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呼和浩特1958年,王細牛生于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他只讀了5年小學就輟學了。13歲,他開始學木匠,后來成了農場一名木工,當地人都叫他“王木匠”。1984年,王細牛離開農場,先后開過舞廳、旱冰場,經營過招待所、酒店,都沒有賺到什么錢。到2
呼和浩特
1958年,王細牛生于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他只讀了5年小學就輟學了。13歲,他開始學木匠,后來成了農場一名木工,當地人都叫他“王木匠”。
1984年,王細牛離開農場,先后開過舞廳、旱冰場,經營過招待所、酒店,都沒有賺到什么錢。
到2000年,王細牛往河北石家莊遷了假戶口,改名“鄭澤”,年齡也改小了11歲。
事實上,他先后用過6個名字,分別為王細牛、王亞偉、王世偉、舒兵、王偉、鄭澤。他用每個名字都注冊了一家公司,娶了一個老婆,其中4個老婆為他生了孩子。
王細牛以“鄭澤”之名,注冊了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任董事局主席。這只是他花1萬元港幣注冊的“三無”公司:無辦公場所,無資金,無工作人員。
以這家所謂的香港金鷹公司為依托,王細牛在寧夏、內蒙古掀起了大風浪。
01
2001年2月,得知寧夏回族自治區想改造寧夏賓館,王細牛前往寧夏,許諾出資4.56億元,合作建設“寧夏國際村”。同年7月,合作協議簽訂,寧夏方面提供建設用地,金鷹公司出資金。
金鷹公司當然沒錢。王細牛卻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獲得了投標單位投標保證金、銀行貸款、工程款和材料款等近10億元。
錢到手了,王細牛根本沒想過開發項目,幾年過去,“寧夏國際村”還只有一個框架。
2005年3月,王細牛來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復制寧夏的“成功經驗”。他以港商鄭澤之名,宣稱要在呼和浩特建設“西北第一高樓”:金鷹國際CBD(中央商務區),樓高169米,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投資53億元,計劃兩年建成。
為了展示實力,他在呼和浩特坐著加長凱迪拉克轎車,身邊跟著8個保鏢。這些保鏢清一色的西服、平頭、墨鏡,顯得很有派頭。
他還以每天8萬元的價格,包下五星級酒店的一整層。有人來訪,他一伸手,身后的保鏢立刻會遞上一支古巴雪茄,“咔”地一下為他點燃。
他的頭上有各種各樣的榮譽,如“西部開發杰出貢獻獎”“愛國企業家”“杰出愛國人士”“世界杰出人士”“全球100位華商品牌人物”等,而這些榮譽都是他花錢買來的。
02
王細牛宣稱的大手筆投資,引起了當地的重視。為保證工程進度,一系列非常舉措得以推進。
2005年5月,為給“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剛建成4年的某局11層指揮大樓被炸掉了。接著,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院保健樓、某局三棟宿舍樓相繼被拆除。
這一下,王細牛在呼和浩特中山西路黃金地段獲得了50多畝土地。項目實施過程中,他謀取建筑企業墊資款2.2億元、材料供應商2200多萬元、投標單位保證金4600多萬元、預售房屋資金7700多萬元。加上其他費用,合計8.1億多元。
盡管獲得了各項優惠政策及資金支持,“西北第一高樓”很快又成了爛攤子。而王細牛把9400多萬元,匯到了個人賬戶。他買了寶馬、賓利、奔馳等豪車,江詩丹頓江手表,還買了房產。
2007年,為擺脫金鷹國際CBD的困局,呼和浩特當地想與王細牛解除合作協議,請有實力的企業接盤。但王細牛獅子大開口,提出至少3000萬元補償,否則堅決不退出。
其實,他已經意識到罪行即將敗露,秘密與境外企業協商轉讓金鷹公司股權,還緊急辦理了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手續,試圖套取資金后逃往國外。
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警方一年前已經對王細牛立案,他很快就被提前抓捕歸案了。最終,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王細牛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王細牛曾大言不慚地說:“我做的事是別人都不敢想的事,太超前了,是一個先行者,我自己也認為,我確實是一個先行者。”
被捕后,警方曾問他:“啥叫CBD項目?”王細牛說:“我也不知道,這是外國名,我的秘書知道啥意思。”
如今,事情過去多年,不知道呼和浩特的朋友還記得“先行者”王細牛嗎?
獨角獸小報:人生跌宕起伏,財富拍案驚奇。如果您覺得內容不錯,歡迎關注!
陳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