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武漢晚報3月17日訊(記者孫笑天)“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樓上用鏟子清理鴿舍時尖銳刺耳的吱吱聲?!苯眨W民朱女士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http://liuyan.cjn.cn/)留言反映,樓上住戶飼養信鴿,對她家造成嚴重干擾,五次向
武漢晚報3月17日訊(記者孫笑天)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樓上用鏟子清理鴿舍時尖銳刺耳的吱吱聲。”近日,網民朱女士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http://liuyan.cjn.cn/)留言反映,樓上住戶飼養信鴿,對她家造成嚴重干擾,五次向社區、城管等部門投訴,得到答復全都是,“該住戶持有信鴿協會的養鴿證,無權管理?!?/p>
“持證養鴿”就可以“合法擾民”?長江日報記者粗略統計,近一年,城市留言板上反映養鴿擾民的留言有100余條,不少留言的回復都是:經查,該業主系信鴿協會會員、持證養鴿、符合規定。執法人員稱,目前,對有證養信鴿的監管處置困難重重。
一紙鴿證成了擾民“保護傘”?
朱女士家住漢陽桃花島城市花園小區,去年夏天,她家樓上住戶在臥室窗外搭建了一個鴿舍,養了一些信鴿。從那以后,她就飽受困擾。窗臺上、紗窗上、晾曬的衣服上,不時會出現鴿糞、鴿絨。在家休息,要忍受鴿子“咕咕”的叫聲,每天早晨6點,樓上清理鴿舍發出刺耳的聲音讓她難以睡個懶覺。
近日,記者在朱女士家看到,她家主臥正上方,用4根三腳架支起一個兩三平米大小的鴿舍,舍內養有鴿子。長江日報記者到樓上敲門,房內有聲音、有狗吠,卻一直無人開門。
朱女士說,她的兒子有哮喘病史,20多年沒發作,最近復發了,她的丈夫也犯了呼吸道疾病?,F在,即使天氣好,她家也不敢開窗。半年多來,她找過很多部門。可每次給的回復都是:該住戶有武漢市信鴿協會頒發的養鴿證,管不了,只能協調。
“一紙鴿證成了擾民保護傘?”朱女士一家質疑,信鴿協會發證前有沒有考察養鴿環境,發證后是否應該進行監管,有證養鴿擾民為什么就不能管。“你養鴿子,不能讓左鄰右舍都為你買單?!?/p>
處理信鴿擾民投訴困難重重
對于朱女士的投訴,漢陽區琴斷口街相關工作人員稱,社區和城管執法人員曾多次上門做工作,其實樓上住戶也怕養鴿對鄰居造成干擾,很注重衛生清理。但現實問題是,養鴿不可能對鄰居一點影響都沒有,桃花島片區此類投訴很多,根據現行政策規定,執法人員難以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多名處理過信鴿擾民投訴的城管執法人員向長江日報記者透露,處理此類投訴最直接的依據是《武漢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該條例中規定:飼養寵物、信鴿,應當符合有關規定,并采取措施防止影響周圍環境衛生。違反規定且拒不改正的,可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而在實際執法中,該規定難以落實。根據現行執法程序,進行一次行政處罰程序需要3到6個月時間,而最多兩百元的罰款對多數違法行為人威懾力很小。“接到投訴,我們都會上門協調,要求養鴿人自行整改,或者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但問題很難解決?!币幻麍谭ㄈ藛T無奈地說。
記者發現,洪山街城管在處理金地格林小區一起信鴿擾民投訴時回復:向養鴿人下發了《溫馨提示宣傳單》要求其自行整改。該回復得到了投訴人“不滿意”評價。
曾起草相關管理規定但未實施
武漢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信鴿協會屬于在民政局注冊的協會組織,體育局只負責協會的業務指導工作。但如果城管部門接到此類投訴與體育局對接后,體育局還是會協調信鴿協會進行處理。針對如何處理信鴿擾民投訴,2012年,體育局和城管委等相關部門曾共同起草《武漢市信鴿活動管理規定》,但該規定最終未能實施。
記者注意到,江岸區在回復一起違建鴿舍的投訴中也提到,《武漢市信鴿活動管理規定》出臺之前,對歷史遺留的老鴿籠暫時保留,但嚴禁新建、改建鴿籠。被投訴鴿舍建于2012年之前,屬于歷史遺留問題。
記者在該《規定》的征求意見稿中看到,規定中提到了在居民樓飼養信鴿需征得相關業主同意、鴿舍搭建規范、人口高度密集區不具備飼養信鴿條件、養鴿人違反規定取消信鴿會員資格、注銷鴿舍合格證等內容。
一線執法人員盼早日出臺相關細則
此前,武漢市信鴿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武漢市信鴿協會注冊會員有4000多人,信鴿40多萬只。協會也一直要求會員要堅持文明養鴿、增強自律意識,保持良好的市容環境衛生,主動搞好鄰里關系。在接到市民投訴后,協會也會上門調查,做協調工作。對違反《武漢市信鴿協會關于飼養信鴿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的會員,會要求其整改,如整改不達標,會取消其會員資格。
記者注意到,去年年底,在處理后湖一起信鴿擾民投訴時,信鴿協會取消了違規會員的會員資格。但很多一線執法人員都表示,面對眾多投訴,信鴿協會能夠介入的是少數。更多時候,是他們面對著市民投訴和一紙鴿證,左右為難。
今年1月,東西湖區將軍家苑一居民4次投訴樓上違建鴿舍養鴿擾民,將軍路街4次回復:經查,該養鴿子的業主屬于有證飼養,符合規定。這個回復也得到了市民4次“不滿意”評價。
對此,將軍路街城管執法人員倍感委屈:中隊對此投訴很重視,調查也發現的確存在較重擾民情況,但處理起來難度很大。一是處罰難以落實,再者,即使是違建,一只信鴿動輒價值幾萬、幾十萬、不能也不敢隨便處理。
該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幾個月的不斷上門溝通協調,近期,養鴿人已經答應將信鴿移到他處飼養。
3月17日,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一個10平米大小的鴿舍,依舊矗立在居民樓頂。
記者采訪中,多個街道的一線執法人員都表示,希望早日出臺全面的信鴿活動管理規定。
【編輯:李杏】
陳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