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長篇!純干貨!沒廢話!圖多!手繪!活好……本文目錄·快問快答,看懂全文·「發動機」為何會『產生垃圾』?·「發動機」內部清洗服務有哪些?·「進氣系統」清洗·「節氣門」清洗·「核桃砂」清洗積碳·「燃油系統」清洗·「噴油嘴」清洗·「點火系統」清洗
長篇!純干貨!沒廢話!圖多!手繪!活好……
本文目錄
· 快問快答,看懂全文
· 「發動機」為何會『產生垃圾』?
· 「發動機」內部清洗服務有哪些?
· 「進氣系統」清洗
· 「節氣門」清洗
· 「核桃砂」清洗積碳
· 「燃油系統」清洗
· 「噴油嘴」清洗
· 「點火系統」清洗
· 「潤滑系統」清洗
快問快答,看懂全文
當我們打開長期運轉的傳統「發動機」,會見到這番慘狀:
打開20萬公里的發動機所見(實拍)
相信大家的感受都是一樣的——這些黏糊糊、黑不拉幾的東西真惡心。所以,在展開詳解前,我們先通過快問快答的方式,快速了解全文內容:
Q:這些惡心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
A:上圖中展示的這些污垢,主要是沉淀在「油底殼」中的油泥、膠質,以及一些金屬碎屑和積碳。
Q:這些沉積物是怎么產生的呢?
A:個人歸納認為,這與以下3種因素有關:
1. 燃料(汽油、柴油)不能充分燃燒,產生的積碳;
2. 「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油泥、膠質和金屬碎屑;
3. 外部空氣中的雜質被吸入「發動機」后,不能被燃燒產生的垃圾。
當然,「發動機」的不同位置,產生污垢的原因不同,后文詳解。
Q:這些污垢一般位于哪些位置?
A:以最常見的「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為例,「發動機」由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組成,即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以及「燃料供給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點火系統」和「啟動系統」組成。而這些污垢主要存在于「配氣機構」以及「燃料供給系統」、「潤滑系統」和「點火系統」中。
Q:這些污垢會帶來什么危害?
A:不同部位的污垢帶來的危害略有不同,此后會詳解,從實際駕駛體驗而言,較輕的危害是造成動力下降,怠速抖動,加速不良,油耗升高等,較重的危害是忽然熄火,甚至「發動機」直接損毀等故障。
Q:這些污垢要如何清洗?
A:不同部位的清洗方法也有所不同,此后會分開詳解,不過總結起來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種方式:
1. 拆裝清洗:直接拆下相應的部件進行清洗;
2. 專業免拆清洗:通過往專業清洗工具(比如『吊瓶』或「循環清洗機」)加入「清洗劑」(或清洗溶液),利用專業清洗工具進行不同部件或部位的清洗;
3. 添加劑清洗:車主自己往油箱或發動機中倒入「燃油/機油添加劑」,通過油路或管道(主要是「燃油油路」和「潤滑系統油油路」)進行直接清洗。
當然,清洗的效果也是有區別的,通常認為排序是:拆裝清洗>專業免拆清洗>添加劑清洗。
Q:聽起來思路很簡單,有坑嗎?
A:坑太多了,清洗后反而出現故障的案例太多了,所以,看官請坐穩,我們準備發車了。
「發動機」為何會『生產垃圾』?
我們以最常見的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為例,其工作的四個階段分別為:
在這個過程中,參與燃燒做工的主要是「氧氣」(空氣)、「燃油」(汽油)和「發動機」內部的金屬部件。污垢便是由這三大『參與者』產生的。
無法充分燃燒的燃油產生「積碳」:所有的「燃油」無法充分被燃燒,比如「汽油」中部分未被燃燒殆盡的「碳元素」會產生「積碳」,附著在「進氣道」、「進/排氣門」、「汽缸」、「噴油嘴」、「火花塞」等部件上。部分脫落的「積碳」會在「燃油管路」和「油箱」中漂浮或沉淀(當然,大部分會被「燃油濾清器」過濾);
潤滑油變質產生油泥等:「發動機」主要由「曲軸連桿機構」來做功,而「曲軸連桿機構」必須通過具備潤滑、密封、清洗等功能的「發動機潤滑油」(即「機油」)進行潤滑保護。但由于「發動機」工作時「汽缸」內部高溫高壓,久而久之機油便不可避免地發生變質,產生油泥、膠質(又稱『漆膠』),若超出了「機油濾芯」的過濾承受范圍,便會在整個「潤滑系統」中循環,部分會在「油底殼」中沉積;
部件摩擦產生金屬碎屑:「活塞」在冷啟動或未得到充分潤滑的情況下,與「汽缸壁」摩擦,產生金屬碎屑,這些碎屑也會隨著機油一起被帶入「潤滑系統」,一部分也會沉積在「油底殼」中;
來自外部的雜質:當外部空氣通過「進氣系統」進入「發動機」時,部分未被過濾的微顆粒雜質就被帶入了「汽缸」,其中不能被燃燒的部分,就成了在「發動機」內部的雜質。
「發動機」內部清洗服務有哪些?
簡單了解了「發動機」內部污垢的形成原因,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
越是離「發動機」做功近的部件和位置,越容易產生「積碳」、油泥、膠質等污垢。
沿著這條規律,我們就可以找出所要清洗的目標。以傳統的「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為例,它由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組成,即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以及「燃料供給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點火系統」和「啟動系統」組成。
故此,我們常見的「發動機」內部清洗服務,大多都是對兩大機構三大系統的清洗,即「曲軸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統」、「潤滑系統」和「點火系統」。通過上面的表格,大家可以有初步的了解。
當然,我們對同一個部件的清洗會有不同的方法,還有不同的服務名稱,接下來就容我逐一詳解。
「進氣系統」清洗
從「四沖程汽油發動機」的運動邏輯出發,第一步便是進氣,「進氣系統」以及「配氣機構」與人的「呼吸道」作用類似,它們直接影響著「混合氣」的「空燃比」,而「空燃比」決定了發動機是否能正常、高效、穩定的運作。
由于「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在「節氣門」(又稱「節流閥」)、「進氣管道」中聚積「積碳」,「積碳」增多會迫使「汽缸」密封性下降,影響「混合氣」質量,結果便是降低了新車原有的良好動力和經濟性。
當車主感覺到汽車怠速不穩、抖動,間歇性失火、加速不良、動力下降、油耗增加、尾氣排放超標時,那就有可能是「進氣系統」(或是「配氣機構」)中的「節氣門」、「進氣道」、「進氣門」等部件「積碳」聚積過多了。
通常情況下,對于「空氣濾芯」至「節氣門」這段的「進氣管」(部分車型包括「進氣軟管」、「進氣總管」和「進氣歧管」)一般會拆下清洗。而「節氣門」后的「進氣道」難以單獨拆解,故此,在沒有特殊需求的情況下,都會采用免拆清洗。上圖展示了免拆清洗的一種方法——俗稱『打吊瓶』。
『打吊瓶』其原理是利用氣壓將儲存于罐體中的「清洗劑」通過輸液管噴入需要清洗的部位,利用發動機工作,使「清洗劑」在這些位置進行清洗。
這里要多提一個知識點,對不同部件或位置的清洗,需要選擇不同的『吊瓶』,此外,對于不同的車型選用的霧化噴頭和壓力都有所不同,具體的內容在內部的SOP中詳解,對普通車主來說,看懂上面那張表格即可。大致了解了「進氣系統免拆清洗」后,我來說幾句實話:
1. 「進氣系統免拆清洗」(包括循環機清洗)是一種快速、全面的清洗方式:快速,從操作流程來看,還算簡單。全面,從「節氣門」至「進氣門」的大部分管道和部件都被清洗到了;
2. 快速、全面的清洗并不是最有效的清洗方式:對「節氣門」和「進氣門」這種容易嚴重「積碳」的部件,「進氣系統免拆清洗」通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故此,才會有單獨的「節氣門清洗」和「核桃砂清洗積碳」等細分清洗服務;
3. 一般情況下,門店會建議每行駛15000公里或1年,對「進氣系統」進行一次清洗,不過也要根據「清洗劑」的使用說明來判定周期。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顆養車的心。
「節氣門」清洗
「節氣門」(又稱「節流閥」)是控制空氣進入「發動機」的一道可控閥門,氣體進入「進氣道」后與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氣」,從而燃燒做功,故此,也被稱為是「發動機」的『咽喉』。
「節氣門」有「傳統拉線式節氣門」和「電子節氣門」兩種,「傳統拉線式節氣門」是通過拉索(軟鋼絲)或者拉桿,一端連接「油門踏板」,另一端連接「節氣門」連動板而工作。「電子節氣門」主要通過「節氣門」的各個「傳感器」,根據「發動機」所需能量,控制「節氣門」的開合角度,從而調節進氣量的大小,對于此類「節氣門」,拆裝清洗時要格外地小心。
「節氣門」長期使用后,難免會聚積一些污垢,這會造成「節氣門」的開關阻力增大,導致「發動機」怠速不穩,產生抖動等不良后果。而這些污垢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 「空氣濾芯」未過濾完全的微小顆粒,且不會被燃燒殆盡,最終成為雜質;
2. 「汽缸」中,機油產生「油蒸汽」,倒灌至「節氣門」,冷凝產生的油泥;
3. 「發動機」做功過程中,未被充分燃燒的碳元素,冷卻附在「節氣門」一側,久不清洗便會形成「積碳」。
拆裝「節氣門」清洗
「節氣門」的清洗可以分為拆裝清洗和免拆清洗。通過「進氣系統免拆清洗」會對「節氣門」進行初步的清洗,而想對整個「節氣門」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那么就需要將它拆下來了。
在拆裝「節氣門」的過程中,不要傷及「進氣管」的卡箍和各類「傳感器」(特別是「電子節氣門」)以及這些「傳感器」的線束。
我有兩種方法可保大家不出錯:
1. 找到自己車輛的專屬《維修手冊》,根據《維修手冊》上的圖解拆裝「節氣門」;
2. 非常懂汽車構造的車主,可以通過清洗產品的使用說明書,并對照自己車輛的「進氣系統」結構進行拆解清洗。
免拆「節氣門」清洗
還有一種我個人不推薦的免拆清洗方法,如下圖所示,這種方法介于『打吊瓶』和拆裝清洗之間,其原理類似『打吊瓶』,在「節氣門」開閉的同時(也就是不停踩油門),將「清洗劑」直接噴入「節氣門」。
這種方法,貌似也可以清洗在清洗整個「進氣系統」,但由于噴入的「清洗劑」量太少,效果遠不如『打吊瓶』;貌似也將「節氣門」外側也清洗干凈了,但對于頑固的「積碳」,卻束手無策。同時,還存在著嚴重的『回火』風險。故此,希望大家慎重選擇這種清洗方式。
「核桃砂」清洗積碳
對部分高里程數的汽車以及特別容易「積碳」的「發動機」而言,「進氣道」和「進氣門」部位的「積碳」會比較嚴重,光靠「清洗劑」(化學溶劑)無法充分溶解和沖走。至此,一種更為細分的清洗「積碳」的服務應運而生——「核桃砂清洗積碳」。
「核桃砂」是一種核桃提取物,屬于一種「金屬研磨拋光劑」,利用「噴砂機」的高壓和「核桃砂」本身的摩檫力,將「進氣道」管道壁上及「進氣門」表面的「積碳」刮掉,可以說是一種物理降維打擊。清洗完成后,再利用「高壓真空泵」(一般是專用的高功率吸塵器,也可以購買昂貴的一體機),將留在「進氣道」中的「核桃砂」和「積碳」一起吸出。
這里要說明幾個要點,順便辟個謠:
1. 「核桃砂」不用于清「汽缸」內部:網上看到一些黑「核桃砂清洗積碳」的文章中提到一個奇怪的觀點——『核桃砂清洗汽缸后,會殘留在汽缸內部,造成安全隱患』。這一看便是對其基本施工都不了解,在SOP中,我們已經知道,清洗前要必須調整「進氣門」封住「汽缸」,不讓「核桃砂」進入「汽缸」;
2. 暫不清洗的「進氣道」一定要堵嚴實:以四缸發動機為例,當清洗第一個缸時,第二和第四缸的「進氣門」是開啟的,所以,一定要用抹布之類的東西堵住不在施工的那三個「進氣道」。再次重申——避免「核桃砂」進入「汽缸」;
3. 使用正確的設備:推薦使用「吸碳接頭」以及高功率的「真空泵」(吸塵器)保證「核桃砂」不會飛到不該去的地方,比如汽車「汽缸」里,「發動機艙」的角落里以及你的衣服里……
4. 清洗是一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清洗「積碳」就好像清洗一個積油嚴重的脫排油煙機,清洗時可以先考慮清洗「進氣道」,然后仔細清洗「進氣門」,不停轉動「噴砂管/槍」,讓清洗無死角,耐心和細心必不可少。
至此,我們已經將「進氣系統」包括「配氣機構」清洗服務講完了。現在「發動機」已擁有了干凈空氣,現在還缺燃料的參與,以完成「混合氣」的合體。故此,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燃油系統」的清洗。
「燃油系統」清洗
常見汽油的「燃油系統」由「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燃油供給系統」,即「油箱」、「燃油濾清器」、「噴油嘴」等部件構成(如上圖),其作用我就不贅述了。
而「燃油系統」的清洗服務,主要清洗的部位包括「噴油嘴」、「進氣門」、「氣缸壁」及「活塞」頂端和「進氣管道」等(如上圖),其實也清洗到了很多「進氣系統」的部件。其清理的對象主要是「積碳」。其目的主要是降低車輛尾氣中的有害物質排放,恢復引擎動力,提升發動機的功效和燃油經濟性。
「燃油添加劑」清洗
「燃油系統」清洗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往「油箱」里添加「燃油添加劑」(俗稱『燃油寶』)。其清洗的原理非常簡單,利用「燃油添加劑」中的清洗成分(比如「合成磺酸鈣清洗劑」)分解相關部件表面的「積碳」、膠質等污垢。
無論「燃油添加劑」的側重點是清潔性,還是提升辛烷值,添加的流程大同小異(如上圖)——『補品』加入油箱,清洗就交給日常行車了,邊開邊清洗。
在此前寫過「燃油添加劑」的專題,文中提到「燃油添加劑」實際清洗效果比較有限。其實若「燃油添加劑」的清洗能力真的很強,你反而應該擔心!因為可能這種添加劑中「清洗劑」的腐蝕性極強,輕則對「橡膠密封件」有影響,重則還會腐蝕金屬。
免拆「燃油系統」清洗
與「進氣系統」清洗類似,若想利用外接設備對「燃油系統」進行循環清洗,故此,也可以選用免拆清洗的方式來實現,比如『打吊瓶』:
相比使用「燃油添加劑」的清洗方式,使用專業設備進行清洗,其效果更為徹底。從上面的SOP中,細心的小伙伴會發現:『打吊瓶』并不能清洗「油箱」與「油路」?
其實也不必太擔心,因為「積碳」一般發生在「發動機」內部,當「積碳」從「噴油嘴」等部件表面脫落后,會在「油路」中循環,大部分會被「燃油濾清器」過濾,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定期更換「燃油濾清器」的重要性。
「噴油嘴」清洗
「噴油嘴」作為「燃油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部件,若「積碳」積聚過多,會堵塞「噴油嘴」的「針閥」、「閥孔」,影響燃油的霧化效果,導致動力性能下降,致使「缸套」、「活塞環」加速磨損,造成怠速不穩,油耗上升,加速無力,甚至啟動困難以及排放超標。當「積碳」堵塞嚴重時,就會發生「缺缸」,車就會抖成了拖拉機。
既然是「燃油系統」的一部分,清洗的方式也與整個「燃油系統」的清洗方式相似,可以通過使用針對「噴油嘴」的「燃油添加劑」進行清洗,也可以『打吊瓶』。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噴油嘴」拆下來清洗,而拆解「噴油嘴」相對比較復雜,比如常見的「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簡稱「電噴」),拆解時要注意「傳感器」的位置,避免損壞。
同樣是「電噴」,還分為此前提到的「氣道噴油」和「缸內直噴」。所以,拆解前需要對自己的發動機類型有一定的了解,以免拆錯部件。至于各類「燃油噴射系統」的介紹和對比,這里就不展開了。
當我們將「噴油嘴」拆下之后,也有不同的清洗選擇,比如用「清洗劑」或用「超聲波」進行清洗,原理就比較基礎,目的清洗——將「積碳」等污垢清洗干凈。
有了干凈的空氣,又有了純凈的燃油,兩者混合就是我們燃燒所需的「混合氣」,可謂是『萬事具備,只缺引爆了』,那就讓我們來聊「點火系統」吧。
「點火系統」清洗
「點火系統」是燃燒的必要條件,穩定的工作狀態對「發動機」的功率、油耗和排氣等因素都影響很大。整個系統通常由「蓄電池」、「發電機」、「分電器」、「點火線圈」和「火花塞」等部件構成。
「點火系統」中最需要清洗的部件,應屬于直接在「汽缸」中參與點火的「火花塞」了。在此前詳解「火花塞」的文章中提到,「積碳」容易造成「火花塞」堵塞,導致「火花塞」失效,「混合氣」就無法被點燃,結果就是「缺缸」。若「汽缸」中囤積著大量未被燃燒的「混合氣」,萬一「火花塞」突發性點燃,就有可能發生「爆缸」,直接損毀整個「發動機」。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太會去清洗「火花塞」,而是直接更換,當然,將「火花塞」拆下來清洗也并非不可,使用「清洗劑」對整個「火花塞」進行噴灑和擦拭即可。不過,在拆裝「火花塞」的過程中,大家要注意這幾點:
1. 不要讓灰塵進入「汽缸」,保持清潔、干燥無油污,否則會引發漏電、火花減弱等故障;
2. 拆裝時需保證手套或手的干凈及整潔,防止油污附著到「火花塞」的「絕緣體(瓷)」表面,因為油污在高壓下會導致爬電;
3. 擰緊「火花塞」時,注意扳手盡量與其保持垂直,避免扳手膠圈以外的部分碰觸「火花塞」的尾部,導致「絕緣體(瓷)」碎裂;
4. 安裝扭矩過大或「火花塞套筒」軸線與「火花塞」軸線偏離太大,會損壞「絕緣體(瓷)」;扭矩過小,會造成漏氣、過熱。
更換「火花塞」的周期是大家比較糾結的一點,專業的檢測方式是使用專業的儀器(如上圖)對其進行測試,通過導電電壓的大小,判斷「火花塞」是否能繼續為汽車提供穩定點火。
不過,對一般車主而言會以「火花塞」的「電極」材質作為參考,如鎳合金、銀合金、釔金、鉑金、銥金、雙銥金和銥鉑金等,其使用壽命從2萬公里到15萬公里不等,詳情參考上圖。
潤滑系統清洗
最后,我們來聊聊「潤滑系統」,其功用是在「發動機」工作時連續不斷地把數量足夠、溫度適當的潔凈「機油」輸送到傳動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間形成「油膜」,實現液體摩擦,從而減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減輕機件磨損,以達到提高「發動機」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通常對發生故障無法工作的「發動機」,我們會進行拆開修理和清洗,當然這不屬于保養的范疇。還有一種清洗的方式就是利用「潤滑系統」中循環流動的「機油」,對「發動機」內部傳動部件進行清洗(如上圖)。
拆裝「發動機」清洗
顯然拆解「發動機」后,將所有部件浸泡在「清洗劑」中進行反復清洗,必定是一種最為徹底的清洗手段。若再輔以超聲波等技術手段,原則上是能將每個部件上的所有污漬都洗掉,只是人工成本十分的昂貴。
當然在翻新古董老車的「發動機」時,在清洗的同時,我們還會更換大量部件(比如「橡膠密封件」、「缸套」和「活塞環」等)。翻新完成后,作為藝術品供在那里,作為『鎮店之寶』SHOW門店的施工實力……(貌似扯遠了)
免拆「潤滑系統」清洗
一般我們會通過「潤滑系統」對「發動機」內部進行清洗,即是免拆清洗。通常門店會推薦一萬公里以上的汽車,進行「潤滑系統清洗」,清洗周期按照「清洗溶液」(「清洗劑」或「清洗油」)的產品說明進行。當然,若你沒清洗的心,那就當我什么都沒說。
清洗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 將「清洗溶劑/溶液」加入到「發動機」的「曲軸箱」內;
2. 通過「潤滑系統」的循環運轉,使膠質溶解,使黏結到一起的沉積物變得疏松,進而脫落,并清除附著在「活塞環」、「活塞裙部」等的膠質、油泥等沉積物;
3. 清洗下來的沉積物會隨「潤滑系統」被「機油濾芯」濾除,或沉積在「油底殼」中,通過更換「機油濾芯」和拆解「油底殼」完成清洗。
在清洗后,我們也可以在新添加的「機油」中加入「保護劑」(通常含「抗磨劑」、「抗氧化劑」等),「保護劑」可以在「活塞環」、「活塞裙部」等部件表面形成保護層,抑制油泥產生,減少部件的磨損,從而延長「發動機」的壽命(如上圖中步驟06)。
「清洗劑」還是「清洗油」?
對「潤滑系統清洗」有最基礎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使用不同的「清洗溶液」(即「清洗劑」或「清洗油」)。一般在規范操作的前提下,兩者的實際效果不相上下,不過還是存在一些差異。
1. 施工流程不同
換油前,直接倒入清洗劑,清洗后隨著舊機油排出(實拍)
「清洗劑」:將「清洗劑」(溶質)溶解在「舊機油」(溶劑)中,形成「清洗溶液」對「發動機」內部進行清洗,清洗的廢液與「舊機油」一同排出,再加入「新機油」。故此,只需進行一次換油操作;
「清洗油」:先排出「舊機油」后,再將「清洗油」(溶液)加入「發動機」進行內部清洗,清洗后需要排出「清洗油」(此時已是廢液),最后添加「新機油」。故此,需進行了兩次換油操作(如上圖)。
2. 清洗穩定性不同
通常對「發動機」內沉積物較多的老車而言,更推薦使用「清洗油」進行清洗。當「清洗劑」(溶質)溶解在舊機油(溶劑)形成的『舊機油清洗溶液』,其清洗效果取決于「清洗劑」的產品質量,而且還受到『舊機油』的影響,倘若使用已經完全變質的『舊機油』(比如超過1萬公里未更換的礦物質「機油」)作為溶劑,清洗效果必然差強人意。而「清洗油清洗」那就比較簡單了,只要「清洗油」質量在線,同樣規范施工的情況下,基本就能保證最終的清洗效果。
3. 清洗溶液對橡膠件的影響不同
過去我們會將一些「醇類清洗劑」加入「潤滑系統」中進行清洗,可「醇類清洗劑」會腐蝕(用于密封的)「橡膠件」,過去部分的「清洗劑」還含有「灰金屬」成分,清洗時會產生有害環境的微粒和煙塵。
目前,大部分專用的「清洗劑」都不會含有這兩種成分,可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購買「清洗劑」時,大家也要留個心眼哦。相對而言,「清洗油」不會去添加這些有害成分,因為其清洗思路更偏向于『沖洗』,而非簡單的溶解清洗。
這種情況不要清洗
這里需要特別提醒那些,長期不按時更換「機油」、高里程數的老車,謹慎進行「發動機內部潤滑系統清洗」。
因為此時「發動機」內部的沉積物(如上圖),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清洗溶液」的分解能力,這就意味著,「清洗溶液」可能會將大塊大塊的油泥沉積物,沖入「潤滑系統」的「油路」中,一不小心就會堵塞「油路」,造成「發動機」故障。遇到這樣的車況,推薦大家縮短換油周期,通過多次換油(同時換「機油濾芯」),慢慢清除油泥。
總結
不知不覺又寫了一萬多字,希望能系統地幫助大家了解一些「發動機」內部清洗的邏輯和施工的流程,不至于稀里糊涂地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服務,少花冤枉錢。
本文我也第一次嘗試手繪,如果大家喜歡,請在評論區回復『靈魂畫師』,給我一點鼓勵。因為對于我這樣一個既沒繪畫基礎,又強烈缺乏繪畫天賦的人來說,手繪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做法。但為了更確切地展現我所想解釋的知識點,我覺得實拍和手繪必不可少,所以,我不會放棄,必然加倍努力。關注我,讓我們共同成長。
馬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