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金錯刀頻道申通正在經歷至暗時刻。不久前,申通公布了2021年的業績報告,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差成績單”:預計2021年虧損8.4億元至9.5億元。實際上,過去一年,申通用“實力”證明,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申通因暴力分揀上了熱搜,市值一日蒸
文/ 金錯刀頻道
申通正在經歷至暗時刻。
不久前,申通公布了2021年的業績報告,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差成績單”:預計2021年虧損8.4億元至9.5億元。
實際上,過去一年,申通用“實力”證明,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申通因暴力分揀上了熱搜,市值一日蒸發5.8億。
視頻中,快遞分揀工將包裹拋起,扔至數米遠的地面上,快遞落地后還滾好幾圈。
申通員工喊話:“怕損壞你就發順豐”,直接給對手打了一波廣告。
網友很無奈,感慨天下快遞都這樣,順豐只是好一點點。
在內部管理上,申通也是問題頻出。
上海應屆生小江稱因拒絕“996”被申通辭退,引發爭議。
過去,申通曾首創加盟制的打法,干掉競爭對手,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快遞公司,網點超過上萬家。
從“通達系”老大到吊車尾,申通被誰“打敗”了?
靠老鄉,干到“通達系”老大
杭州桐廬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撐起了中國快遞界的半壁江山。
通達系的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的創始人都來自這里。
桐廬系出身的快遞公司之間,人際關系盤根錯節,足以寫就一部“相愛相殺”的小說。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杭州的進出口貿易異常火爆。
印刷廠小工聶騰飛開辦了一家私人快遞公司——盛彤公司,這就是申通的前身。
當時,工作人員騎著自行車收件,拿到報關急件后,就坐上火車送到上海。
這種原始的“人肉專線”,比郵政要快2天。速度優勢,使申通迅速占領杭州市場。
說起加盟制,大家都不陌生,沙縣小吃、新化打印店、莆系醫院就是這種打法。
其實,申通才是加盟制的鼻祖。
它的加盟制是怎么玩?一靠老鄉,二靠低價。
申通的迅速擴張,被很多桐廬老鄉看在眼里。
它招募有意向的老鄉加盟。有錢的,自己開快遞公司;但沒錢的,就去加盟或承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老鄉,申通的網點遍布全國各地。
加盟制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輕”。
加盟商一旦加入申通,就是自己人,大家共用一個品牌。但是,他們需要自行購買車輛、招員工或將下屬的站點分包。
總的來說,申通不需要投入過多重資產,就坐等收錢。
轉折點發生在1997年,聶騰飛因車禍去世。
申通則由聶騰飛的妻子陳小英和她的哥哥陳德軍接手。
申通陳德軍
而原先跟著聶騰飛一起干的老鄉紛紛出走、自立門戶。
聶騰飛的弟弟聶騰云成立了韻達快遞。
陳德軍的同學張小娟,勸做木材生意虧損的丈夫喻渭蛟創辦了圓通快遞。
所以,“桐廬幫”內部,人際關系盤根錯節。
來源:央廣網
但這依然不能動搖申通的先發優勢。
短短10年間,申通在全國有超過10000個業務網點,員工超過20萬人。
申通一躍成為中國快遞界最大的民營企業。
三次生死戰,昔日大哥被吊打
快遞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殘酷的價格戰和內卷史。
中國電商和中國快遞的第一次勝利會師,發生在2005年。
那一年,電商件從20元的基礎價被砍到了12元,幾近“腰斬”。
這樣的白菜價,幾乎沒有一家快遞公司愿意降價與淘寶合作。
彼時,申通的第二任掌門人陳德軍正忙著將申通賣身。
圓通快遞抓住了機會,是第一批跟淘寶洽談合作的快遞公司。
桐廬幫的這場“內斗”,小弟圓通把老大申通,從王座上拉了下來。
中通是通達系中成立最晚的。
其創始人是個數學高手,他另辟蹊徑,繞開了鐵路和航空的限制,以開通省際班車、自建車隊等手段,硬生生地把成本降了下來。
當時,快遞界一度出現“10元3票”、“1000元包倉”等跳樓價,單價更是拉低到6元左右。
復盤快遞界的十年價格戰不難發現:決戰電商件領域的關鍵因素,在于對成本的控制。也就是說,誰的價格低,誰就能獲得更大份額。
毫無疑問,中通的這一步棋走對了。
在這一輪慘烈的“低價戰”中,“成本王”中通后來者居上,用低價換取規模,站穩市占率第一。
而申通再一次失守陣地。
快遞價格戰年年有,但2019年格外兇殘,一夜之間打到老板破產。
義烏是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是這次價格戰的主戰場。
在當時,電商件的成本價在2-3元之間。申通想要將曾經失守的陣地奪回來,甚至一度將價格降到了9毛/單。
申通“自殺式”賠本行為,堪稱快遞界“卷王”。
彈盡糧絕之際,各家快遞公司的老板先后來到義烏談判,暫時止戰。
誰也沒想到,這場價格戰的變數,是一只“國際兔”。
疫情期間,來自東南亞的極兔,殺入國內市場,僅用了4個月就達到了日單超500萬、全國省市全覆蓋的戰績。
鏖戰一年半,大家有點撐不住了。通達系、順豐被動應戰,陷入了財務泥潭。
而過去沖鋒在“價格戰”第一線的申通,這次也不得不認輸。
這場“失控”的國際戰,逼得政府出手了。
去年9月初,多家加盟制快遞公司宣布,全網派費上調0.1元/票。
極兔在收購匯通后,其市場份額超過了圓通。
申通掉隊明顯,跌出第一梯隊。
血虧10億!
申通除了拼價格還能拼什么?
2019年以后,申通只有一個關鍵詞:復興。
在當年的“年中工作會議”上,新任總裁陳向陽提出3年目標:日單5000萬、行業排名回到前三。
口號剛一提出,申通就因“暴力分揀”“996言論”接連登上熱搜。
截至1月30日,黑貓投訴網同時顯示,申通快遞累計投訴量多達2.9萬條。
過去三年間,申通交出了一份最差的成績單,血虧10億元。
此前,就有投資者提問申通市值掉隊問題。
陳德軍就回應稱,“申通快遞近幾年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相對不足,及公司核心城市的轉運中心直營化比例相對較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的發展。”
簡單來說,這里的基建是“加盟制”進化版,比通達系的“小老弟”們晚了好多年。
基建的投入,也是申通“成績單”不好看的主要原因。
申通最大的問題是對自己不夠狠。
實際上,申通的“加盟”之痛,順豐同樣遇到過。
王衛下定決心轉為直營,將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先后9次向銀行抵押貸款。
整整十年,他才讓順豐成為中國快遞界唯一的直營的公司,也為其后來的“高端”路線掃平了障礙。
加盟制能快速建立網絡、搶占市場,還能將價格戰轉移到加盟商身上。
而代價就是,網點的反應速度和服務質量下降。
與順豐的艱難轉型不同,京東最初就放棄了加盟制。
劉強東在回憶自建物流時說,它違背了“服務精神”,有違消費者的利益。一語道破了行業隱憂。
直到2018年,申通才開始轉型之路。
再來看看通達系的“小老弟”們怎么做的?
在價格戰膠著時,圓通是通達系最早抽身的“人間清醒”。
這一年,圓通董監高增持、公司回購,調整人事、推出股權激勵,還利用募集資金進行投資。
在經歷8個月的陣痛后,圓通重新開始增長,它也是A股4家快遞公司中唯一增長的一家。
當年的小老弟們,開始苦練內功,拼起了服務,在準時上下功夫。
拼速度,拼不過順豐;拼服務,拼不過京東,甚至連價格,都拼不過中通。
申通又能靠什么,得到消費者的心呢?
申通不是沒有想過自救,以“1元購”的骨折價,激勵管理層。
但網友并不買賬,將申通比作快遞界“男足”。“申通股價和業績搞不上去,只有待遇搞上去了”。
結語: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接觸配送方式火了。
但誰能想到,疫情過后,有的快遞干脆不再送貨上門。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都因服務差,而被“吐槽過”。
去年,極兔以每天燒掉近一個億,才殺出重圍。
制霸快遞界幾十年的桐廬幫,其倉配一體化的重資產投入持續增加。
申通,就因為晚了幾年,需要花更多的資金來改造升級,這才交出了史上最差的成績單。
快遞界燒錢的門檻,已經被抬得無限高。
當價格戰結束后,誰能真正的做好服務,誰才會殺出重圍。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篇作者 | 星辰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