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年頭,焦慮的家長們不但“雞學習”,還“雞”起了「身高」。為了讓孩子長高,雞蛋、牛奶這些營養飲食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于是他們又將目光瞄準了“增高針”。所謂的“增高針”,其實就是生長激素。雖然生長激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孩子長個,但還是勸你別盲目
這年頭,焦慮的家長們不但“雞學習”,還“雞”起了「身高」。
為了讓孩子長高,雞蛋、牛奶這些營養飲食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于是他們又將目光瞄準了“增高針”。
所謂的“增高針”,其實就是生長激素。雖然生長激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孩子長個,但還是勸你別盲目給孩子打。
個中原因,就讓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的林鳴醫生給大家說說吧~
01“增高針”不是想打就能打的
生長激素作為一類處方藥,并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首先,生長激素的使用需要明確的適應癥,比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癥,小于胎齡兒,特納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短腸綜合征,努南綜合征等等。
其次,對于不同的診斷、不同的治療年齡、骨齡等,最終的療效也不一樣,比如特納綜合征的治療效果相對就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癥的效果好。
所以,使用生長激素,一定要經過專業的兒童內分泌醫生評估,確定具有明確的適應癥才可以使用。
說到這,可能有家長會擔心,用了生長激素后,萬一孩子變胖了怎么辦?
其實你擔心的激素多半指的是糖皮質激素,這類激素主要應用于過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部分腫瘤疾病,確實有肥胖、痤瘡、股骨頭壞死等副作用。
而我們這里使用到的重組人生長激素不屬于糖皮質激素,臨床應用的副作用相對較小,也是比較安全的,不用太擔心。
我在這里列出來寶寶打完了可能會出現幾個不舒服的表現,還有相應的應對方法。
頭痛
發生率大概為千分之1.5,在排除其他疾病(比如普通感冒,鼻竇炎,中耳炎等)引起的頭痛后,這種頭痛通常是良性的。
我們一般建議停藥觀察2-3天看看,在停藥后可明顯緩解,而頭痛緩解后可繼續用藥,這種短暫的停藥對于治療效果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血糖異常
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患兒,可能發生血糖異常或者空腹胰島素升高,但臨床意義很小,并且因為生長激素導致血糖異常的患者的數量非常少,絕大多數不需要處理。
甲狀腺功能減退
早期有可能出現血液中甲狀腺素輕度下降,因此在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過程中會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
我們建議小朋友每三個月復診一次,醫生會詢問打針期間有沒有不舒服的癥狀,進行身高測量,抽血查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空腹血糖等等,如果出現副作用及時處理,基本也在可控范圍以內。
02也許你家孩子并不矮
講完了生長激素,再說回孩子的身高。
網上有個段子叫“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其實,有的時候“有一種矮,也叫媽媽覺得你矮”。
你可別笑,我在門診經常遇見一些特別焦慮的家長:
林醫生,我和孩子他爸都不高,孩子將來會不會也長不高?
林醫生,我家孩子現在比同齡人矮半頭,有什么方法能讓他長高點?
林醫生,我家孩子預測身高只有一米73,想讓長到一米八,有什么辦法嗎?
……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焦慮過,或者正在焦慮中?
其實,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遺傳只占孩子最終身高的70%,所以遺傳并不是決定孩子身高的唯一因素。大家身邊肯定會有一些爸爸媽媽身高一般,但孩子個子挺高的案例,所以沒有必要為這事焦慮哦~
我們有時候會用遺傳身高作個基本的參考,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孩子最終的身高受到多種因素的決定,即使遺傳身高計算出來不太理想也不用太擔心,就像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同樣能培養成知名大學的高材生是一個道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每個孩子也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有各自的生長發育軌跡,有的孩子長得快一點,有的長得就慢一些,只要在正常的生長發育范圍內,遲早有一天會趕超同齡人的。
身高曲線圖,就是一個很好的監控身高的工具,具體的使用方法,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大家可以在文末第一篇推薦閱讀中查看。
另外,相對遺傳身高來說,孩子太高或者太矮都建議去醫院兒童內分泌科評估下有無病理性因素的影響。
如果孩子在過早的年齡出現身高增長加速(比如男生在9歲以前,女生在8歲以前,半年身高增長超過4cm)就建議去醫院就診看看有無性早熟的可能。
性早熟會導致骨骺提前閉合影響成年人身高,女生過早月經來潮,還會對心理以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
03想讓孩子長高,這些方法才靠譜
現在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大,功課繁重,難得的休息時間又會被各種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等)所占領,所以運動時間一再被壓縮。
有研究指出,每天每次堅持至少10分鐘的運動,能有效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促進長高的作用。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對運動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一天的運動結束以后,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做拉伸運動舒緩下,比如:
運動遵循安全,避免受傷的原則,特別是夏季的時候,天氣炎熱,盡量在室內運動,避免中暑。
如果孩子不愿意參加運動,那么作為爸爸媽媽,這個時候就要做到以身作則的模范,帶著孩子一起出去運動,在鍛煉的同時增加親子交流。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讓孩子長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需要爸爸媽媽們,不焦慮也不大意,細心觀察,長期堅持,不懈付出,做好孩子的身高管理,相信總有一天,會讓孩子擁有高大的身材,自信的未來!
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