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楊波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神經內科5病區醫師。醫學碩士,畢業于西南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專業,成都高新醫學會神經病學青年委員會秘書,成都市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專委會秘書,于四川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完成三年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參與多項慢性腦缺血相關省市級課題
楊波
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神經內科5病區醫師。醫學碩士,畢業于西南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專業,成都高新醫學會神經病學青年委員會秘書,成都市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專委會秘書,于四川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完成三年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參與多項慢性腦缺血相關省市級課題,發表核心論文數篇。
擅長腦血管病及其它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對慢性腦缺血疾病所致頭昏、頭暈、頭痛、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障礙、情緒障礙有一定的臨床經驗。
最近一個月,年逾五旬的陳阿姨突然“性情大變”。女兒發現,陳阿姨常常莫名緊張,一改往日的活潑開朗,變得沉默寡言、反應遲鈍,得心應手的家務現在也不會做了,感覺像是換了個人似的。想到陳阿姨發生這些改變前,曾和家人鬧過矛盾,家人都以為她只是在氣頭上,于是嘗試去開導、勸告她,但陳阿姨的癥狀并沒有因為家人的關心而改善,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嚴重。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后,女兒帶著陳阿姨四處求診,期間做了大量檢查都沒發現異常。到底問題出在哪呢?經過多方打聽,最后女兒帶著陳阿姨來我們這“碰碰運氣”,門診醫生了解陳阿姨的癥狀后果斷決定收治住院,開出的第一個檢查項目卻讓陳阿姨的家人們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腰椎穿刺檢查”。檢查后,確診為“抑郁狀態”,經過積極治療后好轉出了院。
不少人挺納悶,像陳阿姨這樣的“心理”疾病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排除腦炎。
腦炎不容忽視
排查必不可少
簡單的說,腦炎就是大腦組織的炎癥,通常包括病原體感染性腦炎及自身免疫性腦炎。在炎癥損壞大腦的特異性區域時,還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人格改變、記憶力障礙、智力減退、情感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出現。比如:變得莫名的擔心害怕或是變得淡漠無趣;成熟穩重的人變得幼稚沖動;勤奮整潔的人變得懶散邋遢;產生各種錯覺、妄想、虛構等都是常見癥狀。此外患者還可表現為癲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羊癲瘋”,這些都有可能短期內造成“性情大變”的情況發生。這些病人雖然常被送到精神科就診,但醫生不進行嚴謹的檢查診斷的話,將很有可能延誤病情。
短時間內“性情大變”
為何要做腰椎穿刺?
前面我們提到了這類病人很可能患了腦炎,對于腦炎的診斷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是必須的,通過分析腦脊液壓力及腦脊液中的細胞、蛋白、糖、氯化物等,可以基本判斷是否存在腦組織感染,同時進一步做腦脊液病原學涂片、培養及病原體免疫學檢查可以明確病原體種類,以便針對性治療。有時候腦脊液檢查常規正常,我們需要考慮到自身免疫性腦炎的可能,這類腦炎腦脊液可以完全正常,需要進一步完善腦脊液自身免疫相關抗體檢查明確。此外腦電圖、頭顱核磁共振檢查也是需要的。
腰椎穿刺術是神經內科最常見的檢查手段之一,對腦炎具有不可替代的診斷作用。這里要特別說明,抽取的是腦脊液而不是我們常說的脊髓,腦脊液是存在于蛛網膜下腔等地方的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腦組織因浸泡于其中而被保護,它像尿液一樣是不斷循環產生、吸收的,并且腰椎穿刺術是成熟、簡單且安全的一項技術。穿刺前醫生會為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患者僅會感覺穿刺部位輕微酸脹,整個過程大概僅需15-20分鐘左右,而且是直接在病床上完成的。腰椎穿刺術后患者不會變傻,但有可能會有低顱壓性頭痛,這是腦脊液流失后顱內壓降低所致的,為了避免頭疼發生,患者需要去枕平臥4-6小時,平臥期間不可抬高頭部,但可適當轉動身體,可以進行翻身,如果頭疼發生了也不許害怕,因為腦脊液可以自己生成,同時通過大量喝水或者靜脈補液也可以緩解他頭疼,幾天后頭疼即可消失。
腦炎預防需分類
健康生活不受罪
一般來說,感染性腦炎是可以部分預防的,預防措施包括:
疫苗接種:部分腦炎可以通過疫苗的接種,達到一定程度的預防,比如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流腦多糖疫苗等;
防蚊蟲:蚊蟲叮咬可能會造成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日常活動中盡量避免暴露四肢前往樹林或草叢,適當使用驅蚊產品進行驅蚊;
日常防護:避免前往腦炎流行區域,盡量避免接觸已感染腦炎的患者,秋冬季佩戴口罩、避免感冒;
日常鍛煉:強健的體格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鍛煉能提高自身抵抗力,對于預防有一定的作用。
這里希望大家注意,有一種特殊的腦炎,叫做“自身免疫性腦炎”,這種病常常也由感染誘發,但部分自身免疫性腦炎誘發因素不明確,所以不能很好的預防,因此我們更需要用腰椎穿刺的方式判斷腦炎的種類,達到及時排查及時治療的目的。
如果在較短時間內出現性格、認知、情緒、人格等改變,常規檢查沒有發現問題,患者家屬不能僅想到“心理”疾病,完善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排除腦炎是必不可少的,而這項檢查技術是神經內科十分重要的檢查,既簡單又安全。只有通過完善的檢查,找到了問題的起源,醫生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
四川省人民醫院 | 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
編輯 侯炫伊
校對 鐘南胤
審核 蒲曉莉
王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