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已經深得人心了。讓它成為“癌王”,是因為胰腺癌惡性程度高,早期因癥狀不典型而難以發現,而等有典型臨床表現發現時,又多數是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即使有機會做了胰腺癌根治性手術,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20%左右,加上胰腺癌又缺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已經深得人心了。讓它成為“癌王”,是因為胰腺癌惡性程度高,早期因癥狀不典型而難以發現,而等有典型臨床表現發現時,又多數是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即使有機會做了胰腺癌根治性手術,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20%左右,加上胰腺癌又缺少敏感的化療藥與靶向治療藥物,這也就導致了胰腺癌療效極差的原因。有些對胰腺癌疾病缺乏了解的網友,于是異想天開地提出了在高發年齡段將它割掉的想法。然而想法是美好的,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其中原因,請讓我為大家慢慢解釋。
沒有胰腺,人難以正常活下去。
胰腺雖然不像心、肺、肝、腎那樣,一旦功能喪失,就會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它也是人體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臟器。造成胰腺成為人體如此重要的臟器,根本原因在于胰腺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與內分泌器官,它有人體其他臟器無法取代的外分泌功能和內分泌功能。
胰腺
分泌包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是胰腺主要的外分泌消化功能,消化酶是人體消化食物的核心物質之一,沒有人體胰腺分泌消化酶,人體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就無法得到落實,缺少營養物質支持,人體也就無法正常生存了。
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抑素、胰多肽和血管活性腸肽等內分泌激素,是胰腺內分泌功能的主要表現,這些內分泌激素在人體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缺少這些內分泌激素的調節作用,人體的生理活動也無法正常進行,自然人體也不能正常生存下去。
但人體各種重要臟器中,心、肺、肝、腎壞了,都可以通過人工技術或移植技術來解決難題,并且腎移植效果非常好,肝移植療效可以,心肺移植部總體也還不錯。但唯獨看起來重要性不及它們的胰腺,卻是一個無法替代與移植療效極差的臟器。因此,在胰腺癌高發年齡段,割掉胰腺來防治胰腺癌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預防胰腺癌,不是一割了之,應該講究科學。
俗話說,有果必有因,導致患者得胰腺癌也是有原因的。吸煙加酗酒是公認的危險因素,近年的研究還發現,肥胖、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苯胺及苯類化合物接觸史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另外,超過40歲的男性與絕經期后的女性,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有這些危險因素的人群,就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了。而如果網友們能夠早些避免上述危險因素,自然得胰腺癌的風險也就大大下降了,也不致于做出割除胰腺的極端治療措施了。
早期治療胰腺癌,也是提高胰腺癌療效的有力措施。
任何癌癥,包括胰腺癌,只要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療效都不錯。然而目前臨床發現的胰腺癌多數是晚期,這也是導致胰腺癌患者療效的關鍵。因此,提高胰腺癌療效,關鍵在于胰腺癌的早期發現。
經常看胰腺癌文章的網友都知道,90%的胰腺癌是位于胰頭部的導管細胞癌,其中85%的胰頭癌會因胰管受壓,而讓患者出現上腹不適,隱痛、鈍痛或脹痛不適等癥狀。同時多數胰腺癌患者會出現腫瘤標志物CA199的升高。另外臨床研究也證實,胰腺動態薄層增強掃描及三維重建是胰腺癌的首先影像學檢查,它對胰腺癌的定位、定性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影像學依據。以上事實讓我們知道,胰腺癌不僅早期有臨床癥狀,而且也有確診胰腺癌的方法。因此,只要患者出現上述臨床癥狀時,不誤認為是胃腸疾病,而及時進行胰腺檢驗與檢查的話,我們是有機會早期發現胰腺癌的。
另外,從胰腺癌的發病我們知道,它是好發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如果能對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常規行胰腺CT檢查+CA199檢查,則有助于早期篩查發現胰腺癌。
總之,預防胰腺癌,不能粗暴地一割了之,而且應該通過避免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來避免胰腺癌的發病,除此以外,早期篩查發現胰腺癌并及時治療,也是提高胰腺癌療效的理想方法。
高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