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人說:根據某經濟機構將2019年中國工業電價與經合組織中的35個成員國做了對比。數據顯示:在36個國家中,丹麥工業電價最高,平均每度電約1.868元,而排第二第三則分別是意大利和英國,美國最低,僅為0.472元/度。再看看中國,按照當時排
有人說:根據某經濟機構將2019年中國工業電價與經合組織中的35個成員國做了對比。數據顯示:在36個國家中,丹麥工業電價最高,平均每度電約1.868元,而排第二第三則分別是意大利和英國,美國最低,僅為0.472元/度。
再看看中國,按照當時排名處于中等偏下的,每度電約0.635元。于是,很多人紛紛認為美國工業電價真便宜。可事實上,美國工業電價真的比我們低嗎?
一、實際案例:看看美國的電價到底如何呢?
從全國均價來看,美國工業電價確實比較低,其實美國的電價地區差異很大的,有些貴的地區并不比我們便宜的。接下來看一下我朋友所在地區的電價:
A、先看大規模用電:
電廠高壓送電(電壓高于5萬伏,用戶自行變電),用電量大于4400千伏安。為計算簡單,如果這個工廠平均用電5000kwh,一天運轉16小時,一年運轉300天, 它的電費多少呢?
總電費= 5000kVh (假定轉化系數是1其實應該不到)x 5.48 x 12 + 5000 x 16 x 300 x 0.055957 = $1671768.00,這個工廠一年用了24000000kwh電。折算下來每度電0.069657美分,約合5角人民幣一度。
我再按照24x7連軸轉來算一下,比如一些冶煉企業估計是這樣的,那得到電費是0.063464美元一度,約合4角5人民幣一度。
B、再來看看小一點的企業:
這就貴多了, 要求是需求功率在350kw以上。這個不需要自建變電站,工業電壓入戶的價格。如果我們按照需求500千瓦來計算,每天8小時,每年工作250天。
年費用= 105.74 x 12 (基礎費用)+ 11.91 x 500 x 6 (冬季需求費)+ 7.94 x 500 x 6 (冬季需求費) + (0.062555 + 0.001260(轉換損失費orz)) x 500 x 8 x 250 = 124633.88美元。
同時,我也曾經看到有美國人曬出電價,他們那個地區電費要0.2美元以上,這個只能說是萬惡的資本主義了。
二、思維盲點:美國工業電價是低,但美國工業用電成本比我們高
你是不是覺得很魔幻?先別急,請聽我解釋。這里有兩個概念:電價和用電成本。在我們的概念里,電價=用電成本。這個等式成立得益于我們優異的基建水平和制度,但其實在絕大多數國家并不成立,比如美國。
你的廠子是個耗能大戶,晝夜不停地耗掉電廠一半的電力,你就是電廠金主,價錢好商量;如果你的廠子是小作坊,一個月用不了多少電,那電廠就成了你金主,心情不好就不稀罕搭理你,直接叫你出門左拐去接居民用電了。
所以,即使各地電力市場千差萬別,但在市場調節下,最終會達到一個蘿卜一個坑的供需平衡狀態,一個成熟穩定的市場大概率會對后來者有較高的門檻。
比如我去A地建廠,如果規模小,訂單不穩定,可能開工半年停工半年,那我這種間歇性的負荷會對A地供電穩定造成沖擊,電廠金主會讓你蛋疼的。
如果我規模大,耗電大且穩定,那電廠的老客戶也會有點蛋疼,因為供需平衡被打破,我多吃一口別人就得少吃一口。而本地老客戶跟電力系統合作多年,往往在A地根基深厚,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明里暗里就會給后來者施加龐大的阻力。
其實后一種情況可能性不大,因為現實情況是工業供電系統本身就是本地用電大戶的私有資產,或者被大量持股。如果沒有事先搞好關系,大概率我的廠子連A地電網都接入不了。
三、終極結論:美國工業電價其實比我們更高
要知道,中國電價就是一口價:不管你電價由哪些組成,反正我交的電費除以用電量,就是我們心目中認定的電價。
但美國不是這樣的,你要交的電費由發電、輸電、配電以及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服務費和損失費組成。
具體來說:1、發電電費;2、輸電線路費、輸電損失費、輸電服務費;3、配電費、配電服務費等。如果單看發電費很低,只有大概一毛(按美元算),但將其他費用加起來,價格就翻倍,高于我們的電價。
由于沒有工業電費單,在這里我參考一下有個朋友的民用電費單:
首先是電費單子的第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她上個月用了145千瓦時,也就是145度電。每度電7.8276美分,加上一些稅,總共是12.47美元。
接著看看第二張:
這是服務費和輸配電費:
這部分也是很多人在比較中美電價時避而不談的部分。美國除基礎電價,還要在此基礎上收各項服務費。比如下面這些,基礎服務費16.75美元,這個價格已經超過我們的基礎電費了,相當于電價翻倍了。
再加上電力輸送費 17.84萬美元,相當于電價翻三倍了。加上雜七雜八的費用,電力輸送服務這部分就收了37.10美元,最后再次基礎上還要再加銷售稅2.23美元。
所以大家比較時,不要看賬面上的單價,要看實際上的支出。當然美國工業用電費用沒有民用那么高,但明目都差不多,只是部分服務費率低一點而已。
總之,我們的工業電價在世界上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居民電價則是遠低于國外。同時,我們的工業用電,如果按實際支出和成本來核算,其實仍然還是比美國低的。
——本文由醉井觀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何俊遠