商標網顯示,從2001年9月,茅臺就開始了“國酒茅臺”申請之路??偣灿?次申請,但都以失敗告終。被駁回之后,茅臺不服,提出復審,隨后被駁回復審。
在茅臺歷時10多年的堅持不懈后,直到2012年7月,商標網公布了茅臺酒“國酒”的初審公告。隨即是三個月公示期,等待各方異議。
茅臺當上了“國酒”,其他高端白酒品牌自然不太滿意。五糧液、汾酒、郎酒等白酒企業紛紛對“國酒茅臺”商標提出異議,稱“國酒茅臺”其文字部分含有“國酒”,違反《商標法》十條一款七項。其中,“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是該條款的核心。洛陽杜康則從歷史文化底蘊、市場占有率、行業發展等多方面,對此事件表示強烈反對。北京世紀律師事務所也對“國酒茅臺”商標提出異議。
根據AI財經社不完全統計,在茅臺“國酒茅臺”商標初審公示之后,共有33項商標異議申請,其中一則撤銷。更有甚者,一天出現三項異議申請。而根據《京華時報》當時報道,在3個月公示期內,商標局共收到95份異議書。
事實是,其他白酒品牌一邊譴責這種行為,一邊也跟風提出“國酒”商標申請。AI財經社查詢商標網顯示,2012年8月,一個月內,汾酒和五糧液相繼提出“國酒汾酒”、“國酒五糧液”的商標申請,目前狀態都已經被駁回。
如此眾多的異議,導致商評委拒絕了茅臺。2016年底,商評委以“不予注冊”拒絕茅臺最后一次商標申請。商評委給出的理由是,“國酒茅臺及圖”中的“國酒”一詞帶有“國內最好的酒”的含義,若由被異議人永久性地獨占使用,容易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被異議商標的申請注冊違反了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規定。
茅臺顯然不滿意這個結果,一年半后,終于提起訴訟。
誘惑
雖然,眾多企業對“茅臺國酒”議論紛紛,但還是抵不住“國酒”頭銜的誘惑。
除了五糧液和汾酒等企業外,在2001年“國酒茅臺”商標申請之后,“國酒一號”“國酒”等商標申請如雨后春筍紛涌而出。每年都有企業嘗試爭奪“國酒”稱號。根據商標網顯示,迄今為止,以“國酒”為關鍵詞注冊商標的次數近170次,最新一次在2018年8月初。但基本都無疾而終。
“國酒”頭銜這么誘人?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洪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國酒”二字是一種巨大的隱性資源,代表著行業領頭羊的地位和社會對其品質、企業文化的高度認可。企業披上“國酒”二字,如同黃袍加身,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在這個方面,“國酒茅臺”的形象深入人心。廣告詞、店鋪名稱、宣傳詞包括品牌定位,茅臺一直以“國酒”自居。在資本市場上,2018年,茅臺市值首度破萬億,并迎來營收額超600億的新時代。傲視群雄的貴州茅臺有點驕傲。
根據一財網報道,茅臺在起訴書中稱,“國酒”的含義應該是“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皣泼┡_”已經在社會上使用多年,并沒有損害同行業酒企的利益。除此之外,茅臺集團還拿出了所獲得各項獎項來佐證自己的優秀。其中包括:1952年全國第一屆評酒會位于四大名酒榜首;1963、1979、1984、1989的全國評酒會獲得金質獎;2017年第11次上榜胡潤品牌榜,位居酒類品牌榜首。并且,茅臺酒也不忘提及自己的市值。2017年,茅臺市值突破5800億元,超過全球酒業巨頭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躋身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
但顯然,茅臺離真正的“國酒”定義還相去甚遠。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國酒注冊涉及到國家榮譽與整個中國酒行業的利益,必須有非常強大的國家的貢獻與行業貢獻才能成立,何況國字頭消費品目前沒有先例。
當時,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彭智輔也發聲稱,“國酒”應該是屬于整個中國白酒行業的公共資源。任何單一品牌都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承載中國白酒的全部內涵。五糧液董事長唐橋也公開指出,“把國酒給予一個企業或者一個產品都是不恰當的?!彪m然彼時,五糧液集團也在提出“國酒五糧液”的商標申請。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茅臺價格和定位,導致國人“喝不起”,跟“國酒”相差甚遠。還有網友稱,“酒好不好應該靠口碑,而不是靠商標?!?/p>
執念
茅臺一紙訴訟,表示了自己對“國酒茅臺”的執念。
針對起訴商評委的這一行為,相關知識產權律師對AI財經社表示,根據《商標法》,起訴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此事有不少先例。但起訴商評委的戰局如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商評委共收到一審法院判決6051件,其中敗訴案件占全部判決總量的22%;二審法院判決2710件,其中敗訴案件占全部判決總量的32.3%。
其它被茅臺應邀作為“第三人”的企業或機構作何反應?根據1℃記者此前對部分被訴的機構的采訪顯示,汾酒集團回應稱,將積極準備應訴工作。
如果茅臺訴訟成功,“國酒茅臺”的商標被收入囊中。那么,可想而知,“國酒五糧液”、“國酒汾酒”的商標申請之路也會立即再次開啟。而隨后近170項以“國酒”為關鍵詞的申請也會讓商評委應接不暇。
無論訴訟敗或勝,茅臺都會成為高檔白酒行業的眾矢之的。根據智研咨詢的相關研究報道,一線高端白酒主要以飛天茅臺、五糧液、國窖 1573 為主,根據估算,茅五瀘占據約 95%的市場份額,寡頭格局穩固。而在這三家里邊,僅以2017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來看,茅臺一家收入就已經基本追平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兩家之和。更不要提位居二列的次高端白酒,比如劍南春、郎酒、水井坊等。
同時,也無論訴訟敗或者勝,一直走“高檔酒”的茅臺無疑再次成功實現了一次品牌營銷。早在“國酒茅臺”商標申請引起眾多爭議之時,就有專家評價,不管茅臺是否轉正“國酒茅臺”,都不失為一次成功的品牌營銷。
茅臺的確十分愛惜羽毛,注重“國酒”的形象,一直走高端路線。據悉,2005年,五糧液的體量還是貴州茅臺的2倍以上,但隨后五糧液向中低檔酒的側重,讓一直走“高檔酒”的茅臺慢慢彎道超車?!捌放埔鐑r”帶來的優勢不言而喻,茅臺甚至一度成了“收藏品”和“硬通貨”。
1975 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在一次全國性會議上正式宣布:“貴州茅臺酒是國酒?!彼赡軟]有想到,一句贊美之詞,竟然會引起這么多年的風波,甚至影響到目前白酒市場的格局。
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