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讓工作室的妹子結合她寶寶的多次全面檢查、智護訓練的經歷,查詢相關資料文獻,給媽媽們整理一下。文章比較長,大家可以只看自己寶寶的月份,初步評估一下寶寶的發育情況。最好帶去有全面評估的醫院做檢查。妹子說全面檢查+評估大概100-200元,根據

我讓工作室的妹子結合她寶寶的多次全面檢查、智護訓練的經歷,查詢相關資料文獻,給媽媽們整理一下。文章比較長,大家可以只看自己寶寶的月份,初步評估一下寶寶的發育情況。
最好帶去有全面評估的醫院做檢查。妹子說全面檢查+評估大概100-200元,根據寶寶不同月份評估的項目不同,會有價格出入。
全面評估大概包含:生長評估、發育測評、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交能力。
一、關于寶寶體檢和智護訓練的那些事
★寶寶體檢——
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議:滿月體檢后嬰兒期至少4次,建議分別在3、6、8和12月齡;3歲及以下兒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間隔6個月,時間在1歲半、2歲、2歲半和3歲;3歲以上兒童每年至少1次。
★嬰幼兒智護訓練——
根據嬰幼兒各階段生理特點,通過感知刺激、語言熏陶、情感交流和觸覺活動及運動能力訓練,促進嬰兒智力和體格發展,同時增強親子情感的交流和寶寶良好性格的培養。
它分五個年齡段,涵蓋新生兒、1-3個月、4-6個月、7-9個月、10-12個月。
二、0~3歲階段性體檢項目內容
下面給媽媽們分享寶寶0-3歲基本體檢,發育測評指標及0-1歲嬰幼兒智護訓練,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第一次體檢:滿月~42天
1、基本檢查:
- 身高、體重、頭圍的測量;
- 耳部、眼部的觀察;
- 頸部與胸部,觀察胸部發育狀況,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呼吸頻率,有無呼吸困難;
- 腹部與臍部;
- 臀部,是否存在脊柱裂;
- 生殖器及肛門有無畸形,男嬰的睪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 四肢有無多指或并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等。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表現出能促進親密關系的行為:哭、抱、咿呀聲;
- 大動作技能——蜷縮身子、有肌肉反應、頭能抬高一點;
- 精細動作技能——手緊緊握拳;手緊緊握拳;
- 語言和社交技能——用哭來表達需求、喉嚨發出聲音、短暫的笑、睡眠笑容、分辨父母和陌生人的聲音;能看20~25cm遠的距離;
- 認知思考技能——還沒有思考能力,行為主要是反射動作,用哭來表達要吃要抱。
3、智護訓練(0~1個月):
智能訓練:視覺訓練,聽覺訓練,視聽結合訓練;
體格訓練:全身按摩,肢體被動運動,俯臥抬頭。
第二次體檢:3個月
1、基本檢查: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用手玩;
- 大動作技能——四肢隨意伸展;頭能抬得比屁股高;會四處看;雙腿能短暫承受重量;被抱起來頭很穩;能從仰臥翻身成側臥;
- 精細動作技能——手能張開,到處揮動;能抓握搖鈴并搖晃;抓別人衣服和頭發;吸吮手指和拳頭;能把手拿到前面玩;
- 語言和社交技能——發出a、o、e等簡單的音節;會大叫或高聲喊叫;會有意識的用不同的哭聲表達自己的需求;會笑;
- 認知思考技能——學會因果關系:打玩具,玩具會動;能通過笑、哭、和身體語言來讓別人有所反應;
3、智護訓練(1~3個月):
智能訓練:追視訓練,尋聲訓練,交往訓練,觸覺訓練;
體格訓練:肢體被動運動,俯臥抬頭,翻身訓練,平衡訓練。
第三次體檢:6個月
1、基本檢查:
- 體重、身高、頭圍;
- 聽心臟;
- 驗血;
- 檢查骨骼發育的情況。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坐;
- 大動作技能——能獨自坐一會,用手臂支撐保持平衡,可能會往前倒;能坐高腳凳;靠著家具能站一會;能手腳并用玩玩具;
- 精細動作技能——能準確夠到玩具;會指玩具;能用整只手把東西抓緊或用拇指和食指撿起小東西;
- 語言和社交技能——對顏色感興趣;能發出更長、變化更多的聲音;嘗試不同聲調和音量的新聲音,并留意聲音造成的影響;能有聲音和身體語言反映心情:尖叫、咕噥、笑、板著臉;
- 認知思考技能——在玩耍中顯示出更多的“有意”行為:每只手各拿一塊積木,會想著怎么試著撿起第三塊;用更長的時間玩弄玩具;
3、智護訓練(4~6個月):
智能訓練:主動抓握訓練,看圖說話,注意尋找訓練,逗笑訓練;
體格訓練:主動翻身訓練,拉坐訓練,跳躍訓練,坐位搖擺訓練。
第四次體檢:9個月
1、基本檢查:
- 身高、體重、頭圍;
- 視力、牙齒、骨骼;
- 檢查動作發育。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爬;
- 大動作技能——坐著的時候不需要人扶,也不需要用手支撐著身體;會用四肢爬行;
- 精細動作技能——手指抓東西能力變強;用食指指東西和戳東西;能改變手形來適應不同的物體形狀;能堆積木,扔積木;故意試著扔掉玩具,喜歡敲打和搖晃玩具;開始出現慣用手;會抱著瓶子;
- 語言和社交技能——會發出帶有元音和輔音的聲音;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會舉起雙手示意大人“抱抱我”;
- 認知思考技能——能通過詞聯想到形象和圖片(如貓);開始有里面和外面的概念(注意小容器可以放到大容器里);面對陌生人會緊張。
3、智護訓練(7~9個月):
智能訓練:手指捏取訓練、拿起放下訓練、語言動作聯系訓練、藏物尋找訓練;
體能訓練:彎腰拾物訓練、主動邁步訓練、翻身坐起訓練、爬行訓練。
第五次體檢:1歲
1、基本檢查:
檢查寶寶囟門、血液、心肺、動作發育、視力、聽力、牙齒等。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走路;
- 大動作技能——能夠站起來;扶著家具走;能爬上樓梯,但不會下樓梯;會重復著爬、蹲、走的動作;
- 精細動作技能——能用手扔球;能打開柜子拿出里面的東西、穿衣服時手會配合大人動作;能疊放大小成套的圓柱形容器;能自己拿奶瓶;能自己抓飯菜送進嘴里;
- 語言和社交技能——除了“爸爸”“媽媽”之外,還會至少1個詞;喜歡和人捉迷藏;會用語言拒絕,會搖頭和擺手;會通過指和手勢尋求幫助;會理解簡單的指示:“把球扔給爸爸”“給你手上的東西媽媽吃一口”等;看到好玩的場景會笑;
- 認知思考技能——詞匯逐漸增多和大腦發育使記東西更容易;能將熟悉的人和物和指代的詞聯系起來;看得出來他在思考你說的話和動作;開始學會如何對事物進行搭配;喜歡探索物品和空間;學會如何對事物進行搭配:盒子和蓋子,堆積木;會模仿熟悉的動作,比如用杯子或打電話。
3、智護訓練(10~12個月):
智能訓練:指認圖畫事物訓練、模仿說單字訓練、認識五官訓練、開盒蓋訓練;
體能訓練:蹲起站立訓練、扶行訓練、踢球訓練。
第六次體檢:1歲半
1、基本檢查:
- 身高、體重、頭圍、脖子、耳朵、眼睛、牙齒、腹胸部、生殖器;
- 心肺與心率檢查;
- 大便和血紅蛋白:1歲半的寶寶很容易貧血或感染蛔蟲。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能走路,能聽懂簡單的話;
- 大動作技能——能轉圈走、后退、原地打轉;走得更快,小跑、跨大步走;在大人的幫助下,能走上樓梯;會彎下腰來撿玩具;可以騎四輪玩具車;想踢球,但踢不中;在椅子里能坐穩;
- 精細動作技能——能胡亂畫線和半圓;能打開抽屜;用整只胳膊的力量投球;能用小塊食物蘸醬;會自己吃飯;
- 語言和社交技能——能說10~20個簡單的詞;能說完整的詞,如“再見”“不要”;嘗試說簡單的句子;鸚鵡學舌那樣跟著大人說話;會懂一些簡單的指向或者意思,比如媽媽用手勢比“噓”,孩子會明白這是安靜一點的意思;
- 認知思考技能——會通過探索空間來學習;能對形狀進行分類;會把圓積木放進圓洞;分離焦慮減輕,腦海中能出現不在眼前的人的形象。
第七次體檢:2歲
1、基本檢查: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行動之前先思考,懂得大部分日常用語;
- 大動作技能——會跑,想從大人懷里掙脫;能向下看,避開障礙物;能跳;能騎三輪車;踢球不會給絆倒;無須幫助自己可以走上樓梯,但想一步一個臺階下樓梯還需要大人幫忙;能開門;
- 精細動作技能——能打開包裝,蓋上盒子;能脫掉衣服,洗手;能用6塊積木做成塔;能折紙,玩簡單的拼圖;舉手過肩地投球;能一個人坐在桌旁;
- 語言和社交技能——能說20~50個簡單的詞;能嘗試多音節的詞,能回答“小狗在說什么”;能說3個字組成的句子,“我還要”;會說的不多,但可能全部聽懂;能連名帶姓說出人名;能哼歌;發怒、哭啼、咬人、尖叫;
- 認知思考技能——在行動前會思考;能畫圓、畫線;能找出書里熟悉的圖畫,“小狗在哪里”;能排列簡單的拼圖;能理解和記住兩個步驟的指示:“去廚房,叫媽媽吃飯。會顯示出一些固執的想法。
第八次體檢:3歲
1、基本檢查:
2、發育指標測評:
- 主要技能——懂得東西更多,會表達自己;
- 大動作技能——穩定上下樓梯;雙足離地跳;單足站穩;會故意用足尖走,能在窄道上行走;能跳30厘米~50厘米遠;
- 精細動作技能——會穿珠子和將積木搭成門樓或火車;能模仿畫出圓形、十字等;能用6塊積木做成塔;能折紙,玩簡單的拼圖;舉手過肩地投球;能一個人坐在桌旁;
- 語言和社交技能——能說20~50個簡單的詞;拿圖書要求你給他講;能用動作和語言表述眼前沒有的東西;會說自己的名字、性別;會說比較完整的句子,會用形容詞;懂得“你、我、他”并會正確應用;會回答故事中關于“什么”的問題,可以一直坐下去至少5分鐘;會把球舉過頭頂,扔出約1.5米遠的距離;會至少說出1種顏色;
- 認知思考技能——非常重視自己的東西;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禁止的事情知道不去做;會表現出自尊心、同情心和怕羞;不順心會發脾氣;喜歡同一兩個好朋友玩,但易發生沖突;做事懂得要按順序,愿意排隊等待,可玩集體游戲;自己穿松緊褲,會扣上或解開紐扣;會自己洗手、擦手;
三、一份全面優質體檢對寶寶的好處
1、發育有沒有正常;
身高、體重、頭圍、囟門閉合程度可以反映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及時發現肥胖、呆小癥等問題,醫生還可以指導父母進行科學喂養。
2、評估寶寶的智能和心理水平是否正常;
通過觀察、檢測寶寶的動作發育、語言發育等,結合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了解、醫院先進的儀器設備、科學完整的評估流程和醫生的經驗,綜合對孩子的智能水平進行整體評估。
3、視力、耳鼻喉是否有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難發現孩子是否存在視力、耳鼻喉問題,需要通過體檢才能發現;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治療,如果錯過治療的關鍵期就是很遺憾的事情!
4、脊椎側彎、O型腿等骨骼問題;
脊柱側彎是小兒常見病,可能引發頸椎病、腰腿痛、身體發育不對稱等。通過體檢及早發現,可通過積極正確的鍛煉來糾正,改善側彎。
有時,骨骼生長發育的異常并不容易被家長發現,需要醫生細致的體檢來幫助判斷。
5、生殖器及肛門畸形;
男寶寶要看睪丸是否下降至陰囊,女寶寶要看看外生殖器是否存在畸形。
6、疫苗接種到不到位。
體檢及時評估寶寶的疫苗接種情況,如果體檢發現寶寶保護抗體消失或減弱,還可以及時復種疫苗。
雖然國內大部分的醫療機構都會提供免費的體檢,但其內容比較單一,顯然對于寶寶的生長發育指導是不夠的,導致很多寶寶在生長發育中有狀況不能夠及時發現和治療。
真正優質的體檢,不僅能有效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還能及時發現寶寶的發育異常或者不良趨勢,為父母的喂養教育方式提供有力的指導,讓每一位家長在養育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總的來說多花點錢,給寶寶做個全面專業的體檢還是值得的。
參考資料: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健康育兒指南》
鮑秀蘭《嬰幼兒養育和早期教育實用手冊》
中國婦幼保健手冊
丁香醫生
家有五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